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手慢无!刚点进报名链接名额就抢光了。”在深圳市龙岗区家长社群里,“遇见阅读”科普课堂的抢课场景已成常态。这门由深圳市龙岗区图书馆打造的全公益课程,成功将传统阅读推广与前沿科学 教育深度融合,探索出公共文化服务赋能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的“龙岗样板”。
从“认识图书馆”到“玩转黑科技”:六年品牌的迭代升级
“遇见·阅读”科普课堂并非凭空走红,其前身可追溯至2017年启动的儿童阅读引导项目。历经六年逾450场活动的积累,逐步建立起坚实的群众基础与品牌信誉。
龙岗区图书馆敏锐捕捉到青少年课后素质拓展的需求,对项目进行战略性升级:从“阅读启蒙”转向“科普实践”,系统性引入创客、编程、人工智能、逻辑思维等前沿内容。把传统图书馆的“静态阅读”,变成了“动手科创”的动态体验。
“阅读+实践”双轮驱动:让科学知识“可触可感”
课程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构建“从认知到创造”的沉浸式学习闭环,通过“阅读+实践”的融合教学模式,让抽象知识变具体。真正实现“读懂、会做、能用”,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沉浸感与实效性。
社群化运营延伸课堂:构建可持续科学 教育生态
线下课堂的热度只是起点,龙岗区图书馆通过组建数个数百人规模的线上学习社群,有效地将一次课的短暂课堂影响力,延伸为一个长期、可持续的科学素养培育过程。这种“课堂+社群”的模式,让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显著提升,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积极转变。
“遇见·阅读”科普课堂的成功实践,不仅为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全国公共文化机构更有效地参与科学 教育、培育未来创新人才,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范本。
(张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