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周建苗
书桌上放有一本《菜根谭》,1995年版,洪应明著,唐汉编译,定价12.8元。书的内页有点泛黄,满是岁月的痕迹。封面、扉页、内容依旧完好。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该书是1998年购进的,没想到,陪伴着我27年了。偶尔还会拿起来,翻翻、想想,再回味一番。
以前,对该书写了篇读书笔记,发表过。现在重读,有另外一种醒悟。随着年龄递增,阅历丰富,做事历练,对书中所言又另有所悟。
都说“青年看远,中年看开,老年看淡”,抚卷而思很有道理。不同的年纪,看同一本书,又有新的收获。就如人们所说,要恒读书,读经典、名著,每读一次,必有新收获吧。
菜根谭,“谭”同“谈”,“菜根”喻“世味”,只有厚培菜根,“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才会长出茂绿、青翠的叶子,有着蓬勃生机。说的是“咬得菜根,百事可为”,只要深扎菜根,见光、沐风,便会迅速成长,如是。
《菜根谭》的处世修养篇,也是所谓的为人处世大全。
处世、修身、齐家、蒙养、闲适篇,格言警句,文辞幽雅,对仗工整,喜欢这样的“心得”,也喜欢这样的句子。有儒家的中庸、道家的适然、释家的因果,还有作者的智慧,这本书在人生、人际、人性方面深入浅出,见解独特,有前车之鉴“后人乘凉”之快。
古书难读,读者所惑。
该书分门别类,且有注释,如白话文,读起来方便多了。
“处世篇”中的“抱朴守拙、涉世之道”,言之,“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也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阅历愈深,思虑愈多,做事圆滑,反倒顾虑重重、消磨了冲劲,难有所为。大道至简,做事为素,只有“不点染”,一条筋,反而能成事,获得快乐。年轻天性,多朴、多真、敢闯、敢干、不推、不争,不畏困难,做事也容易成功。
事如此,心也该如此。
孩子容易获得快乐,因为有一颗单纯的心灵,是这样的吧!
“修身篇”中的“正气天地、清名乾坤”,言之,“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保持淳朴天性,摒除机诈乖巧,是刚正、正气之源;抛弃世俗荣华,甘于淡泊、恬静,反而纯洁高尚。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大道至简,大美至真,如是。
“齐家篇”中的“凡事随缘,渐渐入无”,言之,“今人专求无念,而终不可无。只是前念不滞,后念不迎,但将现在的随缘打发得去,自然渐渐入无”。人生之苦,多在于“念”,“念”为欲也。欲刚,则烦。放下杂念,很难。其实,念不存心中,未来不必过于忧虑,把握好现在,努力做好当前的事,一切随缘,自然杂念也会消除。
人,总会在忙碌中忘记一切烦恼,也会在努力中接近成功。成功,不是努力了就可得,也有水到渠成的随缘,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蒙养篇”中的“书读至乐,物观化境”,言之,“善读书者,要读到手舞足蹈处,方不落筌蹄;善观物者,要观到心融神洽时,方不泥迹象”。书读至手舞足蹈,有所忘形,是读书的真趣;天地人合一,融会贯通,能看透本质就通透了。
心融神洽,忘我境界,至真、至念,便是读书的精髓。
“闲适篇”中的“欲心邪念,虚心正念”,言之,“欲其中者,波沸寒潭,山林不见其寂;虚其中者,凉生酷暑,朝市不知其喧”。心不静,难见山林之寂;心静,盛夏自然凉,闹市也感到安静。都说“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就是这般道理吧!
该书有360句,每篇择其一二,欣赏之,已有得。
多年前,遇好书,便抄之、记之,藏于笔记本,常翻阅。如今,拿起,看着,熟悉,却感不同。书常读,观念新,是悟了。
“菜根”之味,常嚼之,愈嚼愈有滋味,懂的也多,收获也多。亦是为人处世的参照、准则,得益了。
该书买时,不甚贵,十来年的岁月,摊之价格,每年不足一元。其所得价值,与这价格,已是天壤之别。
想到此,颇为感慨。
有时人生不贵在多,如拥有一本书、一份报纸,常读、常思、常悟,也就足够了。(作者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