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郑土有
“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是关系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更好为当下社会发展服务的核心问题,传统节日也是如此。
要找到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需要对以下情况有清晰的认识: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特点,传承现状如何?传统节日为什么会遇到传承困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当下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对节日有何期许,他们希望过怎样的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大都肇始于先秦,形成于秦汉,是农耕文化和宗法家族文化的典型反映,有的是庆祝农业生产的丰收、感恩自然和神灵的护佑,如春节;有的是对祖先、先人的怀念和纪念,如清明、冬至;有的是祈求身体健康、生活平安,如端午节、重阳节。由此也形成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一是内容务实,所有的节日活动都是为了祈求生产的丰收、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满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二是形式内敛,以家庭、家族为单位进行,大型群体性活动相对较少;三是氛围严肃,敬祖、敬神、致敬自然的信仰活动较多,纯娱乐性活动较少。
传统节日在中华大地上生成发展,大多已传承了二千多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和中华文化精神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传统节日虽然仍在传承,但节日仪式不断简化,人们的节日感、过节热情减弱,总体影响力和社会作用趋于下降。
毋庸置疑,传统节日在今天遇到了重大的挑战,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产生于农耕文明时期的传统节日,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在诸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社会生活。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需求发生变化,娱乐方式多样化……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导致了传统节日在百姓生活中的存在感有所降低。
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寓含着中华民族民众几千年来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如何找到传统节日与当下民众生活的“连接点”,使其继续发挥作用,成为了当务之急。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分析当下民众对于节日生活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举措,对传统节日进行创造性转化,以契合当下的生活。
一是加大节日的开放性。传统节日大多以家庭、家族为单位进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庭逐渐减少,以父母和一二个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成为主体,原来的形式已经难以适应,节日需要走出家庭走向社区,从“内敛”走向“开放”。
比如这些年来元宵灯会、春节社火、端午龙舟竞渡、重阳登高的复兴和盛行,就说明大型的社区性节日活动更受欢迎。年夜饭,原本绝对是一家一户关起门来的团聚活动,但现在到宾馆、饭店吃年夜饭,在城市里已成为一种时尚,除了可以免除准备年夜饭的劳累之外,更多的是因为大家一起吃年夜饭更加具有节日的气氛。“热闹”“好玩”成为了年轻人对节日的期望,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多做些“转化”,挖掘传统节日中可以开放的仪式或元素,提升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热度和期盼。
二是增强节日的娱乐性。传统节日的主题是感恩和祈福,祈求农业生产丰收、家族兴旺,所以仪式以祭祀、娱神为主,总体较为严肃。在古代社会这些固然重要,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这些在今天已经不是主要问题。当下人们面临的问题是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希望过节是精神放松的时间,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更加注重节日的娱乐性,应该尽量淡化节日的娱神成分转向娱人的功能。
这些年广东潮汕地区英歌舞的闻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英歌舞原本是春节期间祭祖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主要是表演给祖先看的,在广东及港澳台地区流行,现在的英歌舞虽然仍在宗祠中举行,但已不局限于宗族内部,而是向社区所有人开放,其古装的装扮、铿锵的鼓点、激昂的节奏、威武的动作,让人振奋,吸引了广大的年轻人。北方地区的社火,也越来越朝娱乐化方向发展,许多地区的民众都要看完社火、过完元宵节才离家外出工作。
三是给参与者留足位置。传统节日要吸引年轻人,需要他们的积极参与,只有参与了才能让他们理解和体会其价值,才能产生认同。
例如山西、陕西、甘肃等黄河沿岸地区春节期间的“九曲黄河灯阵”,每个“阵”参加转灯的民众每晚都有数万人,有的看热闹,有的祈求消灾,有的祈求平安,几乎每个村民都积极参与,热情高涨。甘肃陇南地区的七夕乞巧活动,村村有乞巧点,村子里凡是未出嫁的姑娘,每年都会参加,盛况空前。浙江瑞安的端午节划龙舟,并不是像其它地区仅仅十几只参加竞渡的龙舟,而是数百只龙舟,村村有龙舟,端午期间域内大大小小的河流都是各种各样的龙舟赛,两岸挤满了观看的民众。一些在外工作的年轻人端午期间都要回家,或者是参与划龙舟,或者是为龙舟赛服务。当下年轻人的特点是不愿意做“旁观者”,不能参与的活动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应该积极挖掘传统节日中能人人参与的活动。
四是融入新科技。今天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网络普及,各种高科技日新月异,传统节日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些年,互联网传播平台在传统节日的宣传推广方面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些原本局限于某地的节日习俗通过短视频而名声大增。一些节日事项也通过网络而扩大了影响力,如春节集五福活动。
元宵灯会是比较早采用声光电技术的,成为了全国各地元宵节期间最出彩的部分,像今年上海的豫园灯会,已经采用AI技术。新科技年轻人掌握快,也最容易被他们所接受,所有传统节日只有融入新科技元素才能广泛地吸引年轻人。
以上是寻找“连接点”的主要路径和传统节日需要进行“现代转化”的领域。传统节日只有契合当代人的需要,尤其是年轻人的需求,才能有序传承。
当然传统节日的“现代转化”,也必须要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准则,符合传统节日的核心内涵,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的观念。
例如,重阳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要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吃重阳糕、放风筝等。避祸除邪消灾、强身健体是重阳节主要的文化内涵。而且重阳节很早就与祈寿、敬老结合在一起,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就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一些地方逐渐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倡导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重阳节的这种“转化”符合其本身的文化内涵,是对重阳节的成功“再造”,更是契合了中国社会趋于老龄化的需求以及人们对健康的关切。
清明节的祭祖原本主要是祭祀宗族的祖先和逝去的家人,民国时期增加了对黄帝、炎帝等中华民族先祖的公祭活动,近些年来逐渐扩大到对当代先贤、革命先烈的祭祀纪念。这种变化把祭祀对象从家庭、家族先祖扩展到国家先烈,礼敬先人、慎终追远的文化内涵并没有发生变化,培养感恩文化、家国情怀的社会功能也没有变。
近些年来,也有一些对传统节日的“转化”背离了其本来的文化内涵,如把七夕节“打造”成中国情人节的做法。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七夕节原本与爱情、情人没有丝毫关系,反映的是中国农耕文明时期,由于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女性希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所以向织女星乞巧。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七夕向织女星乞巧以及牛郎织女故事中七夕相会情节的缘故,两者逐渐合二为一,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首先把两者放到了一起,“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地方知名度、商家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刻意突出牛郎织女故事中的爱情元素,以此来“打造”中国的情人节。而这种套用西方节日的“转化”,显然背离了七夕节“乞巧”的文化内涵,并不可取。
对传统节日进行适当的“现代转化”,找到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既是传统节日本身传承的需要,也是满足民众精神生活的需要,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为复旦大学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