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南东求
中华民族不仅是勤劳的民族、勇敢的民族,也是智慧的民族。回望历史,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基本准则里就有“智”;看向当下,进入信息时代,随着智慧工厂、智慧课堂等的出现,“智慧”更是成为社会高频词。小到为人处世,中到团队管理,大到治国理政,都希望讲智慧、用智慧,以更高的智慧、更优的办法,更好地解决问题。《中国智慧思维300例》以史为鉴,用事例说话,带读者掌握思维方法、提高思维水平,从而启迪智慧、增长智慧。
全书按照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前瞻思维、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大局思维等分门别类,遴选了从古到今300个典型事例,予以详细剖析、透彻解说。它们中有治国安邦的韬略,有外交论辩的高招,也有经商理财的妙算,有认识世界、解释人生的哲思,领域各异、角度多元。
在战略思维里,编者以孔子倡导处乱世“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为例,阐释孔子对文武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孔子陪同鲁定公与齐景公会盟的故事,展现他在外交场合如何未雨绸缪、有备无患,而这背后离不开高瞻远瞩、明察秋毫的战略思维。在辩证思维里,编者讲到人有长短,要“知‘短’善用”,举了“飞将军”李广的例子。李广的军队行动迅速,适合突袭、穿插、包抄,但他治军欠缺章法,不适合大兵团正面作战。汉武帝看到李广这一短处,总是用他作侧翼,辅助和策应主力部队,事实证明,汉武帝的做法是正确的。这启示我们,辩证看待“长”与“短”之间的关系与规律,知人善任,人尽其才,队伍才会人才济济,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书中对每种思维先做解释,后加以生动的案例阐述。在每则案例故事后,还附上“启示”,总结案例的智慧精髓及其对今人的启迪,力争做到言必有据,文必有征,论必有理,同时又以通俗、大众化的表达,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编者谈及编纂此书的初衷,源于对科学家、企业家的敬意,他们的发明创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进步、民生的福祉。社会科学工作者能贡献什么?在经世致用的意义上,编者希望能从专业积累出发,汲古润今、融会贯通,以古今智者的思维,启迪读者成为思维的智者,让人们在智慧荡漾中收获启发,汲取前行力量。
(《中国智慧思维300例》:周溯源主编、周至副主编;大有书局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