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自然”唤醒心灵的旅行
首页> 悦读频道> 荐阅 > 正文

“自然”唤醒心灵的旅行

来源:文汇报2024-09-09 10:18

  作者:金衡山

  这是一趟穿行于植物王国的旅行。眼前出现了火红的漆树、金黄色的荆豆、随风飘逸的柳条,而脚下踏着的则是桤木铺成的大路,可忽而又进入一片荒野,大片大片的石南覆盖着苍茫大地,不远处可见山丘上的一丛丛山楂,小红果子甘甜,而边上的黑莓也正处于旺盛之期,伸手摘下一串串黑莓果,扔进嘴里,顿感爽意无比。

  但你须知道自然给予的恩赐。在松树林中漫步可以增加免疫力,最平常不过的苹果,在你一口咬下去时,可不要忘了连同皮一起吃下,因为苹果皮可帮助维护消化系统的健康。而山核桃和橡树则是最好的碳汇物种之一。

  上述文字来自《为树木发声》的译后记。其实,此书译事还尚待最后完成之时,这些“视觉盛宴”便已经径直而来,在整个脑海里蔓延,继而转移到身体,仿佛有那么一段时间,整个人变成了一棵树,一棵心灵激荡的树,一棵有话要说、有故事要分享、有豪情要抒发的树。

  作者黛安娜·克勒格尔讲述之迷人、描写之细腻、状物之精到,可见一斑。其笔触时而温婉,时而雄健,如溪水潺潺,又如洪流滔滔,舒缓身心的疲惫,时有振聋发聩的警告,更有直抵心灵、唤起苏醒的絮叨。

  黛安娜有很多头衔:世界知名的植物学家、医学生物化学家和科普作家。已经有多部作品出版,包括《简单生活的甜蜜》《全球森林》《生命花园》等等。翻译完了这本书,成就了半个植物学家,从中学到了很多有关植物与树木的知识,特别是药用价值。但这只是这本书的内容之一,从这里面传出的不仅仅是知识消息,更多的是一份情感,一份对于自然世界的由衷热爱、对于人生目标的坚持不懈、对于地球未来的真切关怀,同时,也让人感佩不已的是,对故土家乡的一份真挚的怀旧流露。

  《为树木发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半自传性叙事,讲述作者的身世及求学与研究经历,第二部分聚焦爱尔兰古老的欧甘文字母与树木的关系及其相关知识。黛安娜的家族背景富有传奇性质,母亲是爱尔兰人,祖上可以上溯到古代爱尔兰西南部的王朝建立者;父亲是英国人,来自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名门望族。妥妥的贵族身份似乎让她从小就享有含着金钥匙来到世上的氛围,但实际上,事情恰恰相反——小小年龄就要面对因父母不合造成的离居,更不幸的是在其12岁时父母接连离世,在不到几个月的时间里,她突然成为了一个孤儿。

  在书的开头,黛安娜回忆了小小年纪的她在爱尔兰西南部的利辛斯山谷里,依附在一块大石头上不停地哭泣,直到眼泪哭干。她的描述文字读起来很是平和,但传递出一种特有的情感力量,其中的一个缘由是从故事讲述伊始,她就把自己身世的讲述与周遭的自然环境的描写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自然写作特别的意境。一个小女孩的成长与对自然的认识、特别是对家乡地区的地理自然的熟悉感一同展现在读者面前,仿佛是一幅画卷,前景是人物,背景是绵延不断的自然风光。

  黛安娜要传递的当然不是简单的“自然风光”。从一个贵族子弟转为一介平民,从小就经历了人间的不幸与悲凉。几十年后她依然记得这期间她曾经受到过的心理影响带来的恐惧。作为一个孤儿,她的命运交给了法院,法官可以判她进入孤儿院,这些地方在历史上曾以虐待孤儿而臭名昭著。所幸,这个事儿没有发生。但有可能遭遇这种事情的心理阴影曾一直萦绕在她的脑海里,她将之视为命运的安排。命运带有偶然性,不过,要改变命运则需要源自内心的一种坚强与奋斗。她后来的自强不息,有一部分其实是与自己命运作斗争的过程。

  从小就对植物、动物及大自然表现出强烈兴趣的戴安娜,把兴趣转化为了钻研的动力。她似乎有学习的天赋,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但如果离开了那份锲而不舍的精研精神与毅力,这只不过是一位天才少女的表演而已。戴安娜的自述没有一丝要表演的意味,相反,一方面充满了神奇的事件,如有一次本着不愿其研究被打扰的简单原因,她断然拒绝了爱尔兰科克地区一位天主教主教的恩赐造访,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构成了其本真性格的内核,也表现在其成名后依然为科学研究舍命奋斗的行动中:在北美做研究时把自己绑在一架直升机上,在森林空中翱翔,为的只是找寻一棵被认为已经灭绝的树种;另一方面,她的自述确实也勾勒了一条主线,将其一生的故事串联起来,那就是“迈出第一步,一直往前走”。

  作为一个女性,她对科学不懈追求,更重要的是,对曾经遭遇过的对女性不屑一顾的世俗观奋起抗争,这些都着实体现在了“一直往前走”的人生道路里。用她自己的另外一句话来说,则是“我行我路”。

  从爱尔兰大学硕士毕业后到美国求学,最后在加拿大拿到博士学位,但在求职道路上,仅仅因为是女性就失去了应该得到的职位。面对这种情况,黛安娜干脆另辟蹊径,做起了科研“单干户”,在自己建造的植物园里做起了科研,写出了一本又一本含金量极高的科普性作品。作为一位女性,黛安娜有着特殊的敏感——对女性社会地位与职业的敏感,她看到了并感受到了压抑与压制,但她敢于挑战,用科学的精神对抗世俗的眼光,同时又从传统中寻觅女性固有的力量和这种力量的神奇性。

  从人生经历来说,黛安娜曾有过非常不幸的孩提和少女时期,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她又是一个幸运儿,在古老爱尔兰凯尔特文化的最后一个时期,她有幸在走向成年时与其相遇,成为了一个继承者和传道者。她对凯尔特文化的那份虔敬,相信会打动每一个读者。

  《为树木发声》中提到的大多数树木都与爱尔兰凯尔特文化有关。书的第二部分介绍了公元四世纪左右在凯尔特大地使用过的欧甘文字母,有趣且富有丰富文化意味的是,二十个字母每一个都与一棵树有关,从广为人知的苹果树、柳树、白杨、松树到白蜡树、榛树、橡树,以及灯芯草、石楠、黑莓等灌木。这些树木的历史来源、文化含义、药用价值,都在凯尔特文化的大背景下,经过她富有魔性般的描述,向读者娓娓道来。

  而这一切都源于她曾受教的爱尔兰西南部凯尔特德鲁伊文化的传授与熏陶。在此书的扉页上,黛安娜写下这么一句话:“致我的基拉尼罗斯城堡的祖先们,他们曾生活在拉卡瓦恩和利辛斯山谷,你们赋予了我最伟大的礼物——智慧”。失去了双亲的她被安排到这些地方,每个夏天在这里接受一些依旧深谙当地古老文化的老人们的教育,他们(其中很多是女性)传授于她关于草木树林的知识、让人心灵平静的要领、让身体恢复健康并得以强壮的偏方。这些来自一个逝去年代的古老智慧既神秘,更神奇,因为之后在戴安娜接受现代教育和进行科研过程中都一一对其进行了验证。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即科学与古老文化的一致性上,黛安娜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传统智慧的深沉与伟大。

  传统的延续在于当下的生存,这实际上构成了一种文化的生态链。与此类似,戴安娜从与树木的交流中看到了人与自然的生态链,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观念不只是她作为一个科学家的认知,更是她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一份坚韧。为了这种和谐,亲力亲为的她融科学知识与古老神话于一体,挖掘出了大自然中最为亲近、最让人动容的一面,让每一个普通人感受到了来自自然的智慧与力量。而所有这一切也都体现了作者为正义而战的勇敢精神,“你们这样做等于是种族灭绝”,她对那些森林砍伐者的警告会回响在每一个人的耳中。

  本书的副标题是:我的生命之旅——从古代凯尔特智慧到森林的疗愈景象。“疗愈”不单单指树木的药用,更指改变对自然的态度带来的心灵的苏醒,或者用她的话说,则是“心灵的慈善”。读这本书便是做了一番心灵苏醒的旅行,让自然点亮我们的善心,让我们的慈善变成自然的行动。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为树木发声》译者)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

  • 上海:纪念五卅运动100周年文物史料专题展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