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阅读伴成长·作家谈】
编者按: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青少年的阅读资源更加丰富,阅读方式更加多元,但阅读的时间却在减少。
“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们特别邀请5位作家聚焦“读书与成长”,一起聊聊他们的读书故事和对新时代青少年如何读书的思考,共同感受文字和阅读的力量。
朱文君,全国语文名师,《当代教育家》杂志副总编辑。她首创的小古文课程和编著的《小学生小古文100课》,自2012年问世以来,已引领众多小学生爱上古文。
在朱文君看来,小古文学习的理想境界是让孩子们和古代的大家、智者交朋友。中国先哲们的大智慧,有助于孩子们拨开生命的迷雾,看清成长的方向,坚定人生的信念。
朱文君与孩子们一起学古文
在古文学习中与古代大家交朋友
“教了快二十年小古文,经常被问:怎样才是把小古文学好了呢?是博览群书,出口成诵吗?是在考试中得高分吗?”朱文君表示,这些或许只是某种程度上的“好”,但绝不是小古文学习的“高境”。
对此,朱文君援引北大毕业生陶炫臻的感悟:“掌握文言文,不全在于学,更在于交流。学其上仅得其中,而交流是平等的对话。在读文言文时,不妨忘掉那些佶屈聱牙,只是去听一听那些作者们,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志向、他们的爱而不得与他们的近乡情怯。”
在朱文君的教育哲学中,古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让孩子们与古代的大家、智者交朋友,有共识,有启发,从中收获快乐。在阅读中,与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文化大家,一起思考,一起讨论,一起促膝谈心,成为知音。
“我常常想,或许孔子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也包括了来自书中的‘友人’,跨越遥远的时空,孔子和他们交谈、讨论,有共识,有启发,怎么能不快乐呢?”朱文君说道。
用古人的大智慧拨开生命的迷雾
小学和初中正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这段时间又恰恰是孩子最迷茫、最容易受挫的时期。
面对青少年成长关键期的精神需求,朱文君表示:“如果孩子们能在此时得到良师益友的开导和指点,用大智慧大格局拨开生命的迷雾,看清成长的方向,坚定人生的信念,将何其幸哉!”
苏轼不仅有“大江东去”的豪迈,更是一位笑对坎坷、热爱美食、把寻常日子过得热气腾腾的生活家;因寂寞孤独而吟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柳宗元,居然是一位特别擅长让动物“开口说话”的寓言故事大王……
在朱文君看来,在古语阅读中,孩子们能够触摸到历史人物的温度,找到自己与这些文学大家的链接,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看到他们真实的生活,继而亲其人、信其言,汲取理想、信念、责任、仁爱、坚韧等成长的力量。
“经典启智,古文学习是必经之路。但在古文学习中,不要忽视了古文背后的‘人’,忽视了文字背后所传递的思想和智慧。”朱文君希望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知识带来的乐趣,享受到和古代大家成为“知己”的快乐,享受到由此带来的生命的觉悟和智慧。
(光明网记者邱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