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每一石、每一瓦都记录着超过7000年的文化沉淀和超过2000年的城市建设历程,闽都的辉煌历史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从繁华的三坊七巷到深藏于山林乡野中的朴素民居,福州的传统民居建筑群展现了独有的地域和时代特色,是福州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无数建筑师、工匠和居民的智慧与努力下,福州地区拥有十余处历史文化街区和多达1830处历史建筑与传统风貌建筑。本文深入阐述福州传统民居建筑的起源、成因和类型,以期为深入理解福州乃至全国传统建筑文化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思考路径。
福州传统民居建筑的根源深植于历代中原汉人南迁的浪潮中,尤其是在两晋时期的“五胡乱华”期间。那时,大批中原居民南逃福建,带来了丰富的建筑技艺和深厚的文化传统。人们在福建这片山峦叠嶂、林木葱郁的土地上落地生根,与原住民交融,共同缔造了新的文化体系与社区生活。时光流转,中原地区的传统建筑风格与福建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交织汇聚,催生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样式,这些建筑大多采用本地丰盛的木材和石材,设计上则顺应多山的地形,形成了福州传统民居的独特风格。同时,福州作为福建省长久以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枢纽,其建筑风貌不免受到官方和学术的影响,如官式建筑元素与民间住宅设计的融合,令福州的传统民居风格既显庄重亦不失朴素。
福州传统民居建筑的成因涉及多个层面,既有地理环境的因素,也包括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方面的推动。福建省的地形主要由山地和丘陵构成,对交通造成了一定的制约,也影响各地区居民的建筑风格选择。例如,山区的民居多采用石材建造,以应对频繁的降雨;沿海和平原地区则偏好使用木材,以适应湿热的气候条件。福州作为历史上汇聚各地移民的中心,不仅吸收了中原地区的文化元素,还与本地的闽东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融合,催生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展现形式。这种文化的交融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和结构设计上,还深刻影响了建筑装饰与居住习惯。同时,福州作为古代“海丝之路”的重要枢纽,与海外的频繁交流促使西方建筑元素和南洋风情的融入,进一步丰富了福州民居的建筑语汇。此外,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地区富裕同样促使民居建筑在舒适性和审美性方面的提升,如三坊七巷等地的建筑群便是这种变化的直观体现。综合这些因素,福州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得以形成并不断演进,成为福建甚至中国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福州传统民居建筑的类型之一是街区型传统民居。街区型传统民居沿街道两侧而建,将居住单元、街道和社区地域有机结合,形成了既承担居住功能又兼具商业经济活动的社会网络系统。街区型传统民居是福州居民日常生活的空间,也是市井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场所。街区型传统民居的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的“里坊”制度,此制度在隋唐时期达到顶峰,到了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逐渐演变为更为复杂的“街巷”制度。福州的三坊七巷、朱紫坊和上下杭便是这一变迁的见证者,展现了福州街区型民居的典型特征与风采。三坊七巷是福州历史悠久的街区之一,自汉晋时期逐渐发展,至明清和民国时期达到繁荣的顶峰。三坊七巷以南后街为中心,向东西两侧辐射出多条小巷,构成了复杂的街道网络,不仅是福州的政治与文化中心,也是经济活动频繁的区域,建筑大都采用院落式设计,展示出灰瓦白墙的传统风貌,是许多官宦与社会名流的聚集地。朱紫坊与三坊七巷隔街相望,起源于唐朝,是福州的文教中心。朱紫坊沿街布局,街道两侧由石板铺就,南侧多为居民区,北侧面临安泰河,河岸上茂密的榕树和安全的矮墙共同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朱紫坊内的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院落型结构,如今仍保存着萨镇冰故居、萨师俊故居等历史遗迹。上下杭位于闽江北岸,自古以来是福州商贸活动的重要区域。这一地带原为沙洲,四周被水网环绕,至明清时期形成了今天的地形格局。上下杭虽以商业和港口为主,但其建筑肌理主要由传统的院落式民居构成,这些民居依山傍水,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形态,体现了福州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智慧。
福州传统民居建筑的类型之二是院落型传统民居。福州的院落型传统民居根植于中原地区汉族的传统院式建筑风格,随着历代文化南迁,逐渐融入福州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中,发展出独有的地方建筑特色。院落型传统民居以四面围合、中央开放的庭院和典型的“口”字形空间布局著称,此种布局在北方地区尤为常见,北京的四合院便是其中的典型,在福州,这种建筑风格也进行了相应的适应与变化,以更好地符合当地环境。福州院落型传统民居多选址于传统街市附近或依山傍水之地,以便居民居住和生产生活,也有利于家庭成员间的社交与互动。在建筑布局上,院落型传统民居通常由多个三合院或四合院组成,纵向或横向相连,形成复杂的空间序列,以满足居住、接待和储藏等多种功能需求。院落型传统民居建筑结构大多采用天井型院落,偶尔可见由独立的建筑通过围墙相连形成的院落。院落型传统民居内部空间组织极其讲究,常遵循“前公后私”“前下后上”和“左昭右穆”的原则,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美学和家族伦理结构的要求。院内主要建筑如厅堂和主座均布置于中轴线上,左右两侧对称地配置厢房和其他功能房间,这种安排既体现了对家族长辈的尊重,也便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日常交流。厅堂作为院落的核心区域,通常是家族举行各种仪式和活动的主要场所,一些大家族甚至在此设有祖先的祭祀场所。厢房的分配严格遵循家庭成员的年龄和地位顺序,反映了家族中的等级秩序。在材料和建筑技术上,福州院落型传统民居多采用本地可获取的自然材料,如木、石和土等,建筑主体结构通常为土木结构,利用木质梁柱和砖石墙体。屋顶结构则根据当地气候采用硬山顶或悬山顶,偶有使用更复杂的歇山顶,这些屋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也体现了福州地区特有的建筑审美。在装饰方面,福州院落型民居在梁架、窗框和门楣等处均可见精细的木雕工艺,通常采用传统的龙凤、花卉和山水等吉祥图案,不仅美化了居住环境,也寄寓了居住者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福州的院落型传统民居反映了福州的地域特色,也为研究中国南方的传统建筑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例。
福州传统民居建筑的类型之三是山地型传统民居。福州山地型传统民居亦是福建省独特的建筑形式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州永泰县的庄寨和闽清县的寨堡,以及其他山区。它们不仅为居民提供居住空间,还具备防御功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地域文化价值。山地型传统民居的选址充分考虑了地理环境的优势,通常位于山间盆地、河边阶地、丘陵或台地上,具有天然的防御优势,宽阔的视野和难以接近的地形既适宜居住又方便防守。山地型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来源于当地,主要为土、木和石等,能有效利用并加强地形的防御功能。福州山地型民居的结构设计体现了独到的建筑智慧。庄寨和寨堡等大型山地型建筑,具有厚重的墙体和紧凑的布局,专门为满足防御需求而设计。外墙通常采用石块与夯土结合的方式,形成结实的梯形结构,以提高建筑的防御性和耐久性。在内部结构上,山地型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复杂,每个建筑单元内集居住、储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重要的防御设施如碉堡和瞭望窗,都设计得既便于监视外部情况,又能在紧急情况下进行防守。同时,生活区与工作区的划分考虑到居住的舒适性和实用性,确保居民的日常生活便捷与安全。除了实用性,山地型传统民居在设计上也展示了极高的自给自足能力。内部设施包括水井和粮仓等,以应对可能的长期封锁或自然灾害,提高了居住的便利性,也反映了居民对自然环境挑战的应对策略。尽管以防御为主要功能,福州山地型传统民居在装饰上也不失精致,门窗和梁柱上常见的雕刻精美,图案多取自自然界和传统文化符号,如龙、凤和花鸟,增添了建筑的审美价值,也体现了居民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福州的山地型传统民居不单是当地居民应对复杂山地环境的一种生存策略,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安全的避难所,也保留了丰富的地区文化遗产,为研究福州及福建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体证据。
福州海岛型传统民居以平潭的“石头厝”最具代表性,历史久远,地理位置特殊,被誉为海岛居住文化的珍贵遗产。“石头厝”不仅是岛民的居所,也象征着岛屿生活的智慧和传统。海岛型民居的设计充分展示了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独特性,主要采用当地易得的石材如毛石、条石和青石,以加固建筑结构,使其适应多风多雨的海岛气候。“石头厝”结构简约而坚固,可有效抵御台风和海浪等自然灾害,保障居民的安全。在建造技术上,平潭的“石头厝”体现了地方建筑技艺的丰富性。墙体的建造通常采用多种砌筑技法,如乱石砌、平砌、人字砌和勾丁砌等,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美观度。海岛型传统民居屋顶多用木材构建坡屋顶,便于利用雨水,这在水资源稀缺的岛屿上尤为重要。在空间布局方面,福州海岛型民居通常围绕一个或多个庭院建造。庭院为居民提供了开放的活动空间,也是重要的通风和采光手段,让居住空间即使在夏季也能保持凉爽。庭院也是举行各种家庭和社会活动的中心,反映了居民对家庭和社会生活的重视。海岛型传统民居在福州表现出显著的实用性和坚固性,其装饰性细节也同样精致考究。门窗和梁柱的雕刻通常采用简约的几何图案或模拟自然元素的形态,为居住空间增添了美感,也反映了岛屿居民深刻的审美趣味和对自然的敬畏。福州海岛型传统民居不单是对环境适应性的展示,亦更深层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记录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模式,展示了他们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智慧,为福州乃至更广范围内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独特而宝贵的视角。
从街区型民居的社区化布局,到院落型民居的传统家族结构,再到山地型与海岛型民居所体现的环境适应性,福州的传统民居建筑不只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创造力,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还映射了福州居民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以及如何面对并克服环境挑战的智慧。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福州不少传统民居建筑面临被遗忘甚至消失的风险,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将这些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发展有效融合,推动它们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生机,为后代讲述那些古老而珍贵的故事。
作者:刘鹏圣、沈华杰:福建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