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故宫博物院推出“大道之行”特展阐释儒家文化千年智慧
首页> 悦读频道> 资讯 > 正文

故宫博物院推出“大道之行”特展阐释儒家文化千年智慧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10-24 10:02

  记者 邹雅婷

  2024年是孔子诞辰2575周年,也是国际儒学联合会成立30周年。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儒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故宫博物院与国际儒学联合会共同主办“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

  观众参观展览。

  展览分为“溯古寻儒”“化成天下”“万世师表”3个单元,展出国内外近30家考古文博单位的380件(组)展品,依托丰富的考古实证、典籍存续、文物收藏,梳理儒家文化的形成发展脉络,阐述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展示其广被四海的深远影响。

  礼乐先声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精神滋养,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宝贵财富。此次展览策展人、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研究馆员王光尧说,展览主题“大道之行”出自《礼记·礼运》篇,表达了儒家对建立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等美好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的追求,不仅是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经典表述,也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独特理解和使命担当。

  走进展厅,第一件展品是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衣镜(复制品),这是目前所见考古出土文物中最早的孔子形象。衣镜背面绘制了3组人物,其中最上一栏左为孔子,右为颜回。图像两侧墨书内容为相应的人物传记。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达微佳说:“将孔子及其弟子形象绘制在日常用具上,反映了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学地位的上升。”

  展览第一单元“溯古寻儒”,以考古实证展现孔子和儒学诞生前中国的礼乐文明,发掘儒家文化的历史形成脉络。一件件历史悠久的陶器、骨器、玉器、铜器等,诉说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三国时期正始石经《尚书》。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片距今约2万年,是目前已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陶容器遗存。浙江省义乌市桥头村遗址出土的上山文化符号陶罐,距今约1万年—8500年,器身遍施红衣,肩颈结合部有4处两两对应的白彩短线组合,其中一组与后世的卦符“豫”卦相似,为探讨儒家经典《周易》的形成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根据陶罐内的霉菌、酵母等遗存判断,它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酒器。

  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由鹤类尺骨制成,是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乐器。“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认为音乐有教化人的功能。贾湖骨笛的发现,说明在9000年前的中原地区开启了礼乐文明先声,为后世儒家礼乐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王光尧说。

  “这件白陶鼎出自‘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郑州商城书院街墓地,反映了最新的考古成果。”达微佳介绍,夏商周时期,鼎作为重要礼器,逐渐演变为国家政权的象征。这是河南省郑州市商代王都遗址首次发现的白陶鼎,其形制来自对青铜礼器的模仿。白陶器是山东地区大汶口文化等早期文化中的典型器物,少见于中原地区,因此这件陶鼎也反映了不同地区文化之间的交流。

  西周兽面纹铜禁2012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商周墓地,是目前存世的几套西周铜禁中唯一由科学考古出土的。“禁为放置酒器的器具,出现于西周,可能与周人禁酒有关。”达微佳说,商因酗酒而亡国,周人引以为戒,实行禁酒政策。周公发布禁酒令《酒诰》,告诫子民不要经常饮酒,只有祭祀时才可以饮酒。《酒诰》被收录在儒家经典《尚书》中。以“酒戒”为代表的修身律己精神,成为儒家“克己复礼”道德观念的重要渊源。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以复兴“周礼”为己任,希望以传统礼乐制度重塑社会秩序,并采用“以仁释礼”的方法,建立了一套内涵丰富的思想道德体系。

  “孔子生长于鲁国,而他的祖先来自宋国。宋国是西周初年为商朝后裔保留的聚居地,延续了殷商文化。鲁国是周人的核心封国,周文化氛围浓厚。”达微佳说,展览中特别展出了宋国和鲁国的文物,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孔子思想形成的背景。

  山东省枣庄市博物馆收藏的春秋时期宋公固鼎,鼎盖面及腹壁内铸相同铭文。因宋国开国君主微子启是商王帝乙的长子,故作器者以“有殷天乙唐(汤)孙”自称。唐(汤)即商朝开国君主商汤,他是儒家文化中的圣贤君主代表。

  故宫博物院藏春秋鲁大司徒铺,为山东曲阜出土。此器自名为“铺”,器、盖对铭,从铭文可知其为鲁国大司徒厚氏元用器。孔子曾任鲁国大司寇,此器与之年代相当。

  唐代《伏生授经图卷》(局部)。

  文脉流长

  秦汉时期,天下一统。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成为官方正统思想。2000余年间,经历了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清代朴学繁荣等不同阶段,儒家文化始终绵延相继,又不断应时变化,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展览第二单元“化成天下”从儒者传承、典籍存续、思想包容等角度,梳理儒家文化的发展轨迹,从个人、社会、国家等层面,展示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

  展厅中可以看到各种载体的儒家典籍,如竹木简、石经、雕版印刷的纸书等。“抄写或印刷的典籍难免有错漏。石经是官方校定的儒家经典定本,为天下学子提供了准确的‘正版书’。”达微佳说。

  一块三国时期的正始石经残片上,古文、小篆、隶书三体呈“品”字形排列,与其他石经三体直下排列的形式不同,体现了正始石经刻铭形式的多样性。此石为《尚书·臯陶谟》残篇,存“言”“帝”等字。据悉,目前所见这一形式的正始石经仅有《尚书》之《尧典》与《臯陶谟》两篇。

  来自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伏生授经图卷》是这一单元的珍品。此卷前有南宋高宗题“王维写济南伏生”及多位名家题跋,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的作品,描绘了“伏生授经”的传奇故事。秦代禁止民间私藏《诗》《书》和百家书籍,博士伏生冒险将所习《尚书》藏于屋壁之中。汉文帝时,《尚书》濒临失传,朝廷派大臣晁错向伏生求问。伏生以90余岁高龄口授《尚书》28篇,使这一重要儒家经典传承接续。

  “这幅画生动展现了历代儒家学者对文化的传承和守护。”王光尧说,这件文物弥足珍贵,此次只展出1个月。

  《竹山堂连句册》为南宋御府旧藏,传为颜真卿墨迹。唐大历九年(774年),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在竹山堂与李萼、陆羽、释皎然等人聚会,并连句作诗。颜真卿是唐代名臣,被称为“极忠不避难,极难不违义”,是儒家忠义人格的代表。颜真卿书法雄伟刚劲、开张博大,被认为是其精忠大节的体现。

  一件造型独特的金色器物吸引了记者注意。达微佳介绍,这是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铜镀金欹器。欹器是一种倾斜易覆的盛水器,中空时,会向一侧倾斜;注水一半时,能保持端正;水注满时,会倾覆倒出,生动展现了儒家“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据文献记载,孔子曾在鲁桓公之庙观欹器,并向学生讲解它的道理。古时国君将欹器置于座右,作为修身之戒,因此又称“宥坐之器”。

  清代铜镀金欹器。

  广播四海

  孔子推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基础,被奉为“万世师表”。千百年来,人们怀着崇敬之情纪念孔子,以庄重之礼祭祀孔子,传承着尊师重教、慎终追远的儒家文化传统。

  汉高祖刘邦路过曲阜,以太牢祭祀孔子,为帝王祭孔之始。由唐至清,祭孔礼制逐渐成熟,对所用祭器和祭品的种类、数量均有明确要求。展览中有一组铜器,出土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文庙附近一处宋代窖藏,包括爵、鼎、簋、尊、觥、勺等器。爵上有“州学祭器”铭文,可知这是祭孔所用礼器。

  儒家文化对东亚影响深远,在日本、朝鲜半岛等地也有祭孔传统。来自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汤岛圣堂释奠礼器,包括铜象尊、铜爵、铜牺尊等。汤岛圣堂是日本祭祀孔子的场所,在江户时代初期由德川纲吉将军建成。在此举行的释奠礼使用各地进贡的礼器,其上记录了进贡人和进贡年份,是研究江户时代释奠礼的重要资料。

  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收藏的一组文字图屏风绘画精美,上书“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大字。20世纪初,韩国屏风逐渐从屏蔽性强的功能性家具演变为装饰类物品,兼具寄予美好祈愿的功用。此屏风图文结合,以儒家思想为主题,充分体现了韩国社会对儒家文化的传承与重视。

  “儒家思想不仅对东方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还跨越重洋传到欧洲,为西方启蒙运动注入思想灵感。”王光尧说,时至今日,儒家文化所蕴含的深邃智慧、崇高理念及道德准则等,仍持续为世界人民的沟通理解、文明的交流互鉴提供有益启迪。图片均为杜建坡摄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