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记者 许旸
苏河湾长风书院广场迎来一波波亲子家庭,小读者的笑脸和阳光一样明媚;上海古籍书店焕新迎客,一大早引发市民排队热潮;第三届“世纪好书节”组织近200场阅读文化活动,开启书香盛宴;“S阅读空间-慧读慧写校园行”启动,请名家进校园解读经典著作;在学者梁永安的分享中浦兴路街道“书香悦读节”开幕……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临近,一批特色项目活动在全城多点开花。恰如作家孙甘露所说,阅读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也成为市民读者的日常生活方式。
解锁阅读新场景新体验,旧书朋友圈扩容
从淘书到晒书,上海探索打造以“淘书乐”为主题的系列旧书市集品牌活动。今天起,2025旧书新知“淘书乐”·樱花谷旧书市集将带来3.0升级版阅读体验,首次面向藏书家、作家、学者等定向招募,通过“以书换书”“以书会友”线上线下联动场景,打造集旧书流通、阅读循环、人际交流于一体的旧书社交平台和旧书文化生态圈。
全新推出的“易卷知新”全民换书行动首创“1本旧书换1本新书”模式,倡导“绿色循环”环保理念的同时,以书籍为媒介促进社交互动——读者可将闲置旧书置换精选新书,每本旧书扉页特设“阅读寄语卡”,让前任书主与新主人通过手写留言展开跨时空对话。市集将汇聚2万余种古旧书刊,涵盖古籍文献、民国书刊、稀缺版本等,其中不乏重磅“宝藏书”如《尤利西斯》萧乾、文洁若签名本、翦伯赞《中国史论集》、《掌故丛编》钤印本等。
旧书究竟有何独特魅力?重装开业的上海古籍书店便是鲜活样本,4000余种特价书和23000余种旧书等汇成“淘书乐园”。拥挤人群中,钱先生将24册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收入囊中,两堆书籍摞在收银台上,几乎占据半个桌面。“这套书太抢手了,运气好果断拿下!”旧书“淘金”带来的惊喜,延续到六楼屋顶花园,“旧书新知·淘书乐”周末特色旧书市集主题活动邀藏书家、旧书爱好者摆摊设点,打造“旧书朋友圈”。“旧书流通不仅仅是阅读循环,更能促进人际联结、社交增值。”俞先生和“书搭子”廖先生结伴,一口气淘了20多种旧书,满载而归。
申城高校、公园、商场、CityWalk、医院等“阅读+”生活场景持续上新。比如,上海图书馆推出“奇兽传说——跃然纸上的动物”主题展、“千年之约·梦华游”主题沉浸展、“大家讲典籍·此山与他山”系列讲座等;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上海图书公司、金山区图书馆将举办“童阅上海·行阅自然”晒书活动、2025上海市民“晒书节”等。复旦大学“金秋曝书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西医学古籍品览”、华东师范大学古籍馆开馆、上海师范大学徽墨制作体验、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书会”、上海社科院《永乐大典》经典阅读推广等,将在上海多点开花。
从亲子朗读到“乐龄书架”,阅读触手可及
有网友留言表示,上海书香氛围浓厚,从孩童到青年再到银发族,堪称“全龄友好型”书香城市,不同群体都能找到自己适合、喜爱的阅读空间与活动。
比如,由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和“魔法童书会”联合发起“亲子朗读声音档案大征集”自2015年累计吸引近10万家庭参与。今年以“声暖万家”为主题,市少儿图书馆将通过亲子朗读训练营、童年档案馆录音体验、中外故事会等形式,邀请更多家庭以声为媒,共享书香。
吸引更多青年学子爱上阅读与写作,“S阅读空间-慧读慧写校园行”在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亮相,青年作家、画家戴萦袅代表上海少儿读物促进会发布近期中外儿童读写趋势简报,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谢倩霓、唐兵、南妮、李学斌等围谈,以“我的读写锦囊”为题开启读写圆桌会,以读写赋能未来,激发学生想象潜能。同期研发的“慧读慧写优才课程”包含文学读写课与通识读写课,涵盖名作精读、思维拓展、读写结合、创意想象等方面,在经典阅读中传授读写结合的方法论。
青年人爱读,老年人也希望乐读。2025年度上海市“乐龄书单”、首批“乐龄导读”配送活动清单和“乐龄书架”公布,完善符合上海实际的银发阅读服务体系。翻开“乐龄书单”,《丰子恺漫画课:读懂外公的画》《老年人身体功能强化锻炼教程》等服务老年读者群体求知与健康诉求。10项“乐龄导读”活动将由1925书局等实体书店策划配送,包括“苏州河畔的时光长廊”城市阅读行走、“有腔有调”沪剧讲演等。
据悉,首批20个“乐龄书架”设在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食堂、城市书房、社会福利院、老年大学、银行、军休中心等点位,覆盖全市16个区,以乐龄书单为主提升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