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记者 许旸
作家李娟一句“你记什么记,又不是开会”,差点“呛”到了正低头在小白板上记笔记的主播董宇辉,加上“娟姨”时不时的欲言又止和沉默思索,让不少弹幕发出“是不是网卡了”的困惑。有网友统计,这场直播对谈后半段,李娟7次催促“是不是结束了”,董宇辉以各种方式“找补”。
相识多年的演员陈冲和导演姜文,首度在直播间同框对聊陈冲的首部随笔集《猫鱼》,有老友间“不见外”的插科打诨,也不乏突如其来的犀利发问。有声音评价,“一个会提问的访谈者太重要了”“跳出常规套路的对话,更有惊喜感”……
两场火上热搜的直播,某种程度上形成一种互文,恰是观察当下书业直播生态的鲜活案例。究竟何为理想的“高质量对话”?网友刷直播聊书到底是图个热闹还是要听出干货?书业对谈如何接住直播间流量,促成对谈嘉宾之间的高质量同频共振,或许是更多从业者需在当下互联网语境里思考的命题。
7次想结束的“尬聊”,争议背后折射新挑战
一个半小时直播卖出17万册《冬牧场》《阿勒泰的角落》等图书。看上去“战绩”不错,但本应火花四溅的对话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尴尬感溢出屏幕。
舆论争议愈演愈烈,李娟甚至被动下场发声为该场直播“挽尊”,但终究难以掩盖尬聊本质——“不同频”,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两人底色、性情各异,难怪李娟也提到自己“多次感到即将失控,精力崩塌”。
弹幕里议论纷纷,有的说李娟“真实不造作”“虽然尴尬了点,但也挺真实的。李娟老师紧张可以理解,那份纯真和才华还是藏不住的。”有的则为董宇辉叫屈,这次采访“有点吃力不讨好”,还有网友看热闹不嫌事大,“文化人的标签是不是要撕下来了”……不同于几乎每天面对直播镜头的董宇辉,李娟在镜头中略显紧绷局促,常常否定、纠正自己先前说过的部分内容。
有观众想继续听李娟说某一个话题,但主播却急于翻篇。比如,李娟讲到高中时问老师一个问题,老师回答不上来,把教材和理论原著都翻了个遍也没找到答案,最后气急败坏地批评她:“学习不怎么样,小聪明还挺多。”很多网友都会好奇,她究竟问了什么?但董宇辉依旧是结论模式:“你有一颗哲学家一样敏锐的内心,你始终在通过否定来保持清醒。”进而滔滔不绝输出他自己的哲学观:一种希腊神话式的,西西弗斯的宿命感……各说各的的错位感,也引发了网友吐槽。
褒贬不一的评价背后,折射出包括董宇辉在内的头部主播们所面临的新挑战——此前“一招鲜”式循循善诱小作文,并非万能利器,面对不同风格的创作者和对谈嘉宾,过度依赖单一的输出模式,继而期待受访者按预想中的反应推进,可能是另一种惰性和风险。与此同时,直播间镜头又会进一步放大现场微妙的气氛感,削弱了本能释放更多信息与情感力量的可贵时刻。
用户胃口更刁?如何制造“熟悉中的陌生感”
“问一下陈冲老师,你好好的,写一本书干嘛呀?你能不写吗?”一开场,陈冲、姜文这对彼此欣赏的老友,抛出跨越12个时区的问号。姜文的突然“正式”,让陈冲很不习惯,她大笑:“你为什么叫我老师?能不能叫我陈冲?”
姜文调侃:“你这是已经达到成熟作家的写作习惯了。”陈冲回应:“你认识我几十年了,你知道我在生活中其实比较羞怯于表达情感。”他问:“你说你写作的时候可以不知羞耻地来宣泄自己,你觉得那个是你吗?”她答:“年纪越大,就越像自己。年纪大了,人好像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抵抗自己原来的样子,或者才发现,没有那么大的必要去遮掩自己。”紧接着她反问道:“姜文,说实话,我对你也非常好奇,因为你也很少暴露自己内心。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可能有过那么一两次,我似乎能看到你深藏在内心的一瞥。”
类似直击心灵的对话,令人耳目一新。想象下,如果两位对着陌生的采访者,是否还能敞开心扉,如此放松“不忌惮”地抛球接球式对谈。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话者,显然会令直播效果增色。未来的书业直播间里,可能会迎来更多新鲜面孔与意想不到的搭档组合,为口味愈发刁钻的用户制造更多“熟悉中的陌生感与惊喜感”。
《猫鱼》有着浓厚的个人回忆录色彩,从文学与电影创作聊到种种人生感悟,两位老友发现越老越活成自己,美丽要与残酷并存,才有意义。陈冲直言,岁月留下的时间越来越短,因而更有写作的紧迫感,“生命中真正能够爱的人,不那么多。所有在书中描写的这些人物,我都充满了一种非常遗憾的、未能表达过的爱”。这也引发了留言区的阵阵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