English
“一座项氏天籁阁,半部中华书画史”——纪念项元汴诞辰500周年
当听说今年恰是项元汴诞辰500周年,我便着意去寻访项元汴和天籁阁的遗迹。[详情]
文艺评论就是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任主席董耀鹏
今年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评协”)成立的第十一个年头,也是董耀鹏在中国文联工作的第十八个年头。可以说,董耀鹏见证了中国评协的创立与成长。而今,他不仅是一位“见证者”,更成为这个年轻协会的“带头人”。[详情]
【改进文风大家谈】应现实之问,发有物之言
“言之有物”向来是克服虚浮空泛文风的基本要求。至于所言之“物”,虽指向多端,但其价值重在能否发现问题,直击要害、启人心智。换言之,要做到“言之有物”,[详情]

即时播报:

· “一座项氏天籁阁,半部中华书画史”——纪念项元汴诞辰500周年· 文艺评论就是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任主席董耀鹏· 【改进文风大家谈】应现实之问,发有物之言· 从“近山居”走进俄罗斯文学的广袤大地· 好的文学语言是作家毕生追求· “江山之助”说· 《文选》缘何首列《两都赋》?· 一份珍贵的历史注解——评《中国互联网发展简史》· 古代录取通知书漫谈 卢沟桥 认识海洋· 让阅读成为最潮的消暑方式· 在书店的渡口,不赶路只悠游· 盗版童书盯上暑假推荐书单· 看汉代幽燕大地的日常烟火(上新了)· “东坡行旅”,一条流动的文明长廊· 经典“转译”:黄庭坚的“理语”诗· 网友看到心中的另一个自己· 美丽中国的“读者”记忆· 《诗词中国》:诗心与时代的和弦· 河源“采药昆仑”石刻发现记· 秦“田翳采药昆仑”石刻的释文问题
  • 资讯
  • 荐阅
  • 悦学
“黛玉葬花”的视觉呈现流变

“黛玉葬花”堪称《红楼梦》中最富诗情画意,也最适合视觉呈现的场景之一,不仅引得很多丹青妙手描绘其情状,在民国时,甚至还有不少少女模仿梅兰芳的黛玉葬花扮相,去照相馆留下倩影。[详情]

光明文化周末:成岁

《千字文》中,“闰余成岁”反映了古人关于天文历法的智慧结晶。透过“成岁”的丰富意蕴,我们也能看出先民对自然规律的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详情]

燕子不巢破屋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很多人远离了自然,根本就不知道有“燕子不巢破屋”这一现象,更遑论洞悉其背后的意味了。这种隔膜,无疑会妨碍人们对相关古典诗词的理解。所以生活在今天的城市中,人们有必要深入生活,深入理解源于生活的民间俗语包含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古典诗词背后的含义。[详情]

查看更多
描绘多彩乡村生活画卷

潘 宇作  劳作的人们、丰收的喜悦、载歌载舞的场景……日前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举办的“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作品展”上,一幅幅多彩的乡村生活画卷在眼前铺开。[详情]

在寂静中,倾听灵魂的声音

告别《紫山》的写作已经半年有余,可写作时的感受一直都记忆犹新。[详情]

托尔斯泰晚期思想中的“光”

不乏有人认为,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达到顶峰之后,艺术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后期他身上的布道者战胜了艺术家,不再有“艺术性”了。[详情]

查看更多
录取通知书设计“出新”更“走心”

随着2025年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推进,首批录取通知书目前已经送达新生手中。一纸录取通知书,不仅是传递信息的“信使”,更是高校与新生的首次“见面”,承载着莘莘学子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与期盼。[详情]

跨越时空的“血脉融通”——河南省“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侧记

时值盛夏,薄雾缭绕着庄严肃穆的何家冲红军烈士陵园,一排排柏树枝繁叶茂,一块块墓碑一眼望不到头。[详情]

国际中文教育:连接世界的语言之桥

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智慧,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产品,支持服务国际社会开展好中文教育是中国作为母语国的责任。[详情]

查看更多
联系我们  电话:(010)58926033 传真:(010)67078854 投稿邮箱:reader@gmw.cn 在线QQ:1614962689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作家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