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周雁翎
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演进的大坐标中,通过横向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发展,使我们既不妄自尊大、故步自封,又不妄自菲薄、缺乏自信。这正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历史小故事——让孩子站在世界看中国》传达出的编写理念。
该书由著名学者楼宇烈担任主编,精选160个小故事,巧妙串联起中华民族5000年发展历程,将中国历史的精彩瞬间融入世界文明坐标中。该书不只讲述中国历史朝代更迭的传统故事,而是以中国历史为基点,以世界历史为参照,把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展示出来,让小读者既能站在中国看世界,又能站在世界看中国。
譬如,在讲述唐代历史时,书中不仅描绘了唐代的繁荣景象和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还将其与同时期的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等异域文明进行对比,展现了中国和这些国家的文化交流以及各自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在讲述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时,除了展现明朝的航海技术和海上力量的强大,还通过与同时期欧洲远洋探险活动的对比,让孩子理解不同文明在探索未知世界时的异同。
该书的结构设计匠心独具。全书共分8册,每册开头栏目是“本册大事记”,列出该册对应时期内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节点;“放眼看一看”栏目,简要梳理这一时期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重大事件,特别强调了中国与世界各地区的交往和相互影响;“读前热身”栏目,是进入每个历史故事前的阅读导引;紧接着的“开讲啦”栏目,则是故事的核心内容。
最后一个栏目“延伸思考”,是该书的特色板块,设计了200个延伸思考问题,既有对历史现象背后原因的思考,也有对历史故事细节的追问,还有对历史事件发生背景的探讨,更有对未来的展望。这些问题需要孩子通过延伸阅读和研究性学习寻找答案,而且很多问题是开放性的,并没有标准答案或唯一答案。显然,这样做的目的,是试图帮助孩子理解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培养孩子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写给孩子的读物,这套书在视觉呈现方面也下足了功夫。该书精心挑选700幅历史图片,如同一部视觉史书,让孩子在文字之外,能够通过直观的图像感受历史的真实与厚重。这些图片涵盖文物、遗址、人物肖像、地图等多种类型,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素材。比如,通过呈现世界各地的古迹,让孩子意识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相互关联性,增加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除历史图片,《大历史小故事——让孩子站在世界看中国》还有800幅彩绘漫画贯穿全书各部分,进一步增强了这套书的趣味性和亲和力。这些漫画将历史故事以更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有的使用AI绘制,给孩子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立足中华文明,培养孩子胸怀世界的大格局和大历史观。这是《大历史小故事——让孩子站在世界看中国》的初衷和愿景。
(作者系山西大学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