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江山之助”说
“江山之助”说出自刘勰《文心雕龙》。数十年来,关于“江山之助”说的研究很多。代表性的有吴承学、蒋凡、汪春泓、陶礼天、周锡山等先生,他们分别从地域风格、地域文化、本义、文学地理学等角度切入,各有见地。但整体来看,学者们讨论“江山之助”时,多是普泛意义上的文学(甚至连文体也不分)。这样,导致诸多问题的讨论过于笼统甚至以偏概全[详情]
《文选》缘何首列《两都赋》?
《文选》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辑的我国第一部文学总集,收录了从先秦至齐梁时期的作品。到了隋唐之际,经萧该、曹宪、李善等人注释推广,加上科举制度重视文章创作,《文选》逐渐成为古代文人研读的必备书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典籍之一。《文选》的编纂特色鲜明,以文体为纲,其中居于首位的是赋体,班固的《两都赋》又居于诸赋之首。问题是,《两都赋》缘何居于首位?[详情]
一份珍贵的历史注解——评《中国互联网发展简史》
从1994年互联网被引进中国至今,中国互联网已走过了30余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教授谢新洲和他的研究团队完成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简史》一书。[详情]

即时播报:

· “江山之助”说· 《文选》缘何首列《两都赋》?· 一份珍贵的历史注解——评《中国互联网发展简史》· 古代录取通知书漫谈 卢沟桥 认识海洋· 让阅读成为最潮的消暑方式· 在书店的渡口,不赶路只悠游· 盗版童书盯上暑假推荐书单· 看汉代幽燕大地的日常烟火(上新了)· “东坡行旅”,一条流动的文明长廊· 经典“转译”:黄庭坚的“理语”诗· 网友看到心中的另一个自己· 美丽中国的“读者”记忆· 《诗词中国》:诗心与时代的和弦· 河源“采药昆仑”石刻发现记· 秦“田翳采药昆仑”石刻的释文问题· 从文本看“采药昆仑”石刻的疑点· “意惬理无违”:谢灵运玄理书写新变· 陶渊明“神辨自然”生命哲学的自我实践· 传统家文化的独特功能与时代价值· IP改编持续火爆——中国网络文学海外“破圈”
  • 资讯
  • 荐阅
  • 悦学
用刻字法为“昆仑石刻”断代

从秦到汉,是冶铁炼钢技术(治石工具)的高速发展阶段,也是刻字技术迅速改进的阶段。各种不同的刻字技术有其明显的、可以用于断代的特征。[详情]

再论秦汉时期“提封田”

重审汉晋以来关于“提封”的训诂,发现其核心语义为“通共”“大数”,即“总共”“总数”,由此难以将它直接关联到田亩制度。[详情]

《角力记》的中道竞技哲学

角力即摔跤,《角力记》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摔跤专著,以“非喜非怒”为精神内核,在“技”“德”“道”的三重维度上,熔铸出一条由身体技艺通往宇宙和谐的精神超越之路。其中蕴含的超越胜负之争的中道哲学,不仅重塑了力量与德性的辩证关系,更将角力升华为参赞天地化育的生命修行,为当代体育伦理发展提供了东方智慧的有益借鉴。[详情]

查看更多
逐梦中国诗歌与世界文学的星河

在雷震的印象中,“诗仙”李白具有天马行空的个性,交游广阔,特别能象征唐代的开放性、国际性和繁华。[详情]

读书,把自己弄得好一点

我叫刘诗利,家住河南濮阳,农忙时在家种地,不忙的时候,进城打工赚点钱。没想到,我在北京图书大厦听陈行甲新书分享会的视频火了。[详情]

古代录取通知书漫谈

隋末唐初,科举考试尚未形成定制,当时通知进士及第的“榜帖”“捷报”(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形式多种多样。[详情]

查看更多
《后汉书·循吏传》与范晔地方治理思想

传人皆儒吏,反映了范晔关于地方治理主体的主张;循吏崇尚“民本”,施行仁政,体现了范晔地方治理思想的核心;治政“宽猛得宜”,又彰显了范晔地方治理思想的务实精神。[详情]

传统诗学范畴的创化与再生——以“兴象”为例

理论范畴总是处在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其演变往往受到时代的深刻影响。近代是中国古代诗学向现当代诗学过渡的关键节点,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传统诗学范畴在此时期经历了不同命运。[详情]

《文选》缘何首列《两都赋》?

《文选》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辑的我国第一部文学总集,收录了从先秦至齐梁时期的作品。到了隋唐之际,经萧该、曹宪、李善等人注释推广,加上科举制度重视文章创作,《文选》逐渐成为古代文人研读的必备书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典籍之一。《文选》的编纂特色鲜明,以文体为纲,其中居于首位的是赋体,班固的《两都赋》又居于诸赋之首。问题是,《两都赋》缘何居于首位?[详情]

查看更多
联系我们  电话:(010)58926033 传真:(010)67078854 投稿邮箱:reader@gmw.cn 在线QQ:1614962689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作家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