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绿蜡红妆谁解怜”——怡红院的雕壁与西洋镜
首页> 悦读频道> 阅读 > 正文

“绿蜡红妆谁解怜”——怡红院的雕壁与西洋镜

来源:文汇报2025-09-08 09:22

  ■ 贾珺

  宝玉说怡红院和潇湘馆“都清幽”,实际上这两处庭院的风格差异很大。“清幽”是古代文人园林正统的审美观念,讲究朴素、淡雅、简净、空灵——以此标准来衡量,潇湘馆确实十分清幽,而怡红院绝对算不上清幽。

  怡红快绿

  作为《红楼梦》男主角宝玉的住处,怡红院是大观园中描写最多的地方,与黛玉住的潇湘馆距离很近,只隔一道翠烟桥。

  元妃省亲之后,大观园空关了一段时日。后来宫中传来贵妃谕旨,命众姐妹和宝玉入园居住。宝玉闻讯大喜,先找黛玉商议住哪一处好。黛玉中意潇湘馆,宝玉拍手笑道:“正和我的主意一样,我也要叫你住这里呢。我就住怡红院,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

  第十七回写众人首次游园,贾政走得乏了,忽然看见前面又露出一所院落来,要进去歇一下——

  一径引人绕着碧桃花,穿过一层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贾政与众人进去,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

  第二十六回贾芸眼中的怡红院是这样的景象:

  只见院内略略有几点山石,种着芭蕉,那边有两只仙鹤在松树下剔翎。一溜回廊上吊着各色笼子,各色仙禽异鸟。上面小小五间抱厦,一色雕镂新鲜花样隔扇,上面悬着一个匾额,四个大字,题道是“怡红快绿”。

  怡红院外面先用竹子编一道篱笆墙,墙上缠绕藤蔓,看上去与乡间的扁豆架子相似,上面开了一个圆形的月亮门洞,门前种碧桃。里面有一曲水池,池上架白石板桥,过桥设石子甬路,通向正院大门。正院四周用白粉墙环绕,两边设抄手游廊,北面是五间正房。正房有门通向后院,“院中满架蔷薇、宝相”——说明其中设有独立的花架。

  正院中点缀一些山石,主景是对称种植的几本芭蕉和一株海棠。海棠花色鲜红,芭蕉扇叶碧绿,宝玉初题“红香绿玉”,元妃改题“怡红快绿”,简称“怡红院”,都从海棠、芭蕉这一红一绿着笔。宝玉奉元妃命作《怡红快绿》诗,称: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清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诗中以形容美女的“婵娟”二字比拟蕉棠,“绿蜡”“红妆”两词分别出自唐代钱珝《未展芭蕉》诗和宋代苏轼《海棠》诗。

  海棠和芭蕉都是重要的园林植物,历代多有种植,并留下许多诗咏。海棠是一种落叶灌木,南北皆有,花开似锦,有“花中神仙”之誉,苏州拙政园之海棠春坞、北京醇王府花园之内院,均以海棠著称。芭蕉原产于岭南,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才能露天种植,阔叶如巨扇,夏日遮阴,极有清凉之意,在江南园林中几乎随处可见。

  怡红院的这株西府海棠是名贵的品种,“花之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大近乎闺阁风度”,因此传说是来自“女儿国”的“女儿棠”。另外,以东西相对的方式在正房之前种植花木或摆放盆景、小品,正是北方园林十分常见的手法。

  除了海棠、芭蕉,怡红院还种了松树、柳树和其他许多花卉,第五十六回李纨曾说:“怡红院别说别的,单只说春夏天一季玫瑰花,共下多少花?还有一带篱笆上蔷薇、月季、宝相、金银藤……”松树下养了两只鹤,更添情趣。

  雕壁锦槅

  怡红院的正房前面带有外廊和抱厦——所谓“抱厦”,指建筑主体之外凸出的部分。这座五间建筑的室内装修十分考究。

  书中第十七回写道:

  只见这几间房内收拾的与别处不同,竟分不出间隔来的。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或“流云百蝠”,或“岁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锦,或博古,或万福万寿,各种花样,皆是名手雕镂,五彩销金嵌宝的。一槅一槅,或有贮书处,或有设鼎处,或安置笔砚处,或供花设瓶,安放盆景处。其槅各式各样,或天圆地方,或葵花蕉叶,或连环半璧。真是花团锦簇,剔透玲珑。倏尔五色纱糊就,竟系小窗;倏尔彩绫轻覆,竟系幽户。且满墙满壁,皆系随依古董玩器之形抠成的槽子。诸如琴、剑、悬瓶、桌屏之类,虽悬于壁,却都是与壁相平的。众人都赞:“好精致想头!难为怎么想来。”

  此处陈设复杂,恍若迷宫,因此贾政等人和刘姥姥初游时都曾经在此迷路——

  贾政等走了进来,未进两层,便都迷了旧路,左瞧也有门可通,右瞧又有窗暂隔,及到了跟前,又被一架书挡住,回头再走,又有窗纱明透,门径可行……又转了两层纱橱锦槅,果得一门出去。

  一转身方得了一个小门,门上挂着葱绿撒花软帘。刘姥姥掀帘进去,抬头一看,只见四面墙壁玲珑剔透,琴剑瓶炉皆贴在墙上,锦笼纱罩,金彩珠光,连地下踩的砖,皆是碧绿凿花,竟越发把眼花了,找门出去,那里有门。左一架书,右一架屏。

  房内用各种槅子分隔空间,却又隔而不断,彼此相通,手法很巧妙。槅子的样式多变,分天圆地方、葵花蕉叶、连环半璧多种,可分别用来贮书、设鼎、安置笔砚、供放花瓶、摆放盆景,有些做成门扇形状,叫作“碧纱橱”。窗上装有透明的五色纱,门上罩着彩绫,悬挂绿色软帘,地面所铺的砖上都有绿色的花纹。

  四壁以木板壁装饰雕琢精细,色彩艳丽,材料珍贵,图案极为丰富——所谓“流云百蝠”,是以流连不断的云朵与一百只蝙蝠相杂,“蝠”字谐音为“福”,寓含“绵延多福”之意;“岁寒三友”即松竹梅;“翎毛花卉”指花鸟图案。最精细的地方是所有板壁都事先按预定的形状刻好槽子,将各种古董器玩都嵌入壁内放置,浑然一体,大有天衣无缝之感。

  这座建筑内部空间曲折,环环相套,竭尽复杂精巧之能事,是一处典型的“套房”。清代上层社会十分流行这种套房模式,到了乾隆年间达到极盛之境,各大宫苑、府邸花园中都有许多类似于怡红院正房的殿宇、厅堂、轩馆装修。

  顺便说一下,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采用框架承重体系,内部设置灵活隔断,形成流动空间,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代表作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实际上中国清代的套房与这一理念颇为契合,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西洋镜子

  怡红院正房中装置了一块大玻璃镜,非常引人注目。第十七回贾政等人陷入房内迷宫:

  及至门前,忽见迎面也进来了一群人,都与自己形相一样——却是一架玻璃大镜相照。及转过镜去,益发见门子多了。

  第四十一回刘姥姥误闯怡红院,见到这面大镜子,把镜中人当成亲家母。书中还写明,这面大玻璃镜镶嵌在一块雕花的紫檀木板壁上,“原是西洋机括”,可以灵活开闭,里面藏着进宝玉卧房的门。

  玻璃镜原产于欧洲,17世纪后期的西方宫廷喜欢在室内安装大镜子,以法国凡尔赛宫的镜厅为最高代表。18世纪初,这种玻璃镜已经传入中国,大受宫廷和贵族、高官、富商的欢迎,在宫殿、苑囿和府邸、花园中颇为流行。乾隆帝曾经作过一首《写镜亭》诗,自注:“西洋玻璃镜,必以水银和锡贴背面,然后能照物。”可见当时中国人对镜面反射的原理已经完全了解。

  雍正、乾隆年间,皇家内务府造办处已经能够生产这种玻璃制品,但尺寸大者往往仍需通过广东海关从欧洲进口。怡红院这面镜子应该也来自西洋,通过反射映照,进一步增加空间的变化,与西方巴洛克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清末恭亲王的鉴园和贝子载振的花园都位于北京后海岸边,均在临水楼阁内安装大镜子,映照窗外水色风光,镜前设榻,形成“镜中卧游”的特殊效果。

  顺带说一下,明末至清代中叶,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比较频繁,各种西洋绘画、工艺品以及机械制品纷纷被传教士、使节和商人带入中国,在上层社会引发不大不小的“西洋热”。比玻璃镜更受青睐的“洋玩意”是自鸣钟和怀表,豪贵之门几乎家家必备,紫禁城和圆明园中更是多不胜数。乾隆五十五年(1790)来华朝贡的朝鲜使臣柳得恭在其纪行诗中特意提到:“王公以下皆佩西洋时标”——“时标”就是用于计时的怀表。

  清宫造办处的《活计档》中有“自鸣钟”一项,专门记录皇宫和御苑中的钟表陈设和修理情况。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之时,很多士兵都抢到了钟表,英国远征军司令霍普·格兰特的日记中也记载道:“欧洲制造的钟表,显然是清帝喜爱的装饰物,因为每间屋子,总有两三个似的。”

  在此背景下,《红楼梦》中也多次提到西洋钟表。第六回通过刘姥姥的眼光描写凤姐房内的一座自鸣钟:

  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

  怡红院中也有这种挂钟,坠子被芳官弄坏后就不响了。书中还提到凤姐变卖金自鸣钟、冯紫英倒卖时刻钟,都是类似的东西。

  第四十五回宝玉去看望黛玉,黛玉说自己要休息了,请他先回去,宝玉“回手向怀中掏出一个核桃大小的一个金表来,瞧了一瞧,那针已指到戌末亥初之间”。这正是一个典型的“西洋时标”。

  《红楼梦》中仅宝玉一人日常接触穿用的西洋货就为数不少。例如第五十七回提到宝玉卧房十锦槅子上陈设“一只金西洋自行船”,此外宝玉穿过的“茄色哆罗呢狐皮袄子”、喝过的“西洋葡萄酒”也都是西洋进口的稀罕物事,与房内的玻璃镜、自鸣钟一起成为时代的宝贵印记。

  清幽之辨

  宝玉说怡红院和潇湘馆“都清幽”,实际上这两处庭院的风格差异很大。“清幽”是古代文人园林正统的审美观念,讲究朴素、淡雅、简净、空灵——以此标准来衡量,潇湘馆确实十分清幽,而怡红院绝对算不上清幽。

  乾隆年间天下承平日久,各地都掀起造园热潮,技艺日趋成熟,追求细节完美,明代以前园林所具有的相对质朴的特色逐渐消失,园林建筑、山水、植物往往经营过度,普遍存在过于繁密的倾向。同时相比南方园林而言,北方园林更为崇尚“富丽奇巧”,与传统的“清幽雅致”风格愈加背道而驰。

  大观园作为一座贵族府园,反映了清代中叶京城豪门园林的典型特征,总体上偏于浓艳华丽、铺张堆砌,但局部也不乏清新别致的手笔。怡红院和潇湘馆恰好体现了这两种不同风格的强烈反差。

  潇湘馆庭院和房屋都比较窄小,只有一丛翠竹、一湾小溪,加上梨花、芭蕉,没有山石,景致非常单纯,宛如文人小园。怡红院的院落明显比较宽阔,正房尺度尤大,院中布置山石、水池、花架,院外构筑篱笆,花木品种繁复,色彩缤纷,景致远比潇湘馆要丰富,带有王公府园的奢华气象。此外,潇湘馆正房是简单的“一明两暗”格局,室内陈设素雅,以书架为主,一派淡然萧疏;而怡红院正房则是复杂的套间,处处铺金砌玉,流光溢彩,令人眼花缭乱,绝非潇湘馆寒素的气息可比。

  宝玉与黛玉,一个是深染红尘的富家公子,一个是出世脱俗的深闺才女,花团锦簇的怡红院和清冷幽静的潇湘馆正是各自性情的真实写照,可谓各得其所。

  (作者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辽宁沈阳开幕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闪耀智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