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赖 睿
周末,笔者在北京烂缦胡同邂逅了一处古朴的四合院:青砖黛瓦、斑驳门楣,流水潺潺的水幕玻璃却现代感十足。这是去年开业的宣南书店,由四合院改造而成。走进书店,占据一整面墙的大型书架延伸至屋顶,阅读氛围拉满。书店里坐满了读者,几乎没有空位,大家沉浸在书香之中;庭院里,人们或低声闲谈,或拍照打卡。
宣南书店是北京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城市更新保护性提升改造的成果之一,不仅为老街区增添了活力,也成为传承在地文化的一方天地。该书店所在的宣南地区,历史上曾是文人墨客进京赶考的落脚地,文化底蕴深厚。书店里“京味儿”十足,书架上摆放着许多关于北京民俗和市井文化的书籍、京剧造型的兔儿爷摆件、表现胡同文化的水墨文创产品等,连接着老城的过去与现在。
书香与老街区相遇、成为地方文化展示窗口的故事还有很多。广东广州永庆坊钟书阁保留岭南建筑元素,推出“广府文化”书区;四川成都宽窄巷子的三联韬奋书店,由一栋清末民初川西民居院落改造而成,店里专门设有巴蜀文化专题书架。
书店之于老街区,并非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一场文化与空间、历史与当下的对话。漫步老街区,邂逅一家书店,迎面而来的有时光沉淀的厚重,也有书香氤氲的宁静。一间书店,不仅是图书售卖的场所,更是人们沉静阅读与思考的空间,是城市肌理中的一片心灵栖息地。何况,现代书店已经超越传统书店的功能,成为多元文化体验空间。比如在宣南书店,除了可供免费阅读和售卖的图书,还有饮品点心、非遗文创体验以及自习阅读室,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
书香浸润,为老街区聚集起新气象;老街无声,赋予书店深厚的历史底蕴。一些闲置的老宅、厂房,因书店的入驻而获得新生,书店举办的阅读沙龙、手工作坊等活动,也增进了周边居民的情感连接与文化认同。同时,老街区的历史文化丰富了书店的文化生态,人们愿意为一场与文化的邂逅走进书店,进而带动周边的文旅消费。
每一条老街都有独特的历史文脉。一缕缕书香,让老街区的历史文化在阅读中延续,见证着城市的更新与变迁,也塑造着城市的精神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