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赤蛇之蕴:生肖文化的新表达
首页> 悦读频道> 悦读会 > 正文

赤蛇之蕴:生肖文化的新表达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2-13 09:44

  舒 勇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星空中,生肖文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搭建起贯通古今的桥梁,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情感脉络与历史记忆。于十二生肖序列中,蛇的神秘形象,始终吸引着文艺创作者的目光,成为他们不懈探索与描绘的对象。

  《赤蛇》系列作品之一舒 勇作

  创作困境中的灵感迸发

  在全球多元文化视野下,蛇被广泛尊崇为自然界中蕴含神圣力量的象征,它代表着生命的不息律动、远见卓识的智慧、复苏万物的能量源泉,其首尾相接成环的形态,还彰显了生命的周而复始。凭借超凡卓绝的平衡特质,蛇在诸多文化语境中被视作驱邪避厄的灵物,引领人们在尘世中探寻心灵的宁静,亦成为财富丰饶、体魄康健及人际和谐的吉祥瑞兆。

  而在艺术创作中,蛇的形象塑造却宛如一座险峰。其简约外形之下潜藏着深邃的文化意涵,加之人们对蛇有一定的畏惧情感,致使艺术表现举步维艰。若刻画得过于逼真写实,易引发观者内心畏惧与不安;若过于简略草率,则会流于平淡乏味,缺乏艺术感染力,即便采用卡通化的萌趣风格,也难以完整承载蛇所蕴含的厚重文化底蕴。

  我也曾陷入创作困境,对蛇生肖画的创作热情几近熄灭,寻觅创作路径更是屡屡碰壁。直至某个时刻,灵感乍现,创作热情如潮水般涌起——我将传统生肖蛇的经典形象、文化寓意与热烈而富有张力的红色相融合,并融入独特的艺术肌理和斑驳感,《赤蛇》系列作品应运而生。

  文化寓意与色彩的交响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赤蛇常被视作祥瑞的化身,其形象与女娲传说紧密关联。女娲,这位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以黄土塑人的伟大功绩传颂千古,其人身蛇尾的神圣形象,深深扎根于上古时期人们对蛇的尊崇信仰中。蛇身所蕴含的生命繁衍、万物变化的寓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赤蛇,既是大吉大利的祥瑞之兆,又象征着和平安宁、富足美满的美好生活愿景。红色是新岁启幕的标志性色彩,在中华文化中,红色不仅是鲜明的视觉呈现,更是辟邪镇宅、守护安宁的精神寄托,承载着人们对阖家团圆、福运亨通的追求,即便在当代社会的多元节庆文化中,红色依然是传递美好期许的重要象征。

  在《赤蛇》系列画作中,我将红色的点疏密有致地铺陈于画面上,使赤蛇的鳞片仿若灵动跳跃的红色泡泡,熠熠生辉。这些红色的点与泡泡,并非简单的绘画笔触痕迹,而是生命脉搏的可视化呈现,是生命内在律动与变化的艺术映照,是生命机体的微观肌理。它们与赤蛇的整体形象紧密契合、互为依存,又各自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共同编织出一幅充满盎然生机与蓬勃活力的艺术锦绣。

  从表象观之,它们是赤蛇体表的鳞片装饰;深入探寻其内在寓意,它们恰似蛇在呼吸吐纳间释放的生命气泡,是生命之力喷薄涌动的具象表达,也象征着生命于脆弱与坚韧间的永恒博弈,它们在画面中跳跃闪烁、相互交织,奏响一曲激昂澎湃的生命赞歌。

  生命意象与哲理的映照

  从哲学的视角看,泡泡这一元素在我多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占据着独特地位。我将泡泡视作能量的动态载体,其诞生与破灭的循环交替,恰似能量的新陈代谢与持续转换,源源不断的能量在这一过程中孕育而生。

  在《赤蛇》系列作品语境中,我的泡泡哲学与中国传统的气化宇宙论产生了共鸣。在中国哲学体系中,气化宇宙论认为宇宙万物皆由气的运动变化孕育衍生并维系存续。赤蛇身上跃动的泡泡,宛如气化宇宙的精妙缩影,其生生不息、变幻无穷的动态过程,恰似气的流转循环,每一个泡泡的闪现与消逝,如同气的聚散离合,遵循着自然的韵律节奏,蕴藏着宇宙乾坤的深邃智慧。

  庄子对蛇的哲思体悟为《赤蛇》系列作品注入了更为深沉的精神内核。庄子倡导世人效法蛇的灵动机变,根据环境和时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我所秉持的泡泡哲学与其不谋而合,皆借助蛇的形象比喻人类在社会中应遵循的处世智慧与生活哲学,倡导一种既能彰显个性魅力又不过分张扬的生活姿态,着重强调内在精神修养与外在行为举止的和谐统一。

  作品中蛇的灵动飘逸与泡泡的瞬息万变,共同演绎了这一生存哲学。置身于社会万象之中,我们恰似那不断变幻的泡泡,既要勇敢展现自身独特价值与魅力,又需秉持谦逊内敛的品质。这种生活态度,既彰显着对自我价值的深刻洞察与尊重,又体现出对周遭环境的敏锐感知与适应。通过内在精神修炼,我们得以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坚守内心;而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则助力我们融入社会大家庭,携手共创美好的生活家园。

  现代理念与传统的交融

  《赤蛇》系列作品融合抽象艺术的空灵意境与书法艺术的灵动神韵,以简洁洗练的线条与鲜明和谐的色彩搭配,营造出灵动流畅的视觉动感。蜿蜒灵动的赤蛇形象仿佛在浩渺苍穹中翩然起舞,展现出旺盛蓬勃的生命活力。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不仅增强了红色的视觉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还为作品注入了浓郁的现代艺术气息。

  我致力于将传统生肖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创新理念融合,重塑赤蛇的艺术形象,使其超脱传统的创作范式与形象束缚,形成一种既彰显时代精神风貌、又蕴含传统美学韵味的艺术风格,承载更为深沉的情感内涵与文化意义。

  《赤蛇》系列作品看似是笔触简约的写意画作,实则是传统与现代、文化与艺术之间的深度对话。我将对生肖文化的敬仰尊崇、对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感悟,倾注于每一处线条的勾勒、每一抹色彩的晕染中。在此,赤蛇已超越单纯的生肖形象范畴,化身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精神的象征,承载着往昔岁月的厚重历史记忆与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借由这一系列作品,我期望观者能够真切触摸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暖脉搏,感悟生命的磅礴力量与生存的智慧光芒,在传统与现代相互交织的艺术天地中,觅得心灵的宁静港湾与智慧启迪,于艺术滋养中得到心灵的成长与升华。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赤蛇》系列作品,唤起大众对传统生肖文化的深厚情感与热忱关注,激发大家对传统美学精神的深入挖掘与创新实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焕新与发展,让古老的生肖文化在当代社会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亚冬会丨中国健儿交出满意“答卷”

  • 亚冬会|冰月同辉,亚冬同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