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北京大学附属小学以“AI时代,我们的阅读与创作”为主题,于4月21日举办跨界对话活动,汇聚人工智能技术专家、教育学者、文学作家及师生代表,共同探讨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为新时代基础教育创新实践提供样本。
活动以学生原创视频《畅想未来:我的AI读书伙伴》开场,孩子们用天马行空的想象描绘AI技术赋能下的阅读场景,展现数字时代少年的创新视野。北京大学校长任羽中在致辞中强调:“技术迭代改变知识获取方式,但阅读始终是精神成长的根基。北大附小要传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基因,培育兼具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的时代新人。”
专家座谈环节,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王腾蛟教授通过案例解析AI在个性化阅读推荐、创作辅助中的技术突破,强调“精准化教育需以保护学生创造力为前提”;人民教育出版社何致文主任提出“AI是工具而非替代”,倡导“以经典阅读筑牢文化根基,以批判思维驾驭技术浪潮”;北京大学中文系韩毓海教授从中华文明视角指出:“AI时代的教育应赓续‘知行合一’传统,以文化智慧涵养创新精神”;儿童文学作家张菱儿则呼吁:“文学创作的温度源于心灵共鸣,这是技术永远无法替代的人文内核。”
活动现场,北大附小学生集体书写“AI时代阅读宣言”。一张张卡片上,“用AI探索世界,用心灵书写故事”“读经典万卷,做独一无二的我”等真挚话语,展现少年学子对科技与人文关系的辩证思考。这些宣言将制成“宣言墙”陈列于校图书馆,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生动载体。
活动期间,北大附小图书馆举行新匾额揭幕仪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通过视频寄语师生:“读书破万‘端’,守正更创新”,校领导与嘉宾共同为镌刻“阅见未来”的匾额揭幕,彰显学校坚守传统、拥抱变革的育人理念。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与北大附小签署“AI+阅读”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阅读+”教育新生态,推动智能书单推荐、AI伴读助手、虚拟阅读空间等场景落地。项目以“技术服务于人”为核心理念,旨在打造AI时代阅读创新标杆,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路径。(记者 张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