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黄 希 王 丹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的泉沟墓地,墓室后室西侧木椁外的墓坑壁上有一处封藏的暗格。小心打开暗格,一个长方形木箱映入眼帘。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清理层层叠压的土石,一抹微弱却夺目的金银光泽,从土石的缝隙间透射出来。
修复前的王冠破碎严重。
光泽来自一件方形龙凤狮纹银饰金王冠。王冠前后饰一对翼龙,两侧饰一立凤,后侧护颈饰双狮,周身镶嵌各色宝石,内衬丝绸,王冠的前檐缀以珍珠冕旒。这一不见于以往的考古发现让人喜出望外。然而,金属片已明显矿化,镶嵌的宝石粉化、脱落,纺织品几乎糟朽殆尽,王冠亟待保护修复。这顶金冠的胎体厚度不到200微米,几乎与3张A4纸叠加的厚度相当。更为棘手的是,金银质胎体普遍出现了分层腐蚀,下半部分已经严重粉化,轻轻一触便会崩散。
修复,宛如在沙堆中拼接珍宝。王冠的前檐,由于连接珍珠的蚕丝线绳早已糟朽,上千颗珍珠如同散落的星辰,静静躺在木箱的底板上。在实验室中,我们对每一颗珠子进行了细致的清理与提取,并一一定位。通过对所有珠子的逐一识别和修复,明确了每一颗珠饰的排列顺序与组合关系,经过缜密的分析与定位工作,最终复原了冕旒的编缀方式。
冕旒的编串,使用了大珍珠、小珍珠、绿松石、青金石和石榴石等多种材质,造型精美,结构复杂,将王冠的华贵与威严衬托得淋漓尽致。反复清理和检查下,始终少一颗石榴石,大家一度认为,它可能在漫长的埋藏岁月中悄然消失。意想不到的是,几天后,好消息从考古科技与实验中心传来:植物考古实验室的钟华在研究木箱底部的植物遗存时,发现了一颗石榴石,与缺失的宝石完全吻合,遗落的宝石终于归位!
修复后的王冠。
我们小心揭开金冠后侧护颈的衬布时发现,衬布与金片之间夹着一层3到5毫米厚的类似尘土的粉末。金片四周的绳结完好无损,密封得天衣无缝。大家不禁疑惑:这么多“尘土”是怎么钻进去的?直到取样放入显微镜下观察,谜底才揭开——那并不是尘土,而是极其细碎的羊毛纤维。原来,这层看似“土样”的遗痕,竟是一层已经糟朽的羊毛毡。为保证文物本体的“长治久安”,修复后的原文物以平面方式展陈,并另行仿制一套纺织品内衬,作为替代品,放置金冠内部进行展示。
纺织品修复使用了与原文物材质相同的桑蚕丝修复材料。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我们创新针线夹持法,把文物夹持在衬布与覆纱之间,使用平均1毫米左右的针脚把上下两层钉缝起来,落针只扎在文物边缘与千疮百孔的残缺部位,用纱线将每一个小洞都牢牢钉紧。
每一个微小的痕迹、每一处细节,都可能是破解历史谜团的关键。近两年,通过反向推导、剖析工艺,我们不断接近那些被遗忘的岁月,最终还原出文物的真实面貌。看着跨越千年的文化瑰宝在手中得以重生和传承,这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并将其延续的责任与荣耀,是我们最大的成就和独特的快乐。以上图片均为仝涛提供
(作者单位:中国历史研究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