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柯 文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清除了旧中国的污泥浊水,工农业发展了,许多过去靠进口的东西现在自己能够生产了,这一切使共产党在自己的心目中威信大增,并深深感到党说话是算数的,是真心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的。”这是爆炸力学家郑哲敏的入党心声。回忆自己的科学生涯,他说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富国强民的愿望,“要做国家所需要的,下苦功夫,啃硬骨头”。他的研究被广泛应用于重要国防领域,解决了许多重大工程建设的核心难题。
“中国共产党中许许多多优秀的党员为了革命的利益,为了全人类的解放,他们甘愿放弃自己的一切,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是我心目中最佩服的人,我立志要做一个这样的人。”这是飞行器设计专家樊会涛入党申请书中的一段话。30多年来,樊会涛先后担任3个空空导弹型号总设计师,主持研制的空空导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填补多项技术空白。这背后是深夜灯火、不眠不休的超常拼搏,是心脏与数据、曲线一起跳动的持续攻关。
《百名院士的入党心声》:科技日报社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不同的年代背景,同样的报国赤诚;不同的科研领域,同样的奋斗精神。《百名院士的入党心声》一书以百名院士的入党申请书、入党志愿书等史料为切入点,精心讲述、动情展现他们入党前后的感人故事,带领读者重温他们科技报国的坚定信仰、执着追求。
他们中,有“两弹一星”功勋,东方大国白手起家,以惊人速度创造出科学奇迹,离不开这些不计名利、矢志报国的科学家;有大国重器的奠基者,下海上天,择一事终一生,在战略领域实现“零”的突破,用全新技术追平世界强国;也有立于时代前沿的“弄潮儿”,心系国民经济命脉,敢于迎战尖端难题,围绕产业需要开展急缺项目攻关,用科技突破奠定了千行百业的基石。
翻阅他们的故事,百余年来党领导下科技事业走过的光辉历程缓缓浮现。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满怀“跟党走、为人民”的科技报国之心,始终与党的事业生死相随、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他们不乏卓越的智慧、无畏的勇气,更追求信仰的力量、理想的光辉,数不尽的累累硕果从中孕育而来。
书中展示了100名院士入党材料的档案图片,为寻找这些珍贵资料,编写组联系了包括中国科学院在内的50多家科研院所和10多家大型科研企业及相关高校。纸张虽已泛黄,字迹仍然清晰,科学家精神依旧闪烁光芒。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科技创新正扮演着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在科技强国的征程上,科学家故事的讲述传播,科学家精神的薪火相传,必将激励更多人矢志爱国奋斗,锐意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