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王光镐
北京,北京,这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谜一样的北京,谜一样的古都,古往今来不知令多少人为之倾倒。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一名老考古人的脚步,穿越历史的隧道,去探寻古都北京深藏不露的奥秘。
《北京城的历史密码》王光镐 著 华夏出版社
异域视角下的古都风华
早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来到元大都城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对这座城市的大气磅礴盛赞不已。他在《马可·波罗行纪》一书中描述元大都的景象时说:“全城的设计都用直线规划,大体上所有街道全是笔直走向,直达城根。一个人若登城站在城门上,朝正前方远望,便可看见对面城墙的城门。城内公共街道两侧,有各种各样的商店和货摊……整个城市按四方形布置,如同一块棋盘。”对这座大都市的繁荣昌盛,身临其境的马可·波罗更是惊叹不已,他说:“凡世界上最为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特别是印度的商品,如宝石、珍珠、药材和香料。”于是,他对这座都城发出“美善之极,未可言宣”的赞叹。
又经过数百年的扩建与更新,俄国公使尼·斯·米列斯库于清康熙年间来到北京城,惊叹北京“皇城之瑰丽与雄伟,使欧洲所有皇宫都相形见绌”。他在觐见康熙帝时有幸目睹了紫禁城的高大巍峨和金碧辉煌,于是在《中国漫记》一书中记录下了如下感受:“(皇宫里)有豪华的宫殿、宽阔的御花园、参天的树木、小溪、假山……皇宫里有许多汉白玉石狮,做工精巧细致,还有许多亭台楼阁、精妙的小桥,以及其他工艺品,令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宫中所有的建筑均用黄色——皇帝的标志——琉璃瓦盖成。木制品都是镏金的,或髹以别的色彩,表面再涂一层中国漆。宫殿的建筑结构与欧洲不同:一般为砖墙,木制天花板支撑在高大的圆柱上,柱上有精巧的浮雕,并以镏金粉饰,大梁上有五彩缤纷的绘画……总之,中华帝国一切稀世珍宝,皇城里无不应有尽有。另外,国外进贡的所有珍宝也都收藏在这里。所以,整个皇城犹如一座宝山,拥有的珍宝璀璨夺目,举世无双。”
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埃德蒙·培根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考察了北京城,他在《城市设计》一书中热情洋溢地赞美道:“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大概要算是北京城了!”
辉煌的世界文化遗产之都
对于自己民族的这个辉煌成就,中国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先生更是无比自豪,他多次骄傲地指出:北京“为世界现存古时代都市之最伟大者”,“北京对我们证明了我们的民族在适应自然、控制自然、改变自然的实践中有着多么光辉的成就。这样一个城市是一个举世无匹的杰作”。
著名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侯仁之先生终生探索北京的城市地理,他对这座千年古都“知之愈深,爱之弥坚”。他饱含深情地写道:“我不是北京人,可是北京城从我青年时代起,就把我引进了一座宏伟瑰丽的殿堂。恍惚之间,多半个世纪已经在翻天覆地的日子里匆匆逝去,我还仍然徘徊在这座科学殿堂里,为它深厚的蕴藏和探索不尽的奥秘所吸引,终于使我对它产生了无限的爱。”
这就是我们的北京,一座无与伦比的城市!这里有人类最绵长的军事防御工事——万里长城;有世界上跨度最大的运河——京杭大运河;有历史最悠久的宏伟宫殿群——紫禁城;有天下最宽阔的城市中心广场——天安门广场;有现存最古老的皇家御苑——北海;有举世最壮观的祭天建筑群——天坛;有史上埋葬帝后最多且保存最完整的大型皇陵区——十三陵……北京市已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大运河、明十三陵、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北京中轴线8处古迹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数量之多在全球的单体城市中可谓举世无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多种不同形式,其中既有把整座城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如捷克的布拉格、意大利的威尼斯、西班牙的托莱多、英国的巴斯古城、中国的泉州古城等;也有把一座城的某片区域划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如意大利罗马城的历史中心区,约占全城的40%,就被整体纳入了世界文化遗产。以上世界文化遗产的类型虽多,但总体而言,每座城中单列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都难以达到8个。可以说,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数目不仅高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也位居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之冠。此外,再加上北京市近140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近260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之多举世罕见。
奥秘之城的诸多未解谜题
在辉煌的背后,她还是一座充满奥秘的城市。
或许是太过辉煌之故吧,这座城市奥秘重重,至今仍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甚至不妨说,在全球各大历史文化名城中,像北京这样,发展到今天仍存在如此之多历史悬案的,实在屈指可数。
很早以来,人们就对北京历史上的种种秘闻传说热议不止。例如,明北京城到底是不是由刘伯温创建的,他建造时是否模仿了八臂哪吒?玉渊潭的钓鱼台是否原为姜子牙兄妹钓鱼的地方,后来姜子牙为了镇住水下作妖的龙王才特意垒筑了此台?建造东直门时是否有一处凸起的楼檐,后来被神匠鲁班凌空一脚踢平?今天的高梁桥是不是原称“高亮桥”,是高亮奉命追赶龙王龙母时不幸被水淹死的地方?这一类传说在古都北京的历史长河中不计其数,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毋庸讳言,上面这些扑朔迷离的传说,今后还会被不断热议下去。可是,如果说北京历史上还有其他一些疑案,并且这些疑案桩桩都与北京历史文化发展的大势有关,是否更应该引起公众的关注呢?例如:北京城的源头到底在哪里?召公奭是不是在周武王时被封在房山琉璃河古燕都的?为什么位至三公的他竟会被封在偏远的燕地?燕国是何时以今北京城为都城的,是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春秋中期?姬周燕国究竟承担了怎样的历史使命,又是怎样为北京城带来划时代变迁的?北京的都城史到底源于何时,是不是一直要晚到金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年)的迁都燕京?北京历史文化从始至终贯穿的多元性令人瞩目,但她在不同阶段是如何呈现出来的?给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成长带来了哪些启迪?今北京城的地理位置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她的历史原点在哪里?世界上的皇家宫殿比比皆是,北京故宫的独特性何在?北京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皇家坛庙,它们到底蕴含了什么意义?
此类谜团在古都北京的历史上同样不可胜数。相比前一类谜团而言,此类谜团似乎更容易被人们所忽略,可是两相比较,两类谜团孰轻孰重显然是不言而喻的,后者才是北京历史文化最深藏不露的密码。倘若不把这些密码破解开,古都北京的历史真相就很难全面展现出来。
当破解了一个个历史密码后,当古都北京的历史真相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后,蕴含在北京城更深处的一大悬念是——像她这样,起源如此之早且始终保持了持续、递进发展的城市;像她这样,奇迹般地将主流民族、主流文明和多元民族、多元文化融汇起来,实现了不同民族与文化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城市,在世界上到底有几座呢?或者说,像她这样的城市,在人类文明史上究竟处于何种地位呢?这无疑是更值得探究的。在这些问题里,一定隐藏着更多不为人所知的奥秘,而只有把这些奥秘一一揭示出来,古都北京的整体形象才会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她的独特性也才会真正彰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