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化助力青年全面发展
首页> 专题频道> 读书专题 > 正文

文化助力青年全面发展

来源:光明网2025-03-21 17:52

  青年群体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承载着祖国得未来,其价值观养成不仅影响个人成长质量,更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关。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基因,这些文化资源对青年价值观培养提供了沃土滋养。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快速变化、各种文化观念相互碰撞的背景下,如何用好传统文化这个资源库来引导青年群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历经千年的沉淀与传承,简单来说就是为青年价值观塑造提供了肥沃土壤。在青年价值观的塑造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十种重要元素,“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等,都为青年提供了明确的思想指导和奋斗目标,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为青年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深层次的理论支撑。

  青年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其价值观既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又不断地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青年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会融入自己的视角与思考,并将文化精髓融入自身对价值观的认知,更是进一步内化为个人成长的精神支柱。反之,青年群体也在传统文化再生的过程中,也会创造出更具时代需求的文化形式和价值观念。例如,青年人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和艺术形式,创造出“科技+艺术”的作品,为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注入活力与动力。

  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部分青年的价值选择体现出多元化的走向,这使青年价值观培育的复杂性与挑战显著上升,故而强化对青年群体的价值引领,必须着重给予关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发掘的道德资源和精神资产,能成为引导青年学生的得力抓手,例如凭借组织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凸显传统文化主题的校园文化节,抑或是组织学生投身社区志愿服务这类实践方式,引领青年学生更直观地把握传统文化内的核心思想。采用这般形式,可以唤起当代青年内心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进而激励他们把更多时间投入到学习进阶里,利用充足的知识储备来应对未来也许面临的诸多挑战。

  中华传统文化里蕴藏着大量道德准则与处世哲学,诸如儒家思想着重宣扬的“仁者爱人”“礼义廉耻”等理念要点,为青年人明确的价值标尺由这些内容提供。其中“义利之辨”的重要性尤为凸显,概括地说是帮扶年轻人在遭遇利益选择时,得以守住为人的根本底线,做出合乎正确价值准则的判定,依靠传统文化里多元流派思想进行熏陶,青年不仅可针对人生、社会与世界深入思考,还可凭借自身更开阔的视野审视事物的多样性,进而渐渐养成成熟且独立的自我认知及判断本领。

  文化自信这一概念范畴,可阐释为一个民族对其文化价值的认可及坚守,这种自信并非仅仅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层面,更值得重视的是它可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倚靠。绵延数千载的中华文明积累起来的诸如思想智慧、艺术成就等文化瑰宝,实际上为青年群体赋予了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还拥有应对现代生活危机的精神补给。如今各国文化相互间的交流渐趋频繁,如今青年碰到此种情形,应具备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深刻认知与坚定信仰,只有年轻人真正接纳自己的文化身份,才可于多元文化环境里面坚守既定方向,不会轻易被外来文化的传播所动摇。

  中华民族于漫长历史阶段逐步形成的深厚情感与价值观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理念形式呈现,既体现出个人针对家庭的责任意识,亦体现了对国家的忠心与热爱。《孟子》中有这样一句话,精准点明了国家、个人和家庭之间的内在逻辑与主体担当。

  回顾历史诸多杰出人士均以家国情怀当作精神指引,为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景象、保障民族尊严与独立不懈努力,只有青年把这些人物和事迹了解后,才可得到鼓舞,由此激发出源自内心的家国情怀,进而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感。

  家国情怀理念推动青年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亦能推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基于这种理念的引导,青年会把更多关注的焦点放在社会问题上,主动投身扶贫排忧、环保行动等公益事宜,由此推动社会达成进步与和谐成效,个人跟社会之间所形成的良性互动,正是当代社会家国情怀的鲜活写照。

  从教育体系角度看,课程统筹是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青少年教育的关键步骤,就显性教育这一维度而言,大学可改良现有的课程结构,设立一批传统文化选修课程。例如所谓“中华经典阅读”课程,可在经史子集中筛选出经典篇章,推动学生深度探索其中思想内涵;又如“传统技艺继承”活动,依托引入剪纸、陶艺等民间工艺实施实践教学,催生学生动手体验的热忱。同样可以挖掘更多样化的选修课程,诸如中医养生法门、中国古建筑品鉴等,顺应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渴望,通过合理的学分安排途径,促使学生积极加入并开展系统学习,使传统文化顺利融入他们的知识范畴体系。

  就隐性教育的范畴而言,高校可着力组织一些跟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诸如诗词竞赛、传统服饰的展示、民俗美食展览之类,以趣味竞赛跟展览的形式揭示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社团建设也是核心要点,可激励学生组建国学社、戏曲社、书法协会之类的社团,以定期形式开展讲座、排练及交流活动,引导更多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参与活动,携手传承相关技艺,建立可长期维系的传统文化传承机制。校园文化建设同样不可忽略,可于教学楼、图书馆等地布置经典名言、典故壁画之类,借助环境的逐步渗透,在无形中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

  把显性课程跟隐性活动整合起来,于课堂之中可对传统文化开展系统化讲授,还能凭借多样活动与校园环境渗透到学生日常中去,切实达成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塑造的双重业绩。

  处于数字化浪潮席卷的时代,信息扩散的关键路径依然是新媒体平台,尤其是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工作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效。诸如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平台,依赖其简明、直观、扩散迅速的属性,聚集了海量年轻用户加入,部分采用鲜活生动形式呈现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短视频,表现出传统文化别样的韵味,吸引了青年的高度聚焦与热衷。

  不容忽视的是,部分传统工艺传承者经短视频平台对剪纸、刺绣、木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工序做系统性展示,从原料筛选到作品塑造完成,各环节皆做了详尽的展示,使年轻人得以亲身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高超本领。这些短视频既呈现了传统工艺的外在模样,还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文化深层意蕴,如剪纸技艺里所承载的美好祈愿,刺绣创作里凸显出来的地方人文特质等,使年轻人在观赏技艺期间,深刻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要义。

  主流媒体应扛起传统文化传播的核心责任大旗,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辖媒体做例子,可采用构建专题传播矩阵的方式——如历史典籍、民间故事、诗词盛会、国家瑰宝等垂直领域元素,采用展示、讲坛、纪录影片等多模式传播路径,把传统文化知识图谱予以系统性普及,呈现中华文明精神符号与文化精华特质。同时需由文化事业机构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各级博物馆、公共图书馆以及群众艺术馆得凭借自身资源禀赋,创立由主题特展、学术讲座、非遗工坊等模块组成的综合性传播系统,为青年群体搭建可进行沉浸式传统文化认知与体验的场域。

  具体而言以策展人制度为依托,博物馆打造文物数字孪生系统,把考古实证、全息影像与交互装置结合起来构建多维阐释空间;需为图书馆打造传统文化文献知识库,凭借专题文献检索系统以及数字人文研究平台支撑深度学术研讨;完善传统技艺传承人培养机制工作需文化馆开展,组建包含书法研习、国画技法、传统工艺制作等课程体系的标准化教学计划。社会团体可把社区治理单元与教育机构联合在一起,筹备文化遗产月、非遗创新设计大赛等标志性活动,造就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变的持续性实践样本。

  借助搭建媒体传播矩阵、文化机构创新平台以及社会力量参与机制的三维协同架构,传统文化不仅可推动知识生产的代际传递,还能于数字化语境里搭建年轻群体的文化认同体系,最终催生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良性生态形式。

  在青年价值观的形塑环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决定性作用,采用组建结构化的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实施多层面传播路径革新,营造和谐的社会文化生态态势,能成功引导青年群体营造正向价值走向,增强文化主体性的认知及社会责任意识。该培育机制紧密契合青年全面发展的内在渴望,更为社会价值共识的凝聚以及文化创新发展赋予持久动力。

  作者:张延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

  • 上海:纪念五卅运动100周年文物史料专题展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