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王维:生活需要加点甜
首页> 悦读频道> 悦读会 > 正文

王维:生活需要加点甜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5-08-19 08:39

  邱俊霖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在长安漂泊的少年王维,每到佳节倍加思念故乡的亲人。

  郭忠恕《摹王维辋川图》(局部)

  独为异乡客佳节倍思亲

  王维的故乡在蒲州(山西永济),他15岁(715)时便离开故乡前往长安求仕,随后在两京宦游,并不断投谒名士。

  天子(唐玄宗)有时驻跸东都,朝中名流皆跟随着天子銮驾来到洛阳,王维也紧随着那车马的烟尘前往洛邑。人们都说“洛鲤伊鲂,贵于牛羊”,那洛水的鲤鱼、伊水的鲂鱼味道比牛羊还鲜美。洛水和伊水都是黄河的支流,夸洛阳的鲤鱼和鲂鱼,便是夸赞那黄河大鲤鱼和大鲂鱼。

  王维的故乡蒲州也在黄河之滨,故乡的百姓自然也爱吃黄河大鲤鱼。天子认为“鲤”同于“李”,因此召令天下禁捕鲤鱼。可这哪儿管得住人们的嘴,王维在洛阳就见过那些与他年纪相仿的洛阳贵妇们,她们的侍女们端着的大金盘中装着满满的鲤鱼脍,她们的丈夫骑着威风凛凛的玉勒骏马,他们纸醉金迷的生活比西晋的石崇还奢靡荒唐:“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洛阳女儿行》)

  王维不馋黄河鲤鱼,他自小便吃素。不过他颇爱吃甜食。长安和洛阳的街头,常见的甜食有蜂蜜和饴糖,饴糖有大扁饧、马鞍饧、荆饧、黑饧、琥珀饧等。此外,人们还喜欢吃蔗浆,有时饭菜上也得浇上蔗浆。如果将蔗浆提炼后晾去水分,便成了甘美的“石蜜”。炼制石蜜的方法源自西域,唐太宗年间曾派遣使者前往摩伽陀国(古印度王国)学习石蜜提炼之法,使者回来后太宗让扬州煎蔗汁,并于宫内试着炼制石蜜,没想到造出来的石蜜颜色与味道都远胜西域所产:

  “西蕃胡国出石蜜,中国贵之。太宗遣使至摩伽陀国取其法,令扬州煎蔗之汁,于中厨自造焉,色味逾于西域所出者。”(宋·王溥《唐会要》)

  王维吃素大概受了母亲的影响。王维的母亲崔氏是当时高僧普寂禅师的俗家弟子,作为虔诚的佛教徒,她对王维和他的兄弟们的影响极大:“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后晋·刘昫等《旧唐书》)

  王维的名与字(王维,字摩诘),便取自佛教中的《维摩诘经》,“维摩诘”是佛教中一位极具智慧的菩萨。王维的名与字饱含着母亲对他的美好期盼。王维不负众望,他年少时即富有才华与智慧,开元九年(721)的春天,年轻的王维进士及第。

  王维得到的第一个官职是“太乐丞”,在太乐署辅助太乐令掌管礼乐等事务。这年秋天,太乐署的伶人在天子未到场的情况下,擅演黄狮子舞。王维受到连累,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山东茌chí平西南)。

  郭忠恕《摹王维辋川图》(局部)

  悲哉世上人甘此膻腥食

  王维在济州为官期间曾游历齐鲁,他对这片土地记忆犹深,直到许多年后,送朋友前往郓州(山东东平西北)为官时,他还能清晰回忆起这里的点点滴滴:那是个车水马龙的繁荣之地,那里酒肆店铺林立,汇聚着四面八方的来客。那里的百姓淳朴自然,深受儒风影响,那里位于黄河沿岸,拥有肥沃的土地,百姓因此丰衣足食。那里还有精美的细绢,也能吃上黄河的鲜美鲂鱼,真是个令人赞叹的繁华都会啊:“齐纨在笥,河鲂登俎,一都会也。”(《送郓州须昌冯少府赴任序》)

  然而,从济州离任后,喜欢清净的王维便选择辞官归隐(727)。他隐居时主要居住在淇上(河南北部淇河之畔,大致流经鹤壁)与嵩山(河南嵩山)。几年后,王维的妻子去世(731),后来他没有再续弦。王维生来喜欢清净,吃的都是清淡的素食,对荤腥倒有些反感:“悲哉世上人,甘此膻腥食。”(《赠李颀》)

  他隐居的地方幽静而偏僻,荒芜的小径旁肆意生长着各类草木,但王维最喜欢松树和菊花,这两种植物仿佛成了隐士的象征。王维家中最多的是藏书。好友前来拜访,吃得最多的是像葵菜这样的寻常菜蔬:“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王维闲暇时便邀着三五好友一同游山玩水,他喜欢松间洒落的明月,喜欢与山水相伴的美好时光。他喜欢倚靠着大石头吃着简单饭菜、喜欢喝着山间瀑布泉水解渴的自然生活:“好依盘石饭,屡对瀑泉渴。”(《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

  然而,王维毕竟还年轻,他终究不想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他对朋友们说,我希望能先匡扶济世,然后再拂衣归隐山林。于是,他又去了长安与洛阳,他想办法向朝廷名流献上诗文,以期得到引荐,结果一直石沉大海,用他的话说便是:“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不遇咏》)献上的诗文杳无音信,庄稼收成也不好,日子过得一日不如一日。

  开元二十二年(734),王维前往洛阳干谒张九龄,他终于获得了机会,第二年朝廷征召他为右拾遗。

  蔗浆菰米饭蒟酱露葵羹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王维开启了他长达二十多年的京官生涯,在这期间,他曾经出使过凉州(甘肃武威),并以监察御史的身份短暂地担任过河西节度使判官(737)。

  凉州盛产葡萄美酒,那儿还有甜美的刺蜜,这种“糖”源自于西域戈壁中一种叫骆驼刺的植物。骆驼刺的叶子中会分泌一种液体,液体凝结后便成了刺蜜。这儿还有葡萄酒、葡萄浆、葡萄煎、葡萄皱、葡萄干。河西地域广袤,既有“大漠孤烟直”的风景,也有优质的水源和丰茂的草场,在这里能看见成群的牛羊,因此,盛产品质上乘的乳酪。

  第二年(738),王维便回到长安任职,他后来历任迁殿中侍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等职。王维的公务相对清闲,无事时他便住在长安城外终南山的辋川山谷,他还营造了一座辋川别业。王维对人说,那山野之中有人用兽网捕兔,有人垂竿等待游鱼上钩,他们这么做并非仰慕隐士的生活,而是为了口腹之欲。而我却真的喜好清净,因此吃的都是素食,只为远离尘世俗念:“吾生好清净,蔬食去情尘。”(《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其三》)

  王维的别业与他的饮食一般朴实,他在辋川隐居,得空时便亲自耕种。他种了些瓜果,客人来访时,还得先用扫帚扫去柴门上的灰尘,招待朋友的是瓜枣:“我闻有客,足埽荆扉。箪食伊何,副瓜抓枣。”(《酬诸公见过》)

  王维在诗歌中记录了终南山的景物与闲适生活。比如初秋时节,红石榴因雨水的滋润长得压弯了枝叶,还有那长得肥硕饱满的大芋头:“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田家》)

  王维平日里吃的除了葵菜,还有芋头、蕨菜、鲜笋。王维常常去附近的感化寺聆听佛法,感化寺地处幽深的山林中,那儿的篱笆旁长满野蕨菜,空置的房舍边山樱花热烈绽放。禅师招待王维的是青菰米饭,还有那美味的绿笋茎:“绕篱生野蕨,空馆发山樱。香饭青菰米,嘉蔬绿笋茎。”(《游感化寺》)

  王维平生所好,除了甜食便是菰米。菰米又叫雕胡米,菰通常生长在潮湿的地方,因此盛产于南方。菰米那时与稻、黍、稷、粱、麦并列,被人们视为“六谷”之一,也是人们的主要口粮之一。王维与友人相聚,最关注的自然也是桌上的雕胡饭:“雕胡先晨炊,庖脍亦云至。”(《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

  送友人南归时,他也会忍不住想起南方那肥美的菰米:“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送友人南归》)

  王维的友人贺遂员外建了一处药园,里面种着香草与名贵的花卉,园里的泉水叮咚,王维说道“香草为君子,名花是长卿”,贺遂员外就如同那名花香草一般是个高雅的君子。贺遂员外热情地招待了王维,他们吃的便是蔗浆和菰米饭,还有那蒟酱和葵菜羹,这顿饭一定很合王维的胃口:“蔗浆菰米饭,蒟酱露葵羹。”(《春过贺遂员外药园》)

  王维喜欢的果子是樱桃。天气一热,天子会给臣僚们赏赐“酥山”,还有那用蜜浆制成的“甜雪”。但王维还是最祈盼初夏时候的樱桃。樱桃刚成熟时,天子将那还带着露水的樱桃赏赐给百官,樱桃性热,吃多了上火。天子于是为大家准备了蔗浆:“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敕赐百官樱桃》)

  蔗浆性凉降火,把蔗浆像乳酪一般浇在樱桃上食用,能有效化解樱桃带来的火气。清甜的甘蔗浆与那火红酸甜的樱桃相互映衬,美味又动人。

  空劳酒食馔持底解人颐

  王维的清隐生活过得悠然自得,他多希望生活一直怡然顺遂。

  然而,此时的大唐王朝已经山雨欲来。安史之乱爆发时,王维官至给事中。天宝十五年(756)天子幸蜀,长安失守,王维没来得及扈从天子一同前往蜀地,不幸被安史叛军所俘。王维心知不妙,便服用了泻药佯装患病,可他名气太大,安禄山派人把他接到洛阳,强迫他担任给事中的伪职。

  第二年(757)十月,官军收复两京,王维被押送回长安。王维犯下的可是“附逆”大罪,但新天子(唐肃宗)听过王维陷于叛军时所作的《凝碧池》一诗,里面的每个字眼都展现了王维的赤胆忠心。加上王维的弟弟、时任刑部侍郎的王缙请求用自己的官职为王维赎罪,王维终于得到赦免,只是由正五品上的给事中降职为正五品下的太子中允。王维被宥免后,曾为天子写过赞歌,诗歌主要是描述一番盛世之景象,其中有“琥珀酒兮雕胡饭,君不御兮日将晚”(《登楼歌》)之句,即便历经磨难,王维依然忘不了那碗雕胡饭。

  得到宽宥的王维在仕途上颇为顺利,上元元年(760),他升任正四品下的尚书右丞。王维晚年长斋,每次上完朝回家后就点上香,一个人坐在屋里打坐念经。他甚至连过于华丽的衣服都不穿。王维几乎每天都要请十多位名僧吃斋饭,并与他们一起谈玄论道,他的屋子里也只有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后晋·刘昫等《旧唐书》)“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饭覆釜山僧》)王维与禅师们吃的是“松屑”,常被用来制作美味的菜肴。可王维守着长斋,他也许没法顿顿用松屑制作精美的食物,但他一定用心准备着每一顿招待禅师们的斋饭。

  乾元三年(760),王维自感年老力衰,便上书致仕。辞官后,有些好友时不时上门看他,比如慕容承常携素馔上门拜访。这位慕容承常拄着一根灵寿木手杖,也常带上王维喜欢的雕胡饭:“灵寿君王赐,雕胡弟子炊。空劳酒食馔,持底解人颐。”(《慕容承携素馔见过》)眼前摆着丰盛的食物,王维却吃得并不开心,他说道,白白劳烦您带着美酒佳肴来看我,可这些又怎能让我感到快乐呢?

  王维晚年常常因为过去的事而自责苦恼,他把辋川别业捐了出来设立佛寺,他还曾将自己职田的粟米捐赠给朝廷,以供朝廷为那些饱受苦寒的百姓施粥。王维不快乐,兴许是因为觉得生活太苦吧?辞官第二年的(761)夏天,六十一岁的王维便去世了。

  后人曾根据王维的《辋川图》创作出了一道名为“辋川图小样”的大菜,五代时的比丘尼梵正尤其擅长制作这道菜:“比丘尼梵正,庖制精巧,用鲊臛、脍脯、醢酱、瓜蔬,黄赤杂色,斗成景物,若坐及二十人,则人装一景,合成‘辋川图小样’。”(《五代-北宋·陶谷《清异录》)“辋川图小样”是根据王维的《辋川图》制作而成的,分别由二十道独自成景的菜肴拼接而成,这些菜肴组合在一起,便能为食客们展示一幅别致的辋川别业风光图,既好吃,又好看。

  假如王维能见到这“辋川图小样”,估计怎样也开心不起来:与其用鲊臛、脍脯(腌腊、肉羹、肉干等肉类食品),倒不如给这道菜加点儿蔗浆吧。

  文并供图/邱俊霖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山洪救灾

  •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落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