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郭建如
以评价的“变量”提升应用型办学的“质量”
——评《新时代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评价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应用型办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紧扣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持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以评价的“变量”提升应用型办学的“质量”,不仅是时代赋予当代高教人的重大命题,更是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必然要求。近日,浙江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应卫平的专著《新时代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评价改革研究》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该成果基于我国70余年的应用型办学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四阶段”发展理论、应用型本科高校“三层次”类型理论和“五位一体”多元评价理论。
全书共设计12个章节,各章节内容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评价改革命题,紧扣高等教育普及化、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等时代主题,分别回答了“缘起”“是什么”“为什么”“国外怎么样”“我们怎么样”“存在什么问题”“接下来怎么办”等不同问题,从本原到价值,从世界到中国,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通过调查研究和数据实证,步步深入,层层剖析,环环紧扣,较好地体现了内容结构的整体性和逻辑性。
作者系统阐述了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与特点,提出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本质特征,丰富了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理论体系。基于三大原则和六个维度,构建了“五位一体”的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完善了新时代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评价理论,具有鲜明的创新特点和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在理论与案例研究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专家访谈、问卷调查与文献分析,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从办学定位与大学治理、立德树人与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师素质与能力、应用科研与社会服务、办学成效与社会影响等6个维度,构建了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五位一体”应用型本科高校评价模型并进行数据实证分析,相关成果已在国内20余所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推广应用并取得较好成果,对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本书主题鲜明、逻辑严谨、内容丰富、有理有据,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评价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可借鉴的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可供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各级各类高校管理者、高校专任教师、从事大学评价的研究者和研究生使用。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