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薛江
《金字塔的国度》一书,从古埃及文明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化艺术、王权政体、风俗习惯、考古发掘、文字解读、文明交融等多方面进行解读,让同属于古老文明国度的中国读者轻松推开古埃及这扇神秘的历史大门,探寻这个“法老国度”的未解之谜。
我作为作者颜海英教授的弟子,一名埃及学研究者,读完此书,受益匪浅,从三个向度来解读该书。
历史学向度
该书虽然不是一本专门的“古代埃及史”历史学专著,但从历史学向度对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做了较为系统与权威的阐释。整本书涵盖了古埃及文明的不同时期,采取以专题为线索、围绕核心问题展开的叙述方式,多元、立体地展现古埃及历史的方方面面。
考古学向度
该书另一个向度就是考古学的实证。在每一个章节前作者将考古发掘的物质遗存和文献作为文章的起始。围绕文物进行研究与阐释是本书的最大特征之一。每个专题之下,不仅有文献的分类和研究的系统介绍,也有相关考古发现的全面介绍。当然,文物、文献也并不是已经画下句号的历史,需要学术界采用多元的视野,汇集中外学人的观点,打开历史诠释的格局,勾勒更为立体的历史轮廓,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尤其是古埃及对历史的记载本身就存在不全面、不客观的问题,古埃及人的统治者会将不符合“秩序”的历史进行除忆。例如新王国时期,因宗教改革名扬天下的法老埃赫那吞和他的继任者图坦卡蒙就是被古埃及历史除忆的典型代表,在很长的时间里,历史学家根本无法进行他们的相关研究。再加上古埃及文明本身是一个“死文明”,虽然被誉为“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在公元前5世纪著有九卷本《历史》,但其史料来源难以确定,有诸多谬误。另有一位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的埃及祭司曼涅托,著有三卷本《埃及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天神统治时期至亚历山大征服前夕的埃及历代诸王,并首创了以“王朝”划分埃及历史的原则。但遗憾的是,这套书早年即已散佚,未在希腊—罗马世界的主流文化中留下印记。
因此,考古学发现的历史文物、遗址、遗迹、文献,以及流传下来的文本和记录,都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证据,围绕这些文物、文献等“一手资料”的研究就显得异常珍贵。以对古埃及宗教思想的论述为例,作者结合传统的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并使用文化记忆与原型理论,将文本、图像、建筑三类资料比照研究,在介绍古埃及墓葬文献和神庙典籍发展演变的基础上,把宗教典籍中的仪式与墓葬壁画及神庙浮雕中的图像和文本进行比较研究,对其编撰者、使用者进行考证,勾勒出文本共同体的边界;以文化记忆和原型理论对古埃及仪式的内涵进行解读,从古埃及典籍对后世的影响讨论东西方文明的分野。这也是该书重要学术价值所在。
埃及学向度
埃及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发展至今,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纸草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在如此庞杂的学科范围内,研究者进行专题研究才可能理清一些具体问题。作者虽然聚焦了不同方向,但每个方向都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深入剖析。例如第四章“金字塔国度”,作者通过修建金字塔工程来论述古王国时期的社会行政体系、管理制度、经济制度、信仰制度、文学艺术、秩序观念、建筑样式,及其在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和自然环境变化等综合因素下国家发生分裂等多方面的内容。
以上三个向度得益于颜海英教授三十多年的努力和深耕。她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师从中国“世界史”泰斗林志纯先生,先后赴国外多所名校进修。多年来,她还坚持实地考察与调研,遍访埃及古迹遗址与世界各个藏有埃及文物的博物馆和研究院所。2002年,她首次系统研究1906年中国著名藏家、金石学家端方出洋考察归国途中在开罗购买收藏的一批古埃及文物,发表了多篇论文,并于2021年结集出版,引起全球埃及学界的关注。2018年,她联合北京大学考古与文博学院,在埃及三角洲地区拿下属于中国考古界的第一个埃及考古项目。2022年,她在埃及萨卡拉遗址区和卢克索卡纳克神庙遗址区同时拿到两个联合考古项目,开启了中国的大学埃及学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的合作。她推动上海博物馆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合作,在今年7月策划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正像她所言,“从历史悠久与文物数量来说,两个古老文明都在金字塔之巅,它们之间的对话,以及今人与古人的对话,必将为古老智慧的现代转换搭建桥梁,也为更多中国人研究埃及学推开大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埃及学中心负责人、中埃萨卡拉联合考古项目组中方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