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李丽 王宏超
一念寒风起,一语冬情生。中国古代取暖工具的演变与发展反映了经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记录了千百年来适应季节变换的智慧与浪漫。
手炉与足炉
手炉是古人冬季暖手的利器,是不少达官贵人家中的常备之物。手炉小巧玲珑,可捧在手上或藏于袖内,因而又名“捧炉”“袖炉”。民间传说,手炉是隋朝江都(今扬州)县官许伍发明的。隋炀帝巡游江都,许伍设计龙凤铜手炉,命江都铜作名匠赶制出来,献给皇上。唐宋时期,手炉制作技术逐渐成熟。宋徽宗为了宫廷之需,还建立制作局以督造手炉。明清时期,苏州一带的手炉生产尤为兴盛。
手炉不仅是实用品,还成为了一些文人墨客笔下的意象。如唐代白居易《残酌晚餐》首联:“闲倾残酒后,暖拥小炉时。”明代张泰在《初寒曲》中写道:“薰炉试手龙媒温,半床衾被愁黄昏。”清代张劭《手炉》诗云:“松灰笼暖袖先知,银叶香飘篆一丝。”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上学堂随身携带手炉;黛玉出门时,丫鬟也体贴地为她准备好了手炉。
相比手炉,足炉的功能主要是暖脚,故又有脚婆、暖足瓶、汤婆子等称呼,多以铜或锡制成,内灌热水。目前可见关于其最早的记载,来自宋代黄庭坚、苏轼的诗文。黄庭坚有《戏咏暖足瓶》诗二首,写道:“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苏轼的《与杨君素书》云:“某去乡二十一年,里中尊宿,零落殆尽,惟公龟鹤不老,松柏益茂,此大庆也。无以表意,辄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密塞其口,仍以布单裹之,可以达旦不冷也。”苏轼在诗中提到的“暖脚铜缶”,就是用于夜间暖脚的足炉。
“少年皆见弃,老者最相宜。”汤婆子的使用,与老年生活最相配。南宋诗人王炎在《病中即事》(其一)中细腻描绘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光景:“附火肤革燥,远火寒惨惨。坐卧置汤婆,稍觉两足暖。”汤婆子不仅是给予诗人身体上一抹温暖,更是心灵深处难得的慰藉。
火盆与熏炉
火盆是人类最早的取暖工具之一。在古代中国,火盆的材质从最初的泥盆逐渐演变为陶盆,再发展到铜盆、铁盆等多种形式。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中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形象描绘了暮雪欲落时邀友共聚红泥火炉旁温酒御寒的惬意时光。南宋范成大在《腊月村田乐府·烧火盆行》中写道“春前五日初更后,排门然火如晴昼……将迎阳艳作好春,政要火盆生暖热”,生动描绘了腊月二十五日夜初更时分江南水乡家家户户门前燃烧火盆的场景。
熏炉主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是放置炭火的盆子,富贵人家多采用金属炭火盆,普通百姓往往使用陶土炭火盆;上部是镂空的罩子,有的甚至运用掐丝珐琅技艺,既美观又实用。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代皇家曾用“进口煤炭”取暖,“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迫人而不可近也”。瑞炭的引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唐代对外开放的国策。
事实上,早在西汉时期,随着古代丝绸之路开辟,香料贸易在东西方之间日益兴盛,苏合香、龙脑等树脂类香料开始进入中国。这些香料往往需置于炭火上熏烧,以释放浓郁的香气。在熏炉的炭火盆中加入香薰料,不仅可以取暖、烘烤衣物,还能使房间充满香气,增添生活情趣。
后来,熏笼的形式和用途也发生了一些演变,开始作为人们倚靠、休息的家具。白居易《后宫词》中的“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便记载了这一功效。到了清代,熏笼的体量进一步增大,甚至可以承受坐卧的重量,进而成为一种炕床式的取暖器具。《红楼梦》中“晴雯只在熏笼上围坐”的描绘,即印证了这一点。
火炕与暖阁
与便携式取暖器不同,古代建筑中的取暖设施更加注重整体环境的温暖。
最古老的取暖方式是火塘,新石器时代的姜寨遗址中即已出现集炊事与取暖功能于一体的火塘。到秦汉时期,出现了壁炉与火墙。考古工作者在咸阳宫殿遗址的洗浴池旁边发现三座壁炉,似为供取暖使用的设备。在墙的内侧还发现了用两块筒瓦相扣的管道,与灶台相连通,形成火墙。
汉代皇宫的妙招是温室和椒房,其实就是使用花椒来做房子,设火齐(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铺着毛毯,住起来十分暖和。花椒多籽,用花椒涂墙也取温暖多子之意。用花椒泥作为房子保温层的方法,后人多有效仿。从《世说新语》西晋富豪石崇“以椒为泥涂室”到宋代王珪《宫词》中“香壁红泥透蜀椒”,椒房备受富贵之人青睐。
清代紫禁城的取暖设计更为先进。宫殿地下铺设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里烧木炭火,热力顺着夹墙温暖整个大殿。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下面,形成暖炕与暖阁。乾隆皇帝感叹:“敲诗不觉冷,漏永夜未央。”道光皇帝也有一首诗描绘了紫禁城地炕结构的采暖效果:“花砖细布擅奇功,暗热松针地底烘。静坐只疑春煦育,闲眠常觉体冲融。形参鸟道层层接,里悟羊肠面面通。荐以文茵饶雅趣,一堂暖气着帘栊。”
在民间,火炕更为普及。《左传》曰:“宋寺人柳炽炭于位,将至则去之。”这种可烧炭的座位就是火炕的前身。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专门提及北方炕的普及性,可见其为世人提供了高效、经济的取暖方案。
(作者分别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