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修树林
在老家时,我和父母住在一起,家就是宿舍,我没有邻里之间的概念。
父母离世后,我成了户主;后来又有了自己的新家——一套三室两厅、舒适漂亮的单元楼房。
我家对门住着一户江西人,在城里做厨房装饰生意。天长日久,两家慢慢熟悉了,他们经常来我家借东西,不忙的时候也邀我一家去饭店小聚,但每次都因结账争得面红耳赤,谁都不肯让对方花钱。一来二去,两家人便达成默契,这次我请,下顿他结。
说来也巧,两家人员结构完全相同,都是两个孩子,女孩儿大、男孩儿小。我时常提醒自己,也叮嘱家人:人家出门在外,多有不易,咱们年龄比人家大,处处都要让着点,吃亏是福。
两家男主人都好那一口。开车出门感觉不方便,后来我们就达成默契,不去饭店,轮流在家展示厨艺,掌勺的也都是男主。在家喝酒很随意,饭菜当然比饭店更丰盛。喝好了聊透了,走出他家就是我家,既方便又安全,交情也越处越深。他们回老家过年,钥匙就放在我家,我爱人帮他们浇花、喂鱼。他们把带回的特产送给我们。两家人不分彼此,情同手足。
后来,他家的生意越做越大,为了方便就搬到顺义去住,房子租给了一对老年夫妻。这两位老人身体都很硬朗,尤其叔叔,身板结实,酷爱骑车,赛车、山地车、普通自行车、三轮车,楼下足足摆了一排。
老年人过日子都细。那天,叔叔从外边捡回三块脚垫,放在两家门口的公共位置,我看到感觉略不爽,但叔叔的用意使我很受启发。星期天,我去商场,选了一条红色脚垫,长度正好是两家门口的距离,放在那儿效果极佳。他们的儿女知道这件事也很感慨,说和这样有爱心的人家做邻居,自己在外工作也能放心了。
叔叔的生活很规律,每天早晨骑赛车15公里,回来后逛早市,专拣实惠的蔬菜买。吃完早饭再换三轮车,带上修车工具和打气筒,扶阿姨上车坐好,开始一天的自由行。他们没有运动指标,也没有明确目的地,11点前回家,天天如此。我后来得知,叔叔是丰台区的,对房山路况非常熟悉,外面摆着的那排车全部自己保养,补胎、拿龙,在叔叔手里都是“小儿科”。
我喜欢游泳,每天开车去游泳场,游友们劝我骑车去,说骑车本身就是锻炼。我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于是去车棚找儿子上中学时骑过的山地车,无奈那车已经锈迹斑斑,烂得不成样子。叔叔知道我的意图后,把他的“三枪”赛车让给我骑,又自己配了几把钥匙,每辆车都有我一把。我用过后会把车罩好,和自家的一样爱惜。
叔叔、阿姨出门,常在外边采摘鲜果、野菜,每次都把收获分成两份,我家的那份挂在门把手上。我也会把稀缺的水果、饮品送过去,和他们一起分享。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通过与对门的交往,我感受到邻里和谐的重要性,就像歌中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