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梁景启
在京东平谷,隐匿于繁华边缘,有一处不起眼却满载故事的巷陌——仁义胡同。它静谧地坐落在大马环岛以东,平谷融媒体中心对面,仿佛喧嚣尘世中的一抹温柔,静静诉说着过往。
胡同口南边,映入眼帘的是那块石头,錾刻“仁义胡同”四字,英文 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红色徽标,质朴中透露出不凡。这是北京市级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非凡,它静静地提醒着每一个路过的人,“中国”二字,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文化血脉的承载,是历史与未来的桥梁。
相传明代时,有金尚书、倪尚书当朝为官,一墙之隔,两家亲戚住在这里。有一年下大雨,中间的院墙倒了,再修时两家起了争执,互不相让,于是各自修书,请朝中大官亲戚为自己撑腰。没想到收到的书信回复竟是一样的内容:“百里捎书为堵墙,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两家亲戚见信后都十分惭愧,待到修墙时各自主动退让,于是形成了如今一条约五尺宽的胡同,邻居们出行更加方便了,从此把这条胡同叫作仁义胡同,所在的村人称仁义村。
胡同狭窄而幽深,若非刻意寻觅,极易错失这份静谧的美好。正如古人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仁义胡同虽不起眼,却以其“仁义”之名,宽广了人心,成为了为人处世的无形规矩。在这里,每一块石板,每一面老墙,都似乎在低语,讲述着仁与义的故事,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聆听这份来自古老时光的教诲。
时光流转,胡同也在悄然变化。墙面粉刷一新,燃气管道悄然入驻,这是现代文明与传统风貌的和谐共生,展现了胡同与时俱进的活力。而那块“仁义胡同”标牌,不仅钉在了墙上,更深深烙印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一种精神的指引,提醒着后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仁义之美德,不可或忘。
胡同里流传着许多传说,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柴福善先生整理的“千里捎书为堵墙”的故事,倪尚书、金布政,历史上也是有据可查的平谷真人真事。这不仅仅是对一段往事的记录,更是对仁义精神的颂扬。平谷老县城,四门兜底,泃水环绕,北门街经柴福善先生提案已经恢复成“仁义胡同”,小巷墙壁上的连环画砖雕,仿若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讲述着仁者爱人、以礼相待的古训。这些说教教化,顺民之心,尊儒之道,不啻为最早的社会教育运动,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明辨是非,知耻而后勇。
南方“六尺巷”,北方“仁义胡同”,讲述的都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渊源和流传。
行走于胡同之中,不难发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那些老院墙,虽已被岁月侵蚀,却依旧坚强。细看之下,砖块大小不一,有的竟是平谷老城墙的城砖,历经风雨,见证了从明清至今的沧桑变迁。夕阳下,老城砖泛着深青色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尘封的历史,让人不禁遐想,若非抗战时的战火摧残,这城墙的坚固,或许真能与平遥古城相媲美,甚至更胜一筹。
走出仁义胡同,回望那条不长却充满故事的小巷,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相比新城,老城的每一个角落都显得那么亲切而真实。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有机会细细品味生活的真谛,感受那份源自心底的安宁与满足。进一步挖掘仁义胡同的丰富内涵,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
仁义胡同,不仅仅是一条巷子的名字,它是一种精神,一种传承,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不应被遗忘的宝贵财富,更是一种值得我们永远传承和弘扬的人生态度。在仁义胡同里,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痕迹,感受到了文化的温度,更体会到了仁义的力量。巷虽短,但它承载的“以仁为本、以义为先、以和为贵”的理念,几百年来一直深深影响着世人。“让墙”的故事在平谷一带口口相传,成为仁义文化的典范。这条胡同虽小,却深刻地彰显了以和为贵、以义相邻的传统美德。
岁月悠悠,愿这份仁义之美,如同胡同里的老城砖一样,历久弥新,长存人间。
王金辉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