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4年是我国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6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一系列精彩纷呈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全国各地乃至国外陆续举办,深度挖掘非遗中的渊源、记忆和文明,展示其守正创新、继往开来的时代风貌。
夏至将至,长时间的炎热天气即将开始。许多穿越时空的非遗项目,在当下仍与衣食住行相关,与消暑文化紧密相连,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为人们带来清凉与惬意。本期,我们走近多样化的非遗技艺,打开非遗度夏的几种方式。
一把岳州扇 扇来洞庭风
张 玲
扇子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尔雅》中提到“以苇曰扇”,被认为是扇子最早期的材质。从最初的苇草扇到后来的竹扇、羽扇、纨扇、纸扇等,扇子不仅是一种生活用品,也作为文化艺术的载体和身份地位的代表,传承着美与文化。在今天,轻摇一把扇子,在获得清凉的同时,也能让我们感受一份宁静与满足,体会慢生活的美好。
沿用至今的岳州扇,是湖南岳阳及周边地区世代传承的传统手工艺品,其核心分布区域是岳阳市岳阳县,因其产地旧属岳州府而得名。岳州扇包括折扇、团扇、书画扇、芭蕉扇、羽毛扇、中堂大挂扇等多种形制,扇面用料精美,花色品种新颖丰富,且多与岳阳的名山、名水、名楼、名人、名文相关联,地域特征明显,极具艺术欣赏价值。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州扇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在洞庭湖东南部区域,潮湿闷热的气候催生了早期用于招风取凉、驱赶蚊虫的扇子。出土于距岳阳直线距离100公里范围内的湖北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木柄羽扇、长沙马王堆汉墓长柄竹扇,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较早的竹木长柄扇,被视为岳州扇的前身。
魏晋南北朝时期,羽扇在军旅之中流行。清乾隆《岳州府志·卷二十四》记载了南北朝时期陆法和在洞庭湖水战中“执白扇麾反风”火烧贼船的故事,扇子也成为智慧的象征。隋唐时期,团扇盛行于世。宋代,折扇由日本传入中国,到元代逐渐受到广泛欢迎,明代更取代团扇成为主流。明隆庆年间《岳州府志·食货志》记载:“扇,多骨而轻。”说明至迟在明代,以多骨折扇为主的岳州扇制作技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清代,岳州扇产业继续发展。据载,兴盛时期,岳阳制扇骨的从业人员有上千人。清光绪年间《巴陵县志·卷五十二》载:“邑中婚事既定聘后……女家回用荷包、扇插等。”说明当时岳州扇在民间较为普及。
民国时期,岳阳县凭借优质的楠竹资源、快捷的水陆交通和区位优势,为全国各地扇厂提供扇骨等半成品,产品远销北京、武汉、上海、苏州等地,还是上海王星记扇庄、苏州扇厂、杭州扇厂等的定点供应基地。繁荣的商业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岳州扇制作技艺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岳州扇走上规模生产的道路,产品外销欧洲、美洲等地区,为我国对外贸易作出贡献。
如今,岳州扇作为全国三大名扇之一,仍被人们用来消暑纳凉、驱赶蚊虫、把玩欣赏,并在当地社交、婚嫁、丧葬等民俗礼仪中有较为重要的体现,并不断走向精致化、精品化。岳州扇厂等企业生产多样化的产品,制作的很多工艺扇、演出扇销售至全国。
岳州扇产品以折扇为大宗,成品扇形呈梭状,口紧尾细中间鼓,其制作以楠竹为骨、牛角为钉、宣纸为面,用料考究、工艺严谨。制扇用的楠竹、水牛角等材料均为当地所产。以楠竹为例,岳州扇主产地岳阳县境内所产的楠竹竹节修长、竹纹细腻、柔软性强,具有不易变质、生斑、发霉的特点,是制作岳州扇的绝佳材料。
岳州扇的制作主要分为扇骨制作和扇面制作两大步骤,具体包括锯筒、劈片、边骨推青、镶边骨、打磨、钻眼、镇墙、抓带、打通钎等72道工序。据岳州扇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刘正文介绍,扇骨的制作与造型是最能体现岳州扇技术功力的关键一环,彰显了传统技艺的手工性特征。精心打磨抛光后的扇骨,眼看似玉石温润,手摸如玛瑙平滑。
岳阳县积极振兴岳州扇制作技艺、探索传统工艺的市场发展,建设了岳州扇生产加工及制作技艺传承基地,着力壮大岳州扇生产制作龙头企业。岳州扇制作技艺历史上主要通过师承和家传两种方式传承,近年来,通过开设培训班、非遗进校园、产业培训等途径,不断拓展传承方式,目前共有传承群体58个、从业人员600余人。“岳州扇材料原生态,工艺讲究、制作精美,拿在手中有质感,无论自己用来纳凉、把玩还是作为礼品相赠都很合适。”岳州扇第六代传承人刘岳军说,岳州扇传承人和工匠们坚持纯手工制作,努力呵护这份传统的技艺。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土布织品纳夏凉
袁 冰 范海刚
土布,又称“老粗布”“家织布”,是中国民间一种传统的手工纺织品。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土布多以纯棉为原料,也有的辅以麻等其他植物纤维,由纺车、织布机织造而成。采用传统手工纺织工艺生产的土布,常有规律的经向条纹,线条粗、纹深,虽然看上去略显粗糙,但是结实耐用、穿着舒适,不容易起皱卷边、产生静电,具有冬天保暖、夏天吸汗的特点。由土布制作的衣服、床上用品凉爽宜人,在夏天很受人们青睐。
土布之所以带给人清爽感,离不开它独特的织造工艺。从棉花到线、由线到布,纯手工织出的面料会在纱线间形成很多孔隙,就像无数个小透气孔,可以快速散热,给人带来凉爽、舒适的体感。
“芊芊擢素手,札札弄机杼。”遥想汉代,织女们用双手创造出一尺尺美丽的布匹,时光荏苒,那些织女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织布技艺却在纺车的“吱扭”声和织布机的“哐咔”声中流传下来。旧时候的农村,土布是大众化的实用衣料,土布染织技艺也在乡村妇女间一代代传承。随着纺织的工业化、现代化,土布逐步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而近年来,人们追求绿色、环保、自然,昔日的土布又重新回归,且经过现代工艺的创新和改良,融入更多科技及时尚元素,色彩更丰富,触感更舒适。在原材料上,土布以棉为主,融入麻、丝、竹等不同纤维;在设计上,邀请设计师对颜色搭配、服装样式进行设计,使之更符合现代消费市场需求,同时加入丰富的地方文化元素,让土布衣裳更有特点与品位……
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土布,土布纺织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也有不少知名的土布生产企业。从家居用品到服装服饰、从文创产品到汽车用品……非遗土布不断焕发新生,书写新时代的新风尚,用一丝一缕织出锦绣天地。
河北赞皇县原村土布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地至今仍流传着“黄道婆织棉传赞皇”的传说。原村土布古朴、自然、环保,是极具地域特色的纯手工纯棉织布。
当地依然保留着古老的织布技艺。在挖掘和创新中,原村土布总结了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包括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了机等在内的72道工序。这72道工序中蕴含着中国手工纺织的精髓,积淀了千年纺织文化的底蕴。2013年,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被列入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在抗战时期,原村土布纺织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崔雪琴的姥姥就是当地的“织布状元”。近年来,崔雪琴依托土布技艺,带领周围6个乡镇17个村走上致富之路。据崔雪琴介绍,在传承土布工艺的基础上,原村土布坚持无浆生产,纱线不用再裹上“面糊”,最大程度还原棉花纤维本来的特性,不仅质地柔软,通透性也更好。
可以看到,与印象中质感粗糙、颜色单调的老土布不同,原村土布柔软舒适、色彩丰富,品种、款式一点也不“土”。近年来,原村土布多次走出国门,参加德国法兰克福家纺展、比利时弗拉芒国际贸易博览会,还受邀登上米兰时装周等国际舞台,让非遗焕发新的生机。
消暑佳品龟苓膏
郭凯倩
如今,龟苓膏是不少人喜爱的消暑佳品,在炎炎夏日带来一丝清凉。作为岭南地区历史悠久的传统药膳,龟苓膏是“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尤其受到两广地区以及东南亚一带人们的喜爱。
龟苓膏起源于广西梧州市,与六堡茶、人工宝石并称“梧州三宝”,如今,梧州龟苓膏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据称,龟苓膏配制技艺最早出现于秦末汉初。《梧州市志》记载:“梧州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量多,人们易感染热毒、湿毒,引起身体不适。因此当地人有服用以龟、茯苓等多种中草药熬制的龟苓膏预防和治疗热毒、湿毒的习惯。明末清初,市场上就有出售龟苓膏的店铺。”《风俗志编》亦有关于龟苓膏的记述:“龟苓膏是梧州传统的小吃,在20世纪40年代,梧州已开始经营龟苓膏并驰名中外。”
关于龟苓膏的起源,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筑好灵渠,南征至苍梧。因将士多为北方人,连年南征,疲乏不堪,易长痱子和毒疮,口腔生溃疡,严重影响战斗力。后得当地人献上妙方,以乌龟、茯苓辅以其他中草药熬汤饮用。秦军将士一试,果然功效绝佳,很快统一了百越。此方后来流传至民间,成为当地一个名贵的养生良方。
尽管龟苓膏确切的起源已不可考,但比较公认的是,龟苓膏的诞生与岭南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息息相关。一方水土一方饮食,位于亚热带的岭南地区,气候常年闷热潮湿,到了夏日更是酷热逼人。火气与湿气的双重攻击,让岭南人在琢磨吃这件事时,十分追求食物清凉解暑、祛湿健脾的功效,当地人食用龟苓膏祛湿热的习惯也由古延续至今。
新鲜熬煮出来的龟苓膏,是外观呈黑色或棕褐色、略带弹性和光泽的膏体,伴着淡淡的香味。因为其中含有中草药成分,口感微苦,带有回甘,吃起来嫩滑爽口。
老婆饼里没有老婆,但龟苓膏里确实有龟。龟苓膏以鹰嘴龟和土茯苓为主料。《本草纲目》认为龟板性凉,“治腰脚酸痛,益大肠,消痈肿”,土茯苓可“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构挛骨痛,恶疮痈肿”。基于这两种主要成分,再加上一些有清热滋阴效果的中药,如生地、金银花、蒲公英、罗汉果、灵芝等,熬制出来的龟苓膏不凉不燥,老少皆宜。两广地区的人们认为,食用龟苓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清热祛湿、滋阴补肾、养血生肌、润肠通便、养颜提神等作用,对暗疮、咽痛、痔疮、痱子等症状的消退也有一定帮助。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龟苓膏具有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且其中含有多种活性多糖和人体必需氨基酸,是一种有益健康的食物。
龟苓膏的制作工艺精细复杂,需要经过选材、处理、洗药、碾磨、提取、浓缩、过滤、配兑、煮膏、冷却等21道工序。其中,龟是龟苓膏制作的精髓。为保证药效,每只乌龟重量不低于250克。用传统工艺制作的龟苓膏,龟甲需要慢火熬煮15个小时方能煮出龟胶和蛋白质。部分药材需切割或捣碎,先用武火煮出药味,再转文火熬制出精华。凉粉草清洗后熬煮,加入溶解好的草木灰碱,经过滤取得到凉粉草提取液。按比例勾兑凉粉草液和龟苓膏药液后,加入米浆,最后使其凝结成黑色略带透明的膏体。2021年,龟苓膏配制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龟苓膏已从最初前店后坊的生产和沿街叫卖,发展到今天的专业化生产和销售。经过梧州市中药厂和第三制药厂的创新研制,盒装、袋装、易拉罐装的龟苓膏粉相继问世。龟苓膏的品种和口味也在技艺的不断改良中得以丰富和提升,比如在原来配方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具营养价值的黄喉拟水龟和其他药材,还结合现代人的喜好推出杂粮龟苓膏、荔枝龟苓膏以及不添加蔗糖的龟苓膏等一系列产品。街边糖水店、凉茶店售卖的龟苓膏也不断推陈出新,除了传统的糖汁龟苓膏、蜜汁龟苓膏、椰汁龟苓膏、牛奶龟苓膏,顾客还可以自由搭配冰淇淋、水果、巧克力饼干等配料,品尝起来可谓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