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高国镜
精灵,那黑色的精灵,不是在空中徘徊,而是一往无前,向北京飞来。为什么叫它们雨燕、楼燕,是因为它们风雨无阻,不远万里,也要降落到北京的楼宇亭台。
——题记
那年,我在一个奇石馆里,发现了一块灵璧石,形状像一只展翅的燕子,石主取名:北京雨燕。这“北京雨燕”太大也太贵,我还是看那飞翔在空中的北京雨燕吧。
北京雨燕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飞翔中度过。它们是展开翅膀,在碧空中自由来往的精灵。当然,它们每年春夏迁徙到北京,生活在北京,说是“北京土著”也未尝不可。本文所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北京雨燕,我想把来往于北京地区的燕子,都统称为北京燕或京燕。对此,燕子肯定没意见吧?
北京人爱燕子,但未必都知道什么叫北京雨燕,北京人更愿意称北京雨燕为楼燕。北京雨燕是北京的一个符号,那些高大的古建筑上,如果没有雨燕的身影,是不是就感觉少了点什么?
北京的儿化音,自然是要在燕后面加“儿”的,雨燕儿,或者干脆叫燕儿、小燕儿……有多少北京大妞,小名或者大名都叫燕儿啊!父母称自己的女儿燕儿,爱人称自己的媳妇燕儿,哥哥叫妹子燕儿,姐姐叫妹子燕儿。燕儿变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爱称。当年人们看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时,记住了一个名字:小燕子。人们爱放的风筝,就有沙燕风筝。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普通的鸟,也是神圣的鸟。燕子也叫玄鸟。传说当年那位叫简狄的女子,吞了一枚燕蛋,生了一个儿子,这也便是《诗经》中所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故事。有些地名,甚至国名、山名,离不开一个燕字,燕国、燕山、燕京、京燕、幽燕……这燕(一声)与燕(四声)的发音不同,但人们总觉得就是一样的。百家姓里有燕姓,成语有莺歌燕舞。燕子有多种,崖沙燕、洋燕、金腰燕、家燕、野燕……燕窝是名贵的补品,那是岩燕唾液的结晶。
北京北依燕山,古称燕京。北京地区有数百种鸟,但以北京地名冠名的鸟,只有北京雨燕。1870年,北京雨燕在北京被首次发现且得名。北京雨燕虽然小巧玲珑,但比一般燕子体形大点,羽毛呈黑褐色,胸部有白色纵纹,张开的翅膀像两把镰刀,尾巴像剪刀。北京的春天和秋天,就是雨燕“剪”出来的。
说雨燕是北京的鸟,雨燕肯定不会与人分辩,因为它们年年来北京筑巢、孵化小燕;说雨燕是外来鸟,雨燕也一定认可,因为它们本就是迁徙的鸟,是地地道道的长距离飞行冠军,迁徙路程何止“八千里路云和月”。飞是鸟的本能,雨燕是鸟中的精英。我们向雨燕学到了什么?雨燕微小,却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志向——那可爱可敬的雨燕。
北京雨燕为什么爱北京,莫非嫌贫爱富,就爱北京城的皇家之气吗?不然。北京雨燕的栖息地几乎都在高大的古建筑上,而北京遍地古迹,颐和园、雍和宫、钟鼓楼、天坛……都是它们的家。它们之所以居住在高大建筑物上,也是为了借助高大的平台起飞,起点高,飞得更高。
儿时,我这个爱鸟的人,很少到城里去,到了正阳门下,对前门楼子似乎没那么大兴趣,而对前门楼子上的雨燕,却百看不厌。北京雨燕虽不是濒危动物,但现存的数量却相当有限。我真希望北京雨燕,也能像家燕那么多。
雨燕、家燕都是京燕。京燕爱北京,北京人也爱京燕。燕子是伴着北京人一代代生存下来的。
燕子是一种最与人亲近的鸟,是食人间烟火的。有歌曲唱到“小燕子,穿花衣……”但燕子其实不是一种花里胡哨的鸟,它们穿着“黑马褂”,朴素却显得高贵。它们吃活食,看似温柔,骨子里却像鹰一般凶猛,在空中捕食,常常就把飞着的蚊子、苍蝇、蛾子,甚至蜻蜓、蝴蝶,敏捷地捉住。燕子为益鸟,一般很少吃粮食和浆果。
燕子住在屋檐下,它们衔来泥巴筑巢。那巢穴建得温馨而别致,透着十足的工艺感。人和泥垒墙,燕子用唾液和泥筑巢,不知是谁向谁学的手艺。那燕窝就是房檐下的一景,小巧玲珑,遮风挡雨。你说燕子灵不灵?除了燕子,还有哪种鸟会主动寄居在人的屋檐下?有人也许会说麻雀,但麻雀又被称为老家贼,可没有燕子与人亲。
我的老家在京西门头沟的一个小山村。听母亲说,当年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住着小燕。小燕秋去春来,是山村的一景。可万恶的日本鬼子,在1942年烧毁了小山村的房子,好多没有飞出的小燕也被烧死了。那以后,山民一时住进了山洞,也是从那以后,燕子再也没有回到那个小山村。那一带的山洞里,却居住着燕子。有人说那叫山燕,也有人说那山燕就是从屋檐下飞走的家燕。
继续说回雨燕吧。
北京雨燕是不会到大山里去居住的。北京雨燕,喜欢古建。我在顺义一个乡镇当文化站长的时候,新建了一栋仿古建筑,房子建成的头一年,雨燕就来到屋檐下筑巢了。但那雨燕是不是看出来我怕它们把粪便排泄在走廊上?它们看出了我的心思就没有在走廊上安家落户。望着它们飞走的身影,我觉得有点对不住它们。那次请人彩画,我特意要画一幅绿柳紫燕图,想招来飞走的雨燕。雨燕并没有领情,没有再飞到我家屋檐下,它们有灵性、识趣,有眼力见儿。
雨燕有凌云壮志,但也爱在低空飞行,像是一种表演。它们那么灵巧,就像箭头一般,转眼间就飞出去了。北京夏末入秋时,雨燕也要走了,走之前,往往会在空中盘旋集结,那是在招呼伙伴们记下明年回来的路吧。那么美丽的北京城,雨燕怎么会不再来呢?
雨燕肯定知道,北京人在等着它们归来。祝燕子一路顺风,一路平安。我,我们,都在北京等着你们——雨燕、楼燕、北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