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不断赓续的文明历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突出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核心思想和理念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华文明的繁衍提供了强大思想积淀,我们必须继承之。创新,是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气韵,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文明繁衍的根本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创新思想自古至今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新时代,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亟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新这一精神动力和思想智慧。
创新,从哲学上说来,体现的是“否定的否定”,其本质在于扬弃,主张用批判的、革命的态度对包括自身在内的一切理论、思想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回溯中华文明发展历程,变革和开放精神是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秘诀所在,而变革和开放精神所体现的正是创新。古代文明发展早期,中华民族就意识到世界万物的变化发展,认为应该遵循事物变化的规律,并提出了诸多观点。比如“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日新之为盛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再到“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推陈而致新”等等。凡此种种主张无不昭示了中华民族“求变”“求新”的创新主张。得益于这一创新精神,中国大地上掀起了无数变革图强运动,中国社会实现了向前向上的发展运动。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还蕴含着开放精神。诸如倡导“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等的处世之道,在与其他国家、其他文化的交往中秉持“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亲仁善邻”的交往观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而开放究其本质仍在于创新。
一部中华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洋溢着创新基因的历史。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就物质层面来说,在于实实在在的物质积累。比如,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中华先民为了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开始进行作物种植、改进种植手段和技术,研制陶器、铜器、铁器,诞生炒钢、灌钢技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闻名于世。可以说,中国人民始终坚忍不拔、变革创新,在天文、算学、医学、农学、丝绸编织等领域取得诸多成就,影响世界文明发展进程。就精神层面来说,在于思想理论、道德观念的呈现。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儒、墨、道、法等多个思想流派。之后,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阴阳五行学说、玄学、理学、心学、新儒学等。这些构成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意义深远,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就政治层面来说,在于各种不同制度的形成发展。诸如夏朝世袭制、西周分封制以及秦朝具有奠基性作用的中央集权制,再到现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并持续优化国家治理的模式,中国的政治文明在物质、精神文明的发展中不断创新,凸显了中国特色。
新时代,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了强起来的阶段,创新基因仍应继续发挥效用。党中央明确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为惟创新者强、胜。中华民族在推动中国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一方面,应该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姿态全方位变革社会生产关系,解决和应对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以不断提升社会生产力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应该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中国的“朋友圈”,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不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高水平对外开放,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创新性发展。
文化兴则国运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无不伴随着文化的繁荣和进步。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发展目标,无不彰显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新时代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国人民应该基于新的时代特色,以创新思维和方式方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应不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这指的是以现代人能够接受和推崇的叙事方式、演绎形式呈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涵盖“形”与“艺”,“形”是指可见的物质文化,“艺”是指非物质文化。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应“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把科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重要赋能工具。借助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VR、AR等技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图画、故事“活起来”“动起来”“火起来”了。如用数字图像复活《清明上河图》使静态的图画转化为栩栩如生的动态影像;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设计周—751国际设计节”上用MR技术还原了《山海经》的数十个故事场景。对于某些特殊的文化遗产,可以依托现代科技,通过拍照、扫描、录音、录像、情景还原再现等多种方式,实现“形”“艺”存储、演绎的革新。由此,中华优秀文化故事叙述与资源演绎方式的革新,增添了新的文化内容,丰富了文化的表现手段和表现力,形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生态。
第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应不断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形态。这主要指深化科学技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挖掘、运用、传播、消费中的作用,形成新型文化业态。在运用科学技术革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开发、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人们带来全景式、沉浸式文化体验。《唐宫夜宴》的一炮而红,从创意和形式上展现文化和科技的完美融合,“5G+AR+VR”的技术将“妇好鸮尊”“莲鹤方壶”“千里江山图”等国宝级文物搬上了舞台。与“唐女俑”相关的文创、周边产品一度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亦吸引着年轻人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同样创造了文化与相关产业的共生契机。如“文化+工业”、“文化+农业”“文化+旅游”等,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助力工业发展、乡村振兴、旅游提质。由此,实现文化与其他领域的跨界融通,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业态模式。
第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应不断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消费场景。这指的是把握人们的美好需要,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消费的广度和深度。需要和供给是相辅相成的,人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通过“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来实现。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以及各种新媒体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创新了文化在旅游、娱乐、展览、艺术、体育等消费场景中的应用,丰富了文化供给体系,构建更智慧化的文化消费环境。以“文化+旅游”为例,其联结“诗”和“远方”,打造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文旅业态。线上可提供数字文博、云展览、云演播、网络直播等文化服务;线下着力打造数字创意和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如沉浸式体验空间、智能化主题公园、文化创意街区、公共文化服务智能化等。又如深圳“空中F1”无人机超级联赛带动了科技创新与沉浸式文旅、体育竞技和经济产业的共同发展。此外,应打造新生代科技潮玩文化消费新模式。运用密室游戏、剧本杀、博物馆场景角色扮演及文物虚拟修复、AR数字剧本游等项目,以多元方式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形成个性化、智能化的消费体验不断拓展文化消费体验新空间。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共生,不断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为人们提供了多元化的文化消费空间,提供了新的消费增长点。
总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持续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不断倡导创新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共生、同频共振,筑牢文化根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作者:刘亚敏,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