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座博物院里,藏着“最早的中国”
首页> 悦读频道> 阅读 > 正文

这座博物院里,藏着“最早的中国”

来源:华西都市报2024-10-09 10:17

  作者:何尊

  周原膴膴,青铜熠熠。陕西宝鸡,周秦文化的孕育之地,自汉代以来,因出土的青铜器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文之重要,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何尊、逨盘、逨盉、秦公镈……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一件件雄奇宝器,以其庄重的姿态,静静地诉说着周秦文化的源远流长,承载着“何以中国”的光荣与梦想。

  火与铜的熔炼,铸就了青铜文明的灿烂辉煌;精美奇特的国宝重器,闪烁着先人的智慧之光。这些精美的青铜器不仅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物证,更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

  溯源:刻在“心底”的何以中国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展厅内,“镇院之宝”何尊静立,接受着参观者惊艳的目光。

  驻足凝视——何尊器型上口圆下底方,通体装饰有四条透雕扉棱,腹部装饰有兽面纹,粗大卷曲的兽角翘出器外,颇有腾跃欲食的动感,传递出青铜器独特的雄奇狞厉之美。

  何尊器形典雅,纹饰华丽,不仅是当之无愧的青铜艺术精品,更以其历史价值著称于世。何尊内刻铭文“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录。

  3000多年前,“中国”被镌刻于何尊器底,深埋于地下;3000多年后的今天,埋葬它的泥土和这泥土连接的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以它命名,“中国”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自信、自豪的源头。

  拨开尘封的厚土,何尊的问世曾历经曲折。

  1963年,何尊出土于宝鸡市贾村镇。1965年,何尊被宝鸡博物馆征集入藏。而直到10多年后,世人才破解出何尊“何以中国”的密码。

  1975年,国家文物局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全国新出土文物汇报展”,这件青铜器被调往北京展出,在清理掉表层的斑斑锈迹后,人们发现何尊内底100多平方厘米的面积上铸有12行共122字的铭文,何尊身价倍增。

  何尊铭文标志着“中国”作为词组首次出现。在当时,“中国”一词是指地理方位,意指中心、中央,此后随着中华文明发展进程,含义不断演变扩充。

  此外,何尊铭文还出现了最早的有心之“德”。甲骨文中的“德”字,左边是道路,右边是眼睛,代表看见了就直着走过去,有“得到”的含义,常常和“伐”字一起使用,代表在战争当中获得奴隶和财富。而何尊铭文中的“德”,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增加了“心”字底,具有了道德的含义。

  3000多年间,“中国”一词逐渐突破了地理概念,上升为民族与文化认同的高度,达到文化、政治以及心理认知的高度统一。“从‘中国’一词的存续,可以看出中华文明在时空中的延伸与延续,这正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和包容性的生动写照。”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宁亚莹说。

  由于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何尊在2002年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成为永远禁止出境展出的国宝之一。

  何尊因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青铜器文化,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张文化名片。北京冬奥会火种台、中国—中亚峰会的元首赠礼……如今,以何尊为代表的青铜器成为诸多艺术设计的灵感源泉,文物在活化利用中延续着中华传统文化蓬勃的生命力。

  寻迹:流传千载的周风秦韵

  青铜器,铜和锡、铅的合金。在约公元前2000年,经过烈火的熔炼,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改变了矿石的属性,由此产生青铜文明,至商周时期达到顶峰。

  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珍藏着一件别具艺术魅力的西周青铜器——逨盉。

  扁圆形的器身上,一只凤鸟盘踞于盖首,展翅欲飞。盖与器身连接处,一只歪着头的老虎几欲向上攀爬,悠然自得中不失百兽之王的威严。鋬手则是吞云吐雾的龙首,似在空中遨游。一副龙腾虎跃凤呈祥的吉祥画面跃然眼前,厚重而不失灵巧,庄严而不失生动。

  器以藏礼,字以弘文。一件件古老雄奇的青铜器,凝结了古人的精湛技艺与妙想奇思,镌刻于其中的铭文也再现了祭祀训诰、赏赐册命、土地转让、征战戎事、刑事诉讼等方方面面社会图景,浓缩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王朝的兴衰变迁。

  约3000年前,古公亶父率领周族族人踏上宝鸡岐山脚下的周原,开发沃野、营建城郭、设官分职,开创“赫赫宗周”。

  2003年1月19日,宝鸡眉县杨家村5位村民在村北坡无意间发现了一处青铜器窖藏。考古发掘显示,杨家村窖藏共出土青铜器27件,件件有铭文,总字数多达4000多字,考古人员由铭文推断这批青铜器为西周贵族单氏家族的器物。

  一次意外发现,为世人追溯西周历史打开了另一扇窗。出土于杨家村窖藏的逨盘,口径53.6厘米,重18.5公斤。盘内铸有铭文372字,不仅记录了单氏家族史,同时也是一部相当完整的西周断代史。

  “铭文以单氏家族的八代祖先为主线,穿插讲述与其对应的12位周天子。在歌颂文王武王兴周灭商、成王康王开拓疆土、昭王讨伐楚荆、穆王征伐四方等先王功绩的同时,附以单氏家族辅佐周天子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辉煌历史,勾勒出西周历史的大致轮廓。”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副院长翟慧萍介绍,逨盘铭文是记录周王最多的,印证了《史记·周本纪》中西周诸王世系的真实性,逨盘由此被誉为“中华第一盘”。

  无独有偶。1976年出土于宝鸡扶风县庄白一号窖藏的史墙盘,铸有铭文284字,字迹工整、笔势流畅。铭文记述了文、武、成、康、昭、穆、恭七世周王的主要功绩及墙家世五代祖考的生平经历和重要事迹,具有重要的历史、考古、文学和艺术价值。

  “从逨盘和史墙盘的铭文可以看出,这些世家大族的显赫地位离不开历代传承的优良家风。”翟慧萍说,由此可见周人将家族荣辱与国家兴衰寄于一体的观念,这正是后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基础。

  千秋万载,周风秦韵。据史料记载,公元前770年,秦人从陇山以西迁往宝鸡,随后在此艰苦创业400余年,先后建立4座都城,为逐鹿中原、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1978年,宝鸡市陈仓区太公庙出土了3件秦公镈,除大小各异外,形制、纹饰、铭文完全相同。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75.1厘米,镈身高53厘米,重62.5公斤。

  根据秦公镈的135字铭文,考古人员推测,器物主人为秦国的第五位国君秦武公。铭文记载了秦襄公赏宅授国,以及秦文公、秦静公、秦宪公三代世系和业绩,是研究秦国早期历史的珍贵史料,更是秦武公这位少年君王和世代秦人开拓精神的缩影。

  陈列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展柜中的金柄铁剑,于1992年出土自宝鸡市益门二号春秋晚期秦人墓葬,纯金剑柄,柳叶形铁质剑身,出土时外有丝织物包裹,剑柄装饰有蟠螭纹和兽面纹,并镶嵌以绿宝石和料珠,装饰华丽却不失锋利。

  据介绍,秦式短剑是秦文化极具代表性的一类器物,既广泛汲取了周文化的传统,又较早地吸收了北方草原的文化因素,体现了秦人善于学习、开放包容的文化特性。

  “在生存和发展的双重挑战中,秦人不断吸纳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以壮大自身,孕育出开放、坚韧、进取的民族精神,从弱小的外来族群演变到雄踞关中的大一统帝国,形成了特征鲜明的秦文化。”翟慧萍说。

  传承:焕发新韵的文明根脉

  3000多年前,周人在宝鸡发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礼乐文明也从这里滥觞。德治天下、任人唯贤、勤廉仁和、俭以养德……回望来路,周代先贤所提倡的优秀品德,积淀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谱系,至今依然铭刻在每一位华夏子孙的骨血中。

  中国自古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不仅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中华文化连续性的主要内在动因,有礼貌、懂礼节、知礼仪成为无数后人自我约束的准绳。

  “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宝鸡市文物局原局长任周方说,作为周文化的核心,周礼将各种行为规范系统集成为典章制度与道德准则,小到饮食起居、婚丧嫁娶等个人生活,大到刑罚、祭祀、征战等国之大事,都有严格细致的规定,从而使国治民安、社会有序。在当时,青铜礼器便承载着藏礼于器、无言之教的社会治理目的。

  周朝同样对青铜酒器提出明确规定,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周人虽可饮酒,却不能沉湎于酒。周人总结商王酣酒轻民的亡国教训,在周初就颁布了禁酒令,对贵族饮酒有严格规定。《尚书·酒诰》中记载“饮惟祀,德将无醉”,意思是“只有在祭祀的时候可以饮酒,饮酒要有德,不能醉酒”,要求臣民严于律己,这种警醒克制的饮酒礼,对后世影响深远。

  博物院里,无言静立的青铜瑰宝,历经数千年洗礼,不改文明印记。在代代保护、阐释、传承中,青铜器所凝结的精神追求,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文图均据新华社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同签署联合声明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见记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2024-10-24 18:08
当陕北说书遇到延安美食,碰撞出延安独特的人文魅力。
2024-10-24 18:06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2024-10-24 17:59
小孩哥小孩姐把安塞腰鼓课间操跳得超燃!
2024-10-24 17:59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2024-10-24 17:50
在宝塔区河庄坪镇政府的扶持下,延安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带动400余人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民带来稳定收入,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点赞延安菌舰,为农民增收,为乡村添彩!
2024-10-24 17:48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亲身体验石墨烯发热背心,感受科技的温暖拥抱。
2024-10-24 11:18
近期,延安市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成功!这不仅是一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更为延安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10-24 11:16
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位于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的苹果基地,在这里记者们亲身体验苹果采摘,倾听果农的心声。同时,记者团还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直播带货活动,助力果农销售苹果。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果农的辛勤付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延安苹果的魅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2024-10-24 11:07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逐梦之路”媒体采访团走进延安宜川县,追寻“悬崖造林队”的故事。
2024-10-24 10:27
陕北说书最近火爆出圈,董宇辉在直播中表示向往陕北文化,想成为一个陕北说书人。这一段陕北说书,带你行走在延安的绿水青山间。
2024-10-24 10:2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数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延宏介绍,延安的地域特点适宜建立算力中心,要把平台搭建好,把更多的企业引到延安,建立归属在延安的算力中心,更好的服务延安、服务陕西。
2024-10-24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