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探寻丝路遗珍 领略多元文化
首页> 悦读频道> 资讯 > 正文

探寻丝路遗珍 领略多元文化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3-18 09:43

  蒋云龙

  哈密市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端,横跨天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陆路通道。这里自古被称为“西域襟喉”“嘉关锁钥”,是多文化并存、多民族聚居之地,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此交汇,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哈密市发现838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有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商周时期鹿首铜刀。

  哈密市博物馆位于哈密市伊州区环城路,建筑风格独具特色。馆内收藏远古至明清各类文物、标本5万余件,通过精心策划的展览,讲述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故事。

  战国—汉代羊形金饰。

  镌刻文化交流的印迹

  走进“哈密古代文明”陈列厅,一幅厚重而隽永的历史长卷在眼前展开。

  “距今1万年—7000年,西域与中原地区就有了文化交流。哈密出土的文物便是明证。”哈密市博物馆馆长严枫介绍,哈密三道岭、七角井两处细石器遗址出土的文物与华北地区同时期的器物风格几乎完全一致,属于同一技术传统、同一文化体系。

  夏商时期,哈密地区的代表性遗址有天山北路墓地、兰州湾子石结构建筑遗址等。“天山北路墓地出土的陶器距今4000年左右,与甘肃酒泉、玉门等地的彩陶高度一致,是马厂文化、四坝文化向西传播的见证。”严枫说。

  在天山北路墓地还发现了一种古代乐器——陶埙。埙是中国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目前发现最早的陶埙出土于距今7000多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稍晚一些的发现于距今6000多年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哈密陶埙的发现,有力地印证了早在4000年前,长江、黄河流域文化就对新疆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代四神十二生肖铜镜。

  兰州湾子遗址出土的铜鍑,和鄂尔多斯铜鍑年代相近、器型相似,具有游牧民族文化特色。“铜鍑是草原地区一种常用的炊具,也被当作盛食器和祭祀礼器使用。”严枫说,铜鍑极有可能是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逐渐向西流传的。

  鹿首铜刀装饰精美、工艺复杂,既吸收了外来文化元素,又体现了本土性的艺术创新。鹿首铜刀在辽宁、河北等地也有发现,哈密市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是中国境内最西端发现的此类器物,为研究区域间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哈密地区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较为发达,并出现了较细的社会分工。五堡墓地是春秋战国时期较为典型的一处墓葬群,出土了木器、铁器、青铜器、毛纺织品和食物等。展柜里的短袖系腰长袍,质地为羊毛,纹样为平纹,采用天然矿物、植物染料染制而成,腰间系毛织彩带,反映了3000年前当地人的服饰特点和织染工艺。在五堡墓地还发现了海贝。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起,海贝就被当作货币使用,它的发现表明在先秦时期,新疆与中原等地区就有了经济交流。

  箜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自中亚地区传入中国,在汉唐时期较为流行。哈密艾斯克霞尔南墓地是世界上出土木质箜篌最多的地点,共出土11件箜篌,其中相对完整的有4件。展柜里这件竖箜篌出自艾斯克霞尔南墓地,年代约为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对研究中国乐器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

  东汉任尚碑。

  解读刻在石上的历史

  行走哈密,在野外可能看到一些古老的岩画。这是古人凿刻或以颜料描绘在崖壁、岩石上的图案、符号,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和精神世界。

  “我们称之为刻在石头上的历史。”严枫说,“博物馆里设置了哈密岩画4D沉浸式互动场景,还策划了儿童互动体验项目——岩画制作,让大家领略岩画的魅力。”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作为管辖西域的军政机构,新疆地区正式被纳入中国版图。

  “经营西域,必先取得哈密。自汉代到清代,这里留下了许多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碑刻,有的补充了文献资料的不足,有的是重大历史事件的佐证。”严枫告诉记者,在新疆发现了4块汉碑,其中3块在哈密,分别是任尚碑、裴岑碑、焕彩沟碑。

  任尚碑是新疆境内目前所见最早的汉代石刻,记录了东汉将领任尚擒斩北匈奴单于的事迹。裴岑碑刻于东汉永和二年(公元137年),赞颂了敦煌太守裴岑率军击败匈奴呼衍王、平定西域兵灾的功绩。这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在《后汉书》中未见记载,裴岑碑的发现弥补了史料漏缺,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焕彩沟碑位于哈密市以北约45公里处。碑三面刻有文字。碑南侧右端残存汉文“惟汉永和五年六月十五日”和“沙海”字样,刻于东汉时期。“焕彩沟”3个大字为清代补刻。

  “这些碑刻记载了汉朝政府管辖治理西域、维护国家统一的史实,印证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严枫说。

  唐代在天山南北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进一步发展了驻兵屯田制,维护西域繁荣稳定。大河古城、拉甫却克古城(唐代称纳职城)等是哈密地区代表性的唐代遗址。姜行本纪功碑刻于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记录了侯君集、姜行本率军讨伐高昌、统一西域的事迹。这场战争的胜利使高昌重归唐王朝管辖,保障了丝路贸易畅通。

  清代名臣左宗棠平定阿古柏叛乱、收复新疆,并在当地修水利、屯粮田、筑道路、兴商贸、植桑柳、办义学,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1988年,哈密市柳树泉农场发现一块石碑,碑文记述了左宗棠驻守哈密期间命令大将张曜屯田、修路、运粮、储粮等史实,被称为“左宗棠碑”。

  “哈密古代文明”陈列展厅。

  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出土的箜篌没有线,是怎么演奏的?汉服那么大,古人怎么穿?”严枫说,“为了回答观众这些问题,我们建设了一个数字体验厅。哈密几处重点遗址,在这里都可以身临其境般地体验。戴上数字眼镜,虚拟讲解员还会讲解文物的用途和文化内涵。”

  哈密市博物馆精心打造线上展览,制作了“哈密文物故事”系列视频,以有趣的形式讲述珍贵文物的故事。如《弥勒会见记》残卷是用古回鹘文抄写的佛教剧本,是目前国内外唯一完整的回鹘文写本文献;焉不拉克古墓群出土的木俑,反映了哈密古代先民早期的随葬习俗。哈密市博物馆馆标以羊形柄铜镜为原型。此器由北山羊形柄和圆形镜铆接合成,造型独特,具有草原游牧民族风格。

  哈密市博物馆积极开展社教活动,培育“小小讲解员”,开发了一系列文物绘本、红色研学绘本等,并运用数字技术增强趣味性。扫描书中的二维码,便能在手机上观看文物动画。

  博物馆二楼的“飞向白垩纪”专题展是一个颇受观众欢迎的特色展览。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同发育阶段的天山哈密翼龙化石,包括世界上首次发现的立体翼龙蛋和胚胎化石,还有与天山哈密翼龙共生的中国丝路巨龙和新疆哈密巨龙化石。据介绍,哈密是目前已知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富集的翼龙化石分布区,也是雌雄翼龙骨骼、蛋、胚胎和足迹化石四位一体的翼龙产地,科学家推测曾有上亿只翼龙在此繁衍生息。哈密翼龙动物群的发现,对研究白垩纪地球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们对常设展览进行了几次改造提升,每年都引进四五个精品展览,并举办50场以上的流动博物馆下基层活动。”严枫说,哈密市博物馆受到越来越多关注,观众接待量不断增长,年参观人数超过30万人次。图片来源:哈密市博物馆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

  • 上海:纪念五卅运动100周年文物史料专题展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