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代玉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动我国学校思政课建设进入一个更加注重统筹协调、系统集成的新阶段。东北师范大学常青教授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研究》,理论底蕴厚重、逻辑架构系统、实践导向鲜明,为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全景式的解决方案,堪称该领域里程碑式的学术力作。
贯通历史与现实,筑牢一体化建设的理论根基。该著作坚持历史视野与现实观照相统一,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置于新中国成立70余年、改革开放40余年、新时代10余年的历史坐标系中,清晰梳理了从德育课程衔接探索到整体规划德育体系,再到统筹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演进脉络。这种历史叙事并非简单的史料堆砌,而是通过“政策明线”与“社会发展暗线”的双重透视,为当前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历史镜鉴。该著作立足新时代方位,深刻阐释了在“两个大局”交织背景下一体化建设的战略定位,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是关键课程”的重要论述,为破解学段壁垒、内容断层等现实难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体现了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

深耕理论与实践,建构一体化建设的科学体系。作为一部兼具学理性与实践性的著作,该著作创造性地提出“有机的一体化”“内涵式一体化”“可持续一体化”三重概念,提供了从本质上认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新思路。在系统构成上,按照主体协同—客体贯通—介体联动—环境晕染的体系框架,揭示出一体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形成了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该著作借助大规模实证调查,研判把握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总体现状、典型模式和瓶颈问题,数据翔实、结论可靠,对“马院牵引型”“区域统筹型”“贯通辐射型”模式的提炼,既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为各地推进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范式。
聚焦创新与实效,破解一体化建设的实践难题。该著作针对当前一体化建设中如何将国家意志转化为基层自觉、政策倡导如何转化为制度安排、学理阐释如何转化为实践效力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聚焦统筹管理、教师发展、支持保障三个关键点位,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前瞻性和创新性,更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可操作性,为破解一体化建设的实践难题提供了文本支撑和学理支持。
作为一部集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于一体的学术力作,该著作不仅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操作指南,更在学科层面推动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从“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跃升。它所彰显的系统思维、规律意识、创新精神,必将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进程中发挥深远影响,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力量。
(作者代玉启系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