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画中品夏至 境中纳清凉
首页> 悦读频道> 悦读会 > 正文

画中品夏至 境中纳清凉

来源:人民日报2024-06-24 09:44

  王 鹏

  万物生长、山水氤氲,夏至悄然来临。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有许多与夏至相关的“夏景图”“消夏图”“纳凉图”等。画家以巧思妙笔表达有关夏至的物华万千、生活意趣、养生智慧、超然情怀,营造出如诗如梦、饱含自然人文意蕴的意境。

  寄情山水 丹青溢彩

  画夏至,重在画出草木蓊郁、葩华秀茂之美。就客观物象而言,夏至时雨水充足,百卉众木生机盎然;就主观情志而言,可借画中树荫、熏风得清凉之感。

  中国画《山居纳凉图》,作者为元代盛懋。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元代盛懋《山居纳凉图》是一幅构图饱满繁密的山水画,只见重峦叠嶂、浓荫蔽日、溪水流淌,山川清凉之气扑面而来。此画写树用七八种笔法,勾填点染,密密匝匝,表现出树种繁多、草木葱茏的盛夏光景,展现出此地钟灵毓秀之美。此画写山虽继承北宋中轴线式构图,气势磅礴,但山势回旋婉转,又在中景处增添云霭,于肃穆中多了些灵动通透之感。在技法上,画家以擅长的披麻皴来表现山石结构和南方山水的秀润多姿,再敷以赭石与青绿,将山石与林木统一在沉稳的绿色调里。画中台阁屋舍背山面水,在树木掩映中半藏半露,侧面反映了古人选址追求依山傍水、藏风聚气的观念。

  夏至时节,鲜美的荔枝已成熟。在南宋赵大亨《薇亭小憩图》(又名《荔院闲眠图》)中,前景两株高大的荔枝树亭亭而立,成为画面主体;荔果或红艳或粉白,绿叶簌簌,荫下凉亭之中闲眠之人想来必有甜梦。夏日摇曳的竹林,总会让人联想到雨水穿林打叶后的清凉,南宋佚名《草堂消夏图》中,草堂便建在竹林前,翠竹劲挺,观者通过画面可以感受微风绕竹林的清幽雅境。

  北宋画家郭熙曾形容夏山“苍翠而如滴”。“夏景图”用墨用色大多较为浓重,既是呼应万物繁盛之景,亦是因为夏日多雨,空气潮湿,有水汽便显色重。南宋马麟《荷乡清夏图》便表现了夏日水汽氤氲之景。近景处,画家将柳叶细致勾勒,又晕染成浓重的绿,那似被微风吹拂晃动的迷离之感生动传达夏日神韵。传为唐代李思训所作的《九成避暑图》,以界画手法描绘避暑行宫,翠瓦红柱点映在青绿山水间,色彩艳丽,营造出夏日热烈浓郁之氛围。

  夏至时地面温度高,空气对流强,午后至傍晚易形成急雨,唐代诗人刘禹锡“东边日出西边雨”描写的便是这种情境。清代董邦达的长卷《夏山欲雨图》把山雨欲来之状表现得很是传神。中间一组山林分割画面,左半段天空留白,右半段天空染墨,山间云气层层叠叠,显然一场大雨正在酝酿。画中,远山山头色重而下方色浅,必是画家悉心观察过夏山欲雨的景象和光感,才能画得如此概括、形象。

  炎炎夏日,品读古人笔下丰富的夏景,既可借画中清凉消散心头酷热,亦可领略千年文脉传承之生生不息。

  风雅生活 涉笔成趣

  古人如何过夏?诸多传世“消夏图”为研究者提供了图像依据。这些画作不仅记录了古人在夏天的生活方式,也为今人了解古代社会风俗及其蕴藏的文化观念提供参考。

  中国画《山亭纳凉图》,作者为明代周臣。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古代“消夏图”中多见悠闲高士,他们或置身园林,或隐于山水。这些人物形象,寄托着画家超越世俗、寄情自然的理想。明代周臣《山亭纳凉图》中,奇石屹立,数株芭蕉掩映其间,一位高士正于亭中席地纳凉。他手持羽扇,身旁放有书卷,目光望向亭外,凉亭四面通风,观者似乎能感受到画中人的闲适惬意。元代刘贯道《销夏图》则集中展示了高士讲究的生活品位和学问修养:庭园中种有翠竹和芭蕉,设有屏风、桌案、床榻;值得玩味的是,作品采用了屏中屏、画中画的重屏手法,屏风上绘有一高士坐榻的画面,画面上亦有屏风,屏风上亦有画,增添了画面的纵深感,极具欣赏趣味;桌上有简册、珍玩;床榻上的主人公身着燕居服,背靠隐囊而卧。画家似乎有意将体现主人公修养的要素在画里“一网打尽”。画中琴、书、画、茶一应俱全,主人公右手握麈尾、左手执卷轴,身后放置乐器阮,都似乎是为了彰显品格而有意设置,塑造了画家心目中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和生活。

  适当午睡、调养心神是夏日养生的关键。宋代佚名《槐荫消夏图》中,矮榻上的高士怡然而睡,他衣衫松垮,左手放于腹上、右手扬起随意放在头边,赤足而双腿交叠,姿态放松而生动。此画用丝滑连绵的“高古游丝描”勾勒人物和衣纹,刻画细致入微,行笔飘逸柔美。画作真实反映了古人闲适的夏日生活。

  消暑纳凉,最佳位置在临水之处。宋代的李嵩《水殿招凉图》以及佚名画家《荷亭听雨图》《纳凉观瀑图》等作品,都描绘了古人在临水而建的台阁中消夏的场景,或近湖面,或伴池塘,或傍山溪,意境清幽。譬如,《荷乡清夏图》近景处,长桥连接两段杨柳堤岸,桥上之人或眺望远方、或正在闲谈;中景处,湖面空阔浩渺,几艘小舟徐徐前行;远景处,荷塘用墨加花青点出,继而是柳堤、烟云、远山和绵延的水岸线。此画之妙,一在视野宏阔,将旷远的景色尽收入画,可见画家高超的驾驭能力;二在以少胜多,无论是大面积留白,还是几叶扁舟,皆言有尽而韵无穷。

  从纳凉休憩、赏荷泛舟,到观瀑避暑、友人雅集,古画中的夏日生活丰富多彩。一件件作品,亦折射出历代绘画图式与技法的演变,为当下美术创作提供启示。

  清塘荷韵 翰墨生香

  夏至时节正是荷花盛开之际。荷花以其清丽姿容和浑身是宝而深受大众喜爱,又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君子品格。历代画荷的佳作不胜枚举,工笔、没骨、写意等表现手法多样,可以说荷花题材绘画浓缩了中国花鸟画艺术语言的变迁,既有精细入微、富丽典雅之作,也不乏豪迈洒脱、野逸放达之风。

  中国画《出水芙蓉图》,作者为南宋吴炳(传)。故宫博物院藏

  传为南宋吴炳所作的《出水芙蓉图》是颇负盛名的荷花题材作品,物象简洁、技法得当、含蓄蕴藉。画中,粉红色荷花呈盛开状,画家以细墨线勾勒花瓣,再以粉彩层层渲染,如同五代黄筌一派画法“以五彩布成”,最后色彩几乎掩盖墨线。花瓣上用淡红色勾勒纹路,两条长线中间夹一条更淡更细的短线,依托线的组织和流向精准表现出花瓣微微蜷曲的形体关系,技法高超。荷叶的翠色和荷秆的灰绿不再反复渲染,而是运用积色法较快点染而成,厚重而松弛,衬托出明艳动人的花朵,使画面丰富而有节奏感。此画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一朵荷花几乎占满画幅,却不显空间拥挤,反而显得花瓣轻薄、花朵饱满,高洁清雅。

  莲子养心,莲须生津止渴,荷叶清暑利湿……除了单枝荷花,大面积的荷塘也是古代画家笔下常见的艺术意象。南宋冯大有《太液荷风图》便描绘了荷塘一隅,像轻伞一样的荷叶顾盼生姿,每一片叶的阴阳向背都在画法和色彩上有微妙差异,于统一之中形成节奏和层次。另绘有野鸭双栖、蝴蝶双飞、莲蓬结子等意象,寓意吉祥。南宋佚名《荷亭销夏图》中,一亭台建于水面之上,连廊人影攒动,主人公高卧于亭心,水中荷影摇曳。清代王翚《水阁延凉图》中,同样有一邻水而建的楼台,一人坐于其中望向远方,身后是一片荷塘。此二图均表现了古人喜植荷花、闻荷香、感熏风、得凉爽的情境,正是“荷塘生微风,暑气晚来退”的艺术写照。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顺天时、明物理的经验总结,它体现着自然的规律,即顺应天地之气韵,成就万物之生动。古人将自己对自然的观察、感悟描绘成画,传承千百年。画中品夏至,品的是多样情绪,品的是一点文心,品的是物华天宝,品的是生意盎然。夏至已至,不妨走进那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夏景图中,与荷香墨香同醉,与文心童心共情,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版式设计:蔡华伟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暑假安全伴我行

  • 习近平会见越南总理范明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2024-04-20 17:03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