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小寒:晓日初长,驱寒补阳
首页> 悦读频道> 悦读会 > 正文

小寒:晓日初长,驱寒补阳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1-06 10:28

  记者 王美华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当新一年的霞光普照大地,万物披上一层绚丽的金纱,梅花与冰花在冷峭处争艳,轻红淡白,幽意引春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来了。

  2025年1月5日为小寒日,这是公历新年的第一个节气。此时临近三九,朔风劲吹,常有寒流来袭。河流冰封,土壤冻结,天地万物更显寂寥。在严冬的寂静里,生命正积蓄着力量,等待着春天的呼唤。

  冬日时节,气温持续下降,被誉为“高原蓝宝石”的青海湖逐步结冰,航拍镜头下,冰封的青海湖宛如一面镜子,与周边环境相映成趣,展开一幅冬日壮美风光画卷。新华社记者 柳泽兴摄

  九寒隆冬,至此为盛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公历每年1月5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即为小寒。

  俗话说“小寒大寒,冻成冰团”,小寒是表示气候冷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古人认为,冷气积久而寒,但此时尚未达到极致,故称小寒。然而,从气象记录观察,小寒往往是全年最冷的时节,因为一年中最冷的隆冬“三九天”就处在小寒期间,因此民间也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冬至一过,太阳直射点慢慢北移,白天也越来越长,但此时强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下降明显,北方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南方霜雪交加,冷透肌骨。在极致的严寒中,积蓄着蓬勃的生命力。正如唐代诗人元稹所写:“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那点点春意正在严冬里酝酿,冬与春马上就要在正月进行交接了。

  小寒有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禽鸟得气之先”,也就是说,鸟类对天地之间的阴阳之气变化非常敏感。由于感知到阳气的萌动,大雁开始冒着风雪启程向北迁移;喜鹊衔着枯叶和枯枝,开始筑巢垒窝;雉鸡发出求偶的声音。

  在七十二候的基础上,古人根据细致的观察又梳理出“二十四番花信风”,又称“花信风”,即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正所谓“风有约,花不误,年年岁岁不相负”。花信风并不是全年都有,小寒节气是二十四番花信风的开始,至谷雨而终,共涵盖8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3种花,从梅花开始,到楝花结束。

  “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小寒的花信三候是:一候梅花,二候山茶花,三候水仙花。作为二十四番花信风之首,梅花最先传递出春的信息,迎寒怒放、暗香扑鼻的梅花,提醒人们春天的脚步近了。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张宗学介绍,此时万物敛藏,养生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中医认为,肾主藏精,与冬气相通,因此小寒养生应以防寒补肾、固本扶元为主。

  腊八煮粥,食补御寒

  小寒通常在农历十二月,正是新旧交接之时。自先秦始,人们便在这个月外出围猎,并携所获之物祭先祖,敬百神,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仪式。渐渐地,腊祭所在的月份便被称为“腊月”。随着岁时演进,腊祭风俗固定在每年腊月初八举行,腊八节俗,由此发端。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拉开了春节的序幕,在一碗碗热乎乎、甜滋滋的腊八粥里,年味儿也越来越浓郁。同是腊八粥,因地区不同,南北有异。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北方的腊八粥有小米、栗子、红豆、红枣、花生、葡萄干、核桃等;而南方的腊八粥,则加入了莲子和桂圆。在北方,腊八这天还是泡腊八蒜的好时候。蒜瓣去皮,浸入老醋,封盖静待,除夕夜再度开坛之时,蒜瓣绿如翡翠,醋融入蒜香,是饺子的绝佳搭配。

  小寒虽冷,但食物总能带给人最真实的温暖。寒冬时的美味,承载着人们关于这个时节的独家记忆。

  旧时,老南京人小寒必吃菜饭。“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颇得当地人喜爱的“矮脚黄”青菜,清香中带着一丝若隐若现的甜,经过精心调味的板鸭,从大雪节气开始腌制的香肠,三样最负盛名的时令美味,再剁上一些生姜粒,配上米饭一起蒸煮,便成就了一碗香鲜可口、地道诱人的南京味儿。《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也就是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封闭窖藏,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张宗学介绍,白菜不仅能弥补以前冬日蔬菜的匮乏,更有解热除烦、养胃生津、通利二便等养生功效。

  “中医认为‘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小寒是食补御寒、涵养阳气的好时机。”张宗学说,天气寒冷,饮食可适当多吃温补食物。需要注意的是,冬季进补应根据个人体质,分清寒热虚实再辨证调补。北方很多地区的人喜欢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其实,这是一个传统的经方,也是一个食疗方。羊肉性温,加上当归、生姜等一起炖煮,具有温中补血、散寒强身的效果。此外,大蒜、韭菜、洋葱、山药、桂圆、栗子、大枣等食物也能增强御寒能力,起到温阳补气、驱除寒邪的作用。

  张宗学提醒,除了进补,润燥也很重要。冻梨,就是一种营养丰富、生津润燥的水果。小寒时节的东北,气温最低能到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把新鲜的梨子放在室外冻起来,梨子的外表变得通体乌黑、坚若磐石,里面却洁白如雪。在室内用凉开水浸泡解冻后,梨的表面就会结出一层薄薄的冰。掰开冰膜,此时的梨“皮薄一包水,化肉一团泥”,轻轻咬一口,那清甜、冰凉的汁水穿越过雪白绵软的果肉,瞬间充斥整个口腔,让人回味无穷。

  踏雪寻梅,三九戏冰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小寒时节,民间有赏梅的风俗。此时,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探梅、寻梅,看梅花在冷峻中傲然绽放,幽香拂面,岂不美哉!

  梅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与兰花、竹子、菊花又同列“花中四君子”,素以傲雪凌霜的高洁品性得世人称颂,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折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有花如此,为一睹其风采,三九天寒又有何惧?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天气严寒,但冰雪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人们穿着冰刀鞋在冰面起舞,踏着滑雪板在雪地疾驰,在漫天霜雪里堆雪人、打雪仗……在我国北方地区,入冬之后天寒地冻,冰期较久,不少河、湖变身为天然的运动场,许多人便在冰面上玩耍,古代称之为“冰嬉”“冰戏”。早在宋代,皇帝就喜欢在后苑进行冰上的娱乐活动,这项活动在元明时期初见规模,到清代达到鼎盛,被称为“国俗”。

  在黑龙江哈尔滨红专街早市,游客在挑选冻梨和冻柿子。新华社记者 才 扬摄

  “在冬季,更要坚持体育锻炼。”张宗学表示,作为我国北方人民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冰嬉不仅乐趣无穷,还能帮人强身健体,有助于舒筋活络、畅通气脉、增强自身抵抗力。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冰雪运动时,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于激烈,以防受伤;运动时切勿在户外大汗淋漓,以免阳气外泄。此外,推荐节奏舒缓的运动,如慢跑、步行、太极拳等,建议太阳出来后再运动。

  “小寒时节,既要适当活动身体,也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勿伤阳气。”张宗学介绍,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引”,所以此时是关节痛、颈椎病和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的高峰期,养生的关键在于防寒保暖。头颈、背、手脚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加倍呵护,以抵御外界寒邪的侵袭,保持体内阳气的充足与平衡。此外,晚上睡前可用热水泡脚,并按揉脚心,这样能帮助肾中阳气升发。

  “小寒大寒,准备过年。”在最冷的日子里,却有最暖的期盼——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岁寒有清欢,灯火更可亲,让我们抖落一身寒气,心向暖阳待归家。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优质服务暖归途

  • 修复古围墙:香港保育抗战遗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