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关仲克
京剧讲究“流派”。开始学唱学演京剧,大多是按照通常的行内叫“官中”的路数去学去唱。学唱学演到一定时候,往往就按照前辈某位名家的“路数”去学去唱了,行内又管这叫“归路儿”。要想当一名台上像点样儿的京剧演员,如果总是不“归路儿”,那就甭指望往台中间站了。要是今天归这“路儿”,明天归那“路儿”,结果哪“路儿”也没归了,那不叫博采众长,而叫“杂拌儿”。
其中道理并不繁杂。因为京剧从形成到成风,再到盛期,在皮黄唱腔和写意表演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且严谨的规矩,生旦净丑几个行当该怎么唱怎么演,不同行当里的不同人物又该怎么唱怎么演,什么戏什么人物出来该是什么样,这是上几辈演员的经验总结和台下几辈观众的欣赏习惯相融相通后的共识,现在叫“最大公约数”。而京剧所有这些规矩的形成中,由于有演员新老自然更替和各位演员的嗓子、体形体态等生理条件和感悟、修养、积淀等各不相同,他们就在敬畏和遵循“祖制”的规矩之中,逐渐琢磨出最合适自己的长处而避开短处的行腔和表演艺术,台上出现了同一出戏同一个人物而唱和演具有演员自身鲜明特色的演出,随之又陆续出现了更能较充分展示演员自己强项的改编老戏和新编戏。这应该就是后来人称做的“流派”和“流派戏”。说白了,“流派”也好,“流派戏”也罢,它们本是同根而生,同源同宗,但又各具特色,丰富多彩,让京剧这棵中华民族之树枝繁叶茂,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绵延流长,深深影响了几代人。
现在唱戏,只要能往台中间站的,几乎无一不是被称做某某派的,似乎都有“归路儿”。这当然是对京剧各个“流派”的扬名。但听过前一辈这个“流派”戏的观众,再听再看一些也叫这个“流派”的当红演员的戏,总觉得哪儿不太对劲儿。其实这也很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原版”是祖师创立的,传一代可能就有信号衰减,再传一代又有上一代对这个“流派”理解和把握的痕迹,谁都不可能去克隆“原版”。所以,连“原版”创立人都说过“不要死学我”,“学我者死”。师祖是真明白呀,后人的生理条件和生活环境已大不相同,单纯模仿式的学唱永远也别想表达到“原版”水平。所以,就要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而有所不变又必须有所变。梅兰芳先生管这叫“移步不换形”。也就是今天常说的守正创新。这是时代发展所必须的。
奇怪的是,常和某某“流派”的演员交流,没有不会说守正创新的。可进而细说这“正”字和“新”字就暴露问题了。比如现在,学程(砚秋)派的不在少数,你问她听过没听过程先生录音或看过没看过程先生仅存的几部电影时,真有没听过没看过的。问她程先生也学过梅(兰芳)派后来为什么又这么唱和演了呢?那就更答不上来了。不禁让人疑惑:程派这个“正”怎么守呢?这个“新”又怎么创呢?前面已经提了:“流派”皆同源。如果连“源”和“根”都没找到,又怎么能“不管穿什么衣服,演什么时期的人物时始终姓‘京’呢”?姓“京”都保不住,京剧“流派”之“毛”又怎么能上长在京剧之“皮”上呢?
难怪一次广播电台播放程砚秋先生的唱段。有位常听现在“程派”演员戏的观众竟然说:“这是谁唱的,怎么这么难听呀。”
所以,真诚期望学某一“流派”的演员多少也听听这个“流派”创始人的“原著”,再消化老师所教的唱和演。切记守正绝不是守旧,创新也更不是遮掩不真懂守正的缺陷,才能让“流派”在守正创新中发扬光大。
因为如此,称谓上可否谦逊和实事求是一点,在“流派”上能守得住正,也能在姓“京”的轨道上正确创新的,称其为某某“流派”传人。尚在守正的路上学习还没真找到打开这个“流派”奥妙之钥匙的,则称为学某某“流派”的专业演员。不知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