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话明清文人的秋分雅事
首页> 悦读频道> 悦读会 > 正文

话明清文人的秋分雅事

来源:北京晚报2025-09-24 10:32

  ▌朝华

  秋分一至,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山色不浓不淡,天气不冷不热,大自然以它独有的方式,静静展现着均衡而和谐的美感。对于明清时期曾居于北京的文人而言,秋分这一天不仅是昼夜均分的节气,更是赏景、品食、雅集的绝佳时机。他们以细腻的笔触记录时节流转,将秋分的寻常日子过成了充满诗意的文化符号,留下诸多鲜活有趣的轶事。

  《秋葵图》扇页 唐寅(明)

  袁宏道取西山水插桂花

  明清文人对桂花的喜爱,在秋分时节达到顶峰。江南园林桂香满溢,北京的宅邸、寺院中亦有桂树点缀,成为文人雅聚的好去处。万历年间进士袁宏道曾在京为官,担任礼部仪制司主事。他不慕荣华,偏好山水,嗜好花木,追求士大夫阶级的闲情逸趣,著有《瓶史》一书,被后世誉为插花大师。

  在《瓶史》中,袁宏道感叹:“燕京天气严寒,南中名花多不至。即有至者,率为巨富大畹所有,儒生寒士无因得发其幕,不得不取近而易致者。”他秉承“取花如取友”的原则,“入春为梅,为海棠,夏为牡丹,为芍药,为石榴;秋为木樨,为莲、菊,冬为蜡梅”。在用水上,袁宏道也极为讲究,他认为“京师西山碧云寺水、裂帛湖水、龙王堂水,皆可用。一入高梁桥,便为浊品。凡瓶水,须经风日者。其他如桑园水、满井水、沙窝水、王妈妈井水,味虽甘,养花多不茂”。

  袁宏道所说的木樨就是桂花。桂花虽然最适合在南方种植,但北京亦有不少,明清时期的木樨地就种植有众多木樨树,每年秋季开花时香气四溢,为这一带增添了独特的自然气息,后取名木樨地。时至秋分,袁宏道邀友人取得西山水,精选球子桂、早黄桂,配以芙蓉,插入瓶中,再泡壶香茗,与友人闲谈。一时间,桂香清苦,与秋茶相和,涤尽暑气余浊。

  秋天最早的讯息,就是满城飘逸的桂花香气传递而来。明朝灭亡后,到了清顺治年间,文学家、戏剧家李渔无意仕途,迁到杭州,居于“芥子园”。到了秋分时节,杭州的第一波桂花盛开,李渔邀三五好友赏桂,并以桂花为题吟诗作对。不过,李渔叹息桂花满树齐开,不留余地,遂赋诗《惜桂》:“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

  桂花不但可以观赏,还可以用来做食品,《红楼梦》里有以桂花为主题的美味佳肴。《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拢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一时”一章中,“只见丫头们来请用点心。贾母道:‘吃了两杯酒,倒也不饿。也罢,就拿了这里来,大家随便吃些罢。’丫头们听说,便去抬了两张几来,又端了两个小捧盒。揭开看时,每个盒内两样。这盒内是两样蒸食,一样是藕粉桂花糖糕,一样是松瓤鹅油卷。”这道“藕粉桂花糖糕”,刘姥姥一下就吃了一半去,可见其美味。

  悠悠桂花香中伴随着润滑清甜的藕粉入口,作为贾府秋天上座的糕点,恰到好处,实至名归。不过,《红楼梦》中的秋分时节,对林黛玉来说,又是多愁善感的一天。《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写到黛玉值秋分时节又犯了咳嗽病,一天比一天重。一日傍晚,突然变天,渐渐昏黑,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黛玉凄凄凉凉地拿起一本《乐府杂稿》来读,看了其中《秋闺怨》、《别离怨》之类的诗,不觉心有所感,于是摹拟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格调写成《秋窗风雨夕》。这首二十句的诗,竟用了十五个“秋”字,着力渲染了秋天肃杀、凄苦的气氛。“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突然到来的秋风秋雨,惊破了她绿色的幻梦,预感到她短暂的青春年华就要逝去了,这是多么值得人同情。

  《秋风纨扇图轴》 唐寅(明)

  朱彝尊作词忆初恋

  提起清代学者朱彝尊,很多人是从《日下旧闻》熟悉他的。《日下旧闻》是朱彝尊于康熙年间被贬官期间完成的北京地方志专著,该书系统记载了北京地理沿革、典章制度及历史轶事,被视为清代规模最大且最完备的北京地方志文献。

  康熙十二年(1673年),朱彝尊寓居宣武门外,编纂了唐宋金元词总集《词综》。当年秋季,明末清初文学家、诗人龚鼎孳病卒。朱彝尊作诗八首,有“记忆惟公切,过从听我疏”,“重来清泪迸,风急繐帷秋”句。

  龚鼎孳在清初颇具盛名,与钱谦益、吴伟业在诗坛上被称为“江左三大家”。三大家出处相同,均为《贰臣传》中人物。其中,龚鼎孳因失节丧操,不仅为明人所不齿,也为清人所蔑视。李自成攻陷北京后,龚鼎孳投井自杀,被人救起后辅佐李自成,受吏科给事中,迁太常寺少卿。清顺治元年(1644年),睿亲王多尔衮进京,龚鼎孳迎降,又成了清朝的官员。龚鼎孳所作诗词中,酬答、和韵之作较多,比如其在秋分时节所作《偶赠》:“清筝华屋艳秋分,人立当筵度碧云。乐府扇回琼树出,弹文名好郁金薰。不辞醉尉诃银烛,实拟留仙捉绛裙。画角横江歌舞路,萧条花月一逢君。”

  朱彝尊在北京居住期间,每至秋分时节,常与友人赏桂,并以词相和。有意思的是,他在《桂殿秋·思往事》中写道:“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这首词表述的是作者于顺治六年(1649年)随岳父从练浦迁居王店途中的初恋往事。短短27个字,却写尽了主人公微妙的心理活动,精细而执著地表达了作者的思念,深情细腻,令人感动,是朱彝尊的代表作之一。

  论及赏桂作诗,朱彝尊对元代诗人吕诚的《月下独酌闻桂香》极为推崇。该诗通过“天上散花香第一,尊前舞袖影成三”与“方诸玉露清于醥,崖蜜金橙小胜柑”两联工整对仗,展现了月夜独酌时嗅觉、视觉与味觉交融的独特意境。诗中“桂香”“金橙”等意象既表达了对自然风物的细腻感知,又以“老兴此时原不浅,高歌犹忆《望江南》”透露出诗人借酒抒怀的雅趣。朱彝尊在其编纂的《明诗综》中评《月下独酌闻桂香》“炼字精切而不失自然”。

  在秋分这一天作诗的明清文人着实不少,其中就包括乾隆帝的十一子永瑆。永瑆是清朝著名书法家,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列“乾隆四家”,他富于藏书,因家藏有乾隆赐陆机真迹《平复帖》(原为乾隆之母崇庆皇太后收藏),遂为其藏书处取名“诒晋斋”,另有“看云阁”、“听雨屋”,所藏多宋元旧刻秘籍。永瑆的《秋分日作》曰:“乔木众绿退,寥天绪风起。迨此夕阳好,忽共流波靡。自有中天月,可以见千里。山川阻且修,白露零未已。”

  《郭索图》 沈周(明)

  唐寅画秋叹炎凉

  唐寅就是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唐伯虎。弘治十一年(1498年),唐寅参加应天府(南京)乡试,高中榜首“解元”。次年于北京会试中,遭遇科场横祸,无端卷入朝廷斗争,经历铁窗羁囚、严刑凌辱之苦。出狱后贬谪为吏,耻不就任,以卖文鬻画为生。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唐寅的《秋葵图》。该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的独特韵味,令人仿佛置身于那古老的秋日时光中。这幅金笺材质的扇页,以墨笔绘制,画面中,唐寅自题诗文:“叶裁绿玉蕊舒金,微贱无媒到上林。岁晚冰霜共摇落,此中不改向阳心。”并钤有“唐寅”和“南京解元”两方朱文印章。

  上海博物馆收藏有唐寅的《秋风纨扇图》。画中有一女子,容貌姣好,风鬟雾鬓,绰约如仙,衣带干净利落,随风飘动。眼神颇生动,凄婉之情,宛然在目。手执一纨扇,眺望远方。左上角唐寅题有一诗,诗云:“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这幅《秋风纨扇图》的创作构思取自汉成帝妃子班婕妤色衰思驰、如纨扇在秋风起后被捐弃的典故。诗中借一把扇子的行藏,看人世的炎凉,其间也透出画家自身的景况。

  到了秋分时节,蟹肉可谓一年中最为肥美,民谚曰“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唐寅没有直接画过螃蟹,却留下了“左持蟹螯右持酒”的诗句。唐寅和沈周都喜欢吃螃蟹,沈周曾仔细地临摹过秋蟹,并留下《郭索图》。该图画面主体为一只双螯夹稻穗的清水大闸蟹,题款“郭郭索索”呼应蟹爪爬沙声,辅以自题诗及乾隆题赞。

  在画螃蟹的画家里,明代画家徐渭笔下的蟹独树一帜。徐渭是明代中期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但其仕途不顺,晚年穷困潦倒。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徐渭去世,终年七十三岁。去世之前,徐渭写有《畸谱》,以“畸”来评述自己,为自己的一生行事编年,记述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

  徐渭的《黄甲图》中,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构图简洁洗练,布局清新奇巧。画上自题诗曰:“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指的是螃蟹昏昏沉沉、胆豪气粗、腹中空空,但是偏偏却有着一副与众不同让人不识的样貌。而这个时候黄甲吃香,所以让它独能黄榜题名,进登甲第。许多人认为,徐渭此画是借螃蟹粗鲁横行的形象,来嘲讽当时那些胸无点墨却身登甲第的人。

  从桂下品茗到食螯赏菊,从晒书著述到灯下创作,明清文人将秋分时节的自然特征与文化追求巧妙融合。这些趣事不仅是文人生活的鲜活切片,更承载着古人对时节、对生活、对文化的深刻理解。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