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贺绍俊
《掌心》是一部聚焦中国创业者研制国产芯片的长篇小说,既充满励志色彩,又具备强烈的现实关怀。芯片作为牵动国人神经的关键领域,是西方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的重要一环。我们常为相关新闻感到愤慨与忧虑,却也屡屡因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突破性进展而振奋。《掌心》正是以此为背景,通过主人公任大任等一批创业者在芯片领域的艰难突围,真实展现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精神风貌,以及“中国芯”攻坚战中艰巨与乐观并存的现实图景。
“中国芯”事关国家命运与人民福祉,自然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掌心》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采取了“正面强攻”的写作策略,深入描写芯片从研发到销售的全过程,将一个高深专业的科技领域,以文学的方式向广大读者敞开,搭建起一座通向“中国芯”的桥梁。
尽管芯片设计制造涉及大量专业术语,如MPW、NTO、RTL、GDS等,可能令非专业读者感到陌生,但作者并未回避这些技术细节。这种“陌生感”反而强化了情节的复杂性与神秘色彩,使人物形象更具张力,仿佛他们正穿越一座充满挑战的迷宫,最终抵达光明彼岸。与此同时,小说中的人物与故事又与我们息息相关。他们如同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也会堵在中关村的车流中,而我们使用的科技产品,或许正有他们智慧的痕迹,这种贴近生活的书写,拉近了读者与高科技题材的心理距离。
在芯片这样的高科技领域,技术能力即话语权。作品中有一个细节:海归青年金明昊初次见到任大任,便直言不讳地反驳对方的专业观点,毫不顾忌对方是公司老板。这种“钢铁理工男”的作风,折射出技术至上的行业逻辑,也体现出作者对“新质生产力”精神的精准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青年,是青春。任大任作为掌芯科技的创始人,是“新型知识青年”的典型代表。他出身科研机构,长期深耕超大规模SoC设计,对技术趋势具有敏锐判断力。围绕着他的青年团队,如责任感极强的迟志恒、技术与管理能力兼备的谢雨霏、踏实沉稳的乔劭旸,以及具备复合能力、推动技术市场化的邓肯等,共同构成了芯片研发的中坚力量。他们展现出快速学习、跨界协作、勇于突破等新时代青年特质,正是新质生产力所倚重的核心要素。
《掌心》通过塑造高科技领域的青年群像,展现了青年一代朝气蓬勃、脚踏实地的精神风貌。这是一部以现代性视野和高科技理念谱写的新时代“青春之歌”。新时代之“新”,首先体现在青年一代的精神状态上。正如李大钊在“五四”时期所呼吁的:“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掌心》中的青年,正是以对极致的追求、对创新的执着、对责任的担当,践行着新时代的青春使命。他们不迷信权威,不畏挑战,正如任大任在资本收购的诱惑面前,依然选择坚守理想,继续攀登技术高峰。
作为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掌心》与杨沫的《青春之歌》在张扬青春特质、反映青年成长方面具有共通之处,但二者所面对的挑战性质迥异。林道静所处的时代是道路选择的斗争,非黑即白;而《掌心》中的青年则处于竞争与协作并存的量子纠缠状态。例如任大任与邝斌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善恶对立,而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镜像互补。他们的分合推动着中国芯事业的发展,也体现出新时代竞争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生态。
理想主义是《掌心》的底色,也是新时代“青春之歌”的主旋律。尽管小说结局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团圆”,但任大任那坚定的信念,依然赋予读者强烈的精神鼓舞。小说的最后一句话——“迎着伸向他的掌心,他感觉握住了命运,握住了未来”——正是对理想主义的最佳诠释,也是对新时代青春力量的真挚礼赞。
(作者系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评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