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于斯:我是一条诗歌的金鱼,不具备小说家的烟火气
首页> 悦读频道> 对话 > 正文

于斯:我是一条诗歌的金鱼,不具备小说家的烟火气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4-07-01 11:21

  于斯,生于湖北,大学毕业后赴藏工作,曾任西藏军区政治部创作员,在《人民文学》《花城》《作家》等刊发表几十部中短小说,出版诗集多部,出版长篇畅销小说《在春天回想一个比我年长的女人》等。

  实际上,于斯是以诗人出道,后来写小说,做小说家。他是一位肾衰竭晚期患者,带病坚持十年完成小说《大话水浒》。作家麦家先生为其写序时感慨:“作者上场便明言:我不喜欢《水浒传》全体招安的情节。因为一个不喜欢,披时十六七载,洋洋洒洒数十万字,呕心沥血,几易其稿,几乎搭上性命。”

  日前,于斯于病中接受记者采访,详尽解答创作《大话水浒》的前前后后。

  “四个动机促使我‘重写水浒’”

  北青报:为什么要重写《水浒传》?您想通过《大话水浒》表达什么思想?

  于斯:最初我没想过要表达什么思想。我主要是想改变梁山全体被招安的情节,我不喜欢这个情节,觉得不合理。另外就是想修补《水浒传》的一些破绽,比如,《水浒传》原著关于鲁智深形象的塑造,从鲁智深顺从招安开始,几乎都是败笔:大战邓元觉,追杀夏侯成,特别是活捉方腊,使鲁智深走向他早期坚持的“行侠仗义”的反面,变成一个是非不分、好勇斗狠的莽汉。

  再比如,《水浒传》原著中不少内容富有神魔色彩,使整体叙事逻辑不一致。比如,公孙胜等人既然有那么大法力,黄泥冈劫生辰纲搞得那么辛苦麻烦,有何必要?那么多场冷兵器对战,有何必要?这样追问一下,我就想重塑公孙胜的形象,所以第三个写作动机就是重塑人物。

  第四个动机,《水浒传》原著中有很多谜团,我想给它们都找个可能的解读。例如:玉娇枝之谜、晁盖死亡之谜等。

  几百年来,《水浒传》早已超出了文学范围,变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水浒传》中有很多话,还经常出现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如:有眼不识泰山,不怕官,只怕管,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摘自《水浒传·第二回》),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摘自《水浒传·第三回》),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摘自《水浒传·第十四回》),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摘自《水浒传·第三回》),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摘自《水浒传·第二十六回》)等等。

  再加上《水浒传》中有很多情节,至今还充斥在街谈巷议中,也沉淀为中国文化的基因片段。那么哪些基因是好的,可以流传下去?哪些基因是不符合现代价值观的,应该清除?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我写《大话水浒》,得把我的“三观”表达出来。这个表达,不能以抽象议论为主,而是以体验感受为主。相同的主题,让读者比较《水浒传》和《大话水浒》的阅读感受,刷新读者的感受,进而引发读者的思考。

  重塑人物,扈三娘和公孙胜都令人欣喜

  北青报:《水浒传》是一部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历史上也有很多人续写或者改写它,和其他的衍生小说相比,您认为自己的写作有何特点?

  于斯:这真是个好问题,但这个问题最好由评论家来回答。我不擅长抽象概括,我是个作家,喜欢讲具体故事,只能大概聊一聊。

  我的编辑蒋泥先生谈过这个问题,我非常认同。他说:“中国四大名著或四大奇书,全有续写,他们通常只是写名著、奇书的‘后续’,承接原有的故事、人物让它们进一步展开,解决的是读者的‘过瘾’问题,因为好小说不怕长,让人越看越放不下,希望故事能一直讲下去。而像于斯先生新作《大话水浒》这样,拦腰截断整部《水浒传》,为了一个结构上的合理、为了弥补原作巨大的‘破绽’,从中间写、从‘三打祝家庄’开始写,设计全新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从头至尾把梁山好汉清晰地分为‘招安派’和‘反招安派’,一派处心积虑、不择手段,一派守护底线、追求自由,两派斗智斗力,写成一部阴谋重重、疑点多多的好看的小说的,几乎绝无仅有。”

  我觉得蒋泥先生的专业点评很精到。我再补充两点。

  前面在谈结构时,已经谈过我认为是创新的地方:跟古典名著对话,密集多变,其中有十几处对《水浒传》谜团的猜解,镶嵌在贯穿始终的两大情节线中。这些猜解篇幅多变,小的在百字之内,大的,如对毒箭之谜的猜解,形成了一条万字以上的次情节线,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新的谜团。再加上还有多处与《水浒传》的价值观对话,这样的结构形态我没有从别的小说中看到过。

  还有一点,是人物。我在《大话水浒》中重塑了几个人物:

  首先是扈三娘,我的好几位朋友都非常喜欢扈三娘这个形象。一位女编辑曾希望我删掉其他叙事线,专写扈三娘。第二是花荣,花荣是一个新颖而耐人寻味的形象,有读者读到花荣受刑时,不由自主地哭了。还有公孙胜,我自己很喜欢,我也没有从别的小说中看到这样的形象。

  在后现代小说中,有本土特色的创新应得到加分

  北青报:麦家在序言中说,《大话水浒》“是个典型的后现代文本”。您认同吗?如果认同,您如何看待“中国没有进入后现代社会,所以没有后现代小说”的观点。

  于斯:我当然认同麦家的说法。后现代小说应该长什么样?一群当代小说家坐在一起,讨论几个月,也不会形成大家都认同的整体具象。但其中有两个特点,大家都会认同,那就是创新+不确定性。

  从创新这个维度去理解,后现代小说概念的内涵,会一直变化下去。后现代小说是一座群芳争艳的大花园,一个新品种不断进入的花园。我觉得,《大话水浒》是一个新品种。

  当然,对于没有能力鉴别小说形式是创新还是重复的读者,不太可能判断出某篇小说是不是新品种。但要判断其实也不是很难,比如一部小说的结构,这个是高分单项,稍微受点训练,就能把一部小说的结构提炼出来,次数多了,就会发现哪部小说的结构是重复的,哪一部是创新的。

  拿家族小说举例,在小说史上非常古老,也是全世界小说中被重复次数最多的形式。今天再写传统家族小说,在结构这个单项上很难得高分。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也写家族小说,他俩改变了线性结构,创造出一种新结构,所以结构单项能得高分,再加上语言新鲜等其他单项得分高,故很快成为世界名著。

  小说发展到后现代,基本抛弃了严肃小说与通俗小说的划分,只用创新来衡量作品的价值。有的作家写了一辈子所谓的严肃小说,没有一篇(部)创新。一部小说拆解开来,有很多子项目,比如立意、结构、语言、主题、细节、人物、言外之意……每个子项目都要考量其创新程度,单项能得多少分,总分是多少,总分超过九十分,才算杰作。

  后现代小说的审美,不确定性是关键词之一。有的是通过言外之意创造出不确定性,有的是通过“飞白”创造出不确定性,有的是通过对比创造出不确定性。《大话水浒》是组合了多种形式。

  以上所说的“后现代”,表达的仅是我个人的理解,其实我不知道麦家对后现代是怎样理解的。

  至于有人不认同中国有“后现代小说”,理由是中国没有完成现代转型,现代小说和后现代小说都没有本土根基。这种说法猛一看挺有道理,仔细审视,却是论据用错了地方。全世界的小说都发生在语言的二维世界里,每一种语言的小说都可以共享现代和后现代小说理念(每个国家的绘画也是这样),不必等到社会演化到后现代。我认为在后现代小说中,有本土特色的创新应得到加分。

  应该鼓励作家去学校讲课

  鼓励作家改写出与时俱进的新版本

  北青报:《水浒传》中有多处渲染梁山好汉对平民滥用暴力,对此您怎么看?您的《大话水浒》对暴力描写是否足够节制?

  于斯:近几年,不断有网友向政府部门建议,把《水浒传》中的相关内容从中小学课文和课外读物中清除出去,主要就是无法忍受《水浒传》“无原则歌颂滥杀无辜,恶毒污蔑丑化女性”。

  对此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曾回应:《水浒传》内容能被选入教材,主要有三点考量:

  第一,《水浒传》文学价值巨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长篇小说,中学生可以从文本的语言、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等方面赏析作品,提升语言技能和鉴赏水平。

  第二,《水浒传》是批判性阅读的好载体。《水浒传》价值取向与现代文明不合拍,最明显的是渲染暴力的问题,堵不如疏,疏不如引,惟有理性引导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授课老师有必要进行引导,实行批判性阅读。

  第三,《水浒传》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水浒传》没有给我们展现一个“正确”的世界,而是一个多样的世界。有善,有恶,有善与恶之间的种种不得已,幻想、隐忍、挣扎、妥协、反抗……一言一行背后都镌刻着人性的复杂。

  我基本赞同浙江省教育厅的意见。同时,我也认为文化管理部门应有更具体的措施回应建议清除的网民。对古典名著引起的疑问,特别是忧虑,不能以一句“时代的局限性”推过去。那么仅靠老师行不行?我觉得应该鼓励作家们去学校讲课,鼓励作家改写出与时俱进的新版本,与旧版本并行于市,供大家阅读比较。不同版本阅读比较,是不同感性体验的比较,效果肯定强于抽象说教。

  比如《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在近代读者中形成了两大争论热点:一是赞军事斗争情节精彩;二是热议战利品扈三娘应该嫁给谁?大部分读者对扈三娘嫁给矮脚虎王英非常不满,可有多少人关心过祝家庄被顾大嫂一刀一个杀死的孩子?有多少人关心过被李逵血洗的扈家庄百姓?又有多少人关心过扈三娘嫁给矮脚虎王英后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北青报:那么您在《大话水浒》中是如何叙述的呢?

  于斯:我没有做抽象议论,我是用改变叙事视角的方法,从扈三娘的角度来叙述她经历、体验到什么,刷新读者对“三打祝家庄”情节的阅读感受。另外,我对暴力描写足够节制,比如,同样是叙述朝廷镇压方腊起义,《水浒传》热衷展示宋江忠义军攻城破关的武功,我在《大话水浒》中没有正面描写江南战争,把笔墨主要用在难民身上。

  “我能写出来,不是我比施耐庵更有才情,而是时代帮了我”

  北青报:《水浒传》主要是讲男人故事,女性内容非常少,但在《大话水浒》这本书里,扈三娘却成为主角之一。您为什么要花这么重的笔墨重写扈三娘的故事?通过这个人物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

  于斯:我用大量有血有肉的细节来重塑扈三娘这个人物,不是要表达什么思想,而是想要改变这个人物的命运。我觉得我也有能力改变这个人物的命运。

  扈三娘有什么错吗?这个见义勇为、讲信用的美貌小姐,《水浒传》给了她最悲惨的命运。在由我主宰的《大话水浒》平行时空里,我不忍心像施耐庵那样写她,我想让她过得好一点。

  北青报:当下大家非常关注女性写作,关注被遮蔽的女性生存状况。某种程度上,您的《大话水浒》也重现了被男人所遮挡的女性形象。作为一个男作家,您是如何去想象和塑造这个人物的?

  于斯:《水浒传》中108将,女将3人,这个比例,大致符合现实。问题是这三位女将都没有引起施老爷子的重视,特别是扈三娘,连句像样的台词都没有。以我的文学标准,扈三娘算不上一个人物形象,只能算一个符号。

  扈三娘从祝家庄外奔驰厮杀,抵抗强盗抢劫的女武士,到被俘后转变为强盗团伙中任人驱使婚配的女强盗,这么巨大的转变,《水浒传》中竟然没有像样的交待,相比关胜、呼延灼、徐宁、秦明、凌振等男将的转变,过程都有具体描写,施老爷子简直没拿扈三娘当人,就像她只是个会格斗的机器,扭一下开关,就从敌人变战友了。

  很多读者认为施耐庵有点歧视女性,确实不是毫无道理。往好一点的方向去想,也许是施老爷子写不出这个转变的具体过程,所以干脆不写——别嘲笑我狂妄,我能写出来,不是我比施耐庵更有才情,而是我的时代帮了我,我学习了有关“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心理知识。在我的想象中,扈三娘是宋代的一个复杂病例。

  最重要的谜,是晁盖中毒箭之谜

  北青报:《水浒传》留下了很多谜团,您致力于去拨开迷雾,找到合理的解释。您能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哪个谜团是您认为非常重要但原书里没有讲清楚的。

  于斯:最重要的谜,是晁盖中毒箭之谜。这支毒箭,导致梁山团伙第一把交椅换人,导致招安路线正式占主导地位。但箭是谁射的?是谁策划的?谁下的命令?读完《水浒传》,这些谜团还在迷雾中,隐隐约约看得见,但是抓不牢实。

  这么重大的事件,以这种方式叙述,当然是故意的,这是作者施耐庵的美学。他知道你会把书翻烂去寻找线索,他知道你会列出一长串名字,又一个个划掉,他让你感觉幕后黑手可能是宋江,但又不给你关键证据……藏一部分,露一部分,让你以极大的兴趣参与。这就是《水浒传》魅力的一部分。不把毒箭事件讲清楚,就是保留了多种可能性——宋江让花荣干的?史文恭干的?呼延灼干的,某专业杀手干的……不确定。

  不确定,是现在后现代小说美学的核心概念。

  我在《大话水浒》中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可也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更庞大的部分,需要读者动用常识和想象力。换句话说,我在叙述空白里藏了一个故事。

  想要破解谜团,读者最好自己读书,《水浒传》和《大话水浒》两本都读。

  北青报:您认为《水浒传》中宋江为什么能当“老大”?

  于斯:宋江曾在诗中写道:“自幼熟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知识和权谋,就是宋江当“老大”的主要原因。

  知识(包括知人心、知社会等),是权谋的基础之一。因为有知识,知道江湖上权力的来源有三个,不同体制,权力的来源有些不同,说到梁山老大的位子,那就是江湖权力的来源。宋江知道,对象不同,用的方式应不同。

  北青报:麦家老师为您作序推荐,他认为您的底色是一个诗人,是一条诗歌的金鱼,没有通常小说家的烟火气,您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于斯:我太同意了,我和麦家上个世纪80年代就认识了,他对我知根知底。《大话水浒》不只是某些句子表面还留有诗歌语言的痕迹,更重要的是,我在小说中制造了很多审美空间,那些空间里也充满诗意。

  磨铁读诗会编辑、诗人方妙红对我做了一个专访,她问:“你认为长篇小说和诗歌有哪些相通的诗学?”我说:“我的长篇小说与我的诗有相通的诗学,第一点,都在叙述‘可能性’;第二点,都重视细节,一个有趣的细节就能撑起一首诗,海量细节可以支撑起一部长篇小说。复杂一些的诗跟长篇小说一样,需要建立细节与细节之间的有机联系,让人有联想,回味更多层次;第三点,都强调形式创新。无论是诗,还是小说,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这是中国的卡夫卡,这是中国的威廉斯。文/记者 王勉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举行小范围晤谈

  • 黄百铁路广西段隧道工程建设加速推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2024-04-20 17:03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