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考古资料看楚文化的影响
首页> 悦读频道> 悦读会 > 正文

从考古资料看楚文化的影响

来源:人民日报2024-06-24 09:42

  高崇文

  楚国是周代极其重要的诸侯国。立国时虽国力弱小,“土不过同”,后来却成长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国力强盛时,西至巴蜀,东至大海,“地方五千里”。从不断积累的考古资料可以看到,丰富灿烂且具有自身特色的楚文化,体现了楚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安徽武王墩大墓考古正在进行中,新的考古信息为研究楚文化提供了新资料。我们对楚墓的了解,始于上世纪30年代安徽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此墓多次被盗,出土青铜器近千件,有铭文者70余件,包括一大批楚王重器。因其位于楚国最后的都城寿春之郊,专家推测墓主应是卒于公元前228年的楚幽王熊悍。1951年10月,考古学家夏鼐带队在长沙近郊进行古墓葬清理发掘,发掘多座东周楚墓,第一次发现完整的楚墓棺椁和楚国竹简。此后又有河南信阳长台观楚墓、淅川下寺楚墓,湖北荆州江陵楚墓、楚郢都纪南城、当阳赵家湖楚墓、大冶铜绿山古矿业遗址等发现,楚文化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东周各国墓葬中,楚墓是发现最多的。通过比较研究可以看到,春秋至战国,楚墓墓葬形制有比较大的变化。春秋时期均为竖穴土坑墓,地表没有封土,墓坑内不设台阶,也无墓道。战国时期,虽还是竖穴土坑墓,但中等级以上的贵族墓都有封土。荆州楚郢都纪南城北纪山陵墓区,有许多大墓的封土直径40—100米、高6—10米。被推测为楚王墓的熊家冢陵墓西侧发现排列有序的车马坑40座,南侧发现殉葬墓92座。这类墓一般都有斜坡墓道,多数为一条,也有两条者,如可能是楚顷襄王墓的河南周口马鞍冢就设有两条墓道。战国时期的大中型贵族墓,墓坑壁往往设多级台阶,规模越大,墓坑越深,台阶越多。湖北荆州天星观邸阳君墓有15级台阶,荆门包山二号墓、枣阳九连墩1、2号墓有14级台阶,荆州望山1号墓、藤店1号墓有5级台阶;河南新蔡平夜君成墓有7级台阶。小贵族墓有的也有1级或2级台阶或墓道,平民墓则无封土、台阶和墓道。武王墩一号墓的台阶数量为21级,是目前考古已知楚墓中最多的。

  楚贵族墓的随葬品主要是铜礼器。按周制,天子用九鼎八簋,卿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楚墓基本应用此制度。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据著录可知,起码有大镬鼎2件、平底升鼎9件、带盖圆腹鼎24件,另外还有簋、鬲、簠、敦、豆、尊缶、壶、盥缶、盘、匜等,据此可知,该墓肯定有牢鼎数套,其最高规格应是九鼎八簋之制。淅川下寺二号墓,墓主是楚令尹,相当于卿。该墓两次被盗,现存的铜礼器有平底升鼎7件,即大牢七鼎之制。荆门包山二号墓,墓主为楚国左尹,其身份等级仅次于令尹。据所随葬的鼎数,应为大牢七鼎和少牢五鼎各一套。由此可以看出,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当时社会的大背景,那就是中国古代的礼制文明。礼制既是生活习俗,又是思想信仰,更是政治制度。夏商周三代是一种礼制性的社会,凭借礼制来维护社会秩序,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礼制文化,具有向心性、统一性和连续性的特质。

  从考古资料看,东周时期,我国南方形成了几支不同的文化系统,江汉平原是楚文化,长沙一带是百越文化,汉淮间地区是汉阳诸姬(周王朝分封在汉水以北的姬姓诸侯国)文化区,淮河下游是群舒文化区,江浙地区是吴越文化区,四川盆地及峡江地区是巴蜀文化区,岭南是南越文化区。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楚国向四周扩张,楚文化不断统一着长江中游及淮河流域,对周边地区也有强烈影响。汉淮间诸国原本属于周文化系统,至春秋中期开始逐渐楚化,融入楚文化之中。淮河下游群舒文化至晚在春秋晚期也渐变成楚文化。长沙地区的百越文化到战国早期变成楚文化。战国时期楚文化对江浙地区的吴越文化,对峡江地区及四川盆地的巴蜀文化都有强烈影响,峡江地区也属于楚文化范围了。

  岭南两广地区是南越族的聚居地域,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秦汉时期,这里的考古学文化发生了变化。从墓葬形制看,基本上是椁内分箱的楚制。墓葬随葬品主要由三种文化系统的器物组成。一种是楚文化系统的器物,如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既有楚式铜鼎,还有仿楚式的陶鼎,一些中型墓中也多见楚式或仿楚式的鼎、壶、罍、盘等礼器。另一种是秦汉文化系统的器物,如蒜头壶、扁壶、鍪、釜、釜甑、汉式鼎、钫、圆壶等,这类器物在岭南先秦时期的墓葬中几乎不见,而大量见于岭北各地的秦汉墓中,属于典型的秦汉式器物。再就是本地传统的越文化系统器物,如越式鼎、各式各样的印纹硬陶器等。这种转变,应是秦汉大军南进时将两湖地区的楚文化迅速带入岭南所致。

  楚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真实写照,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大事记三

  • 世界互联网大会线上有奖答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2024-04-20 17:03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