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记者 李婷
龙船文化节、非遗美食市集、古韵文艺汇演、传统戏曲电影展映、城市考古定向挑战赛……“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连着端午小长假,上海开启全城非遗嘉年华,各种类型的非遗、民俗活动在全市遍地开花,让人们亲近、爱上传统文化。
作为活态文化,非遗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以无形为主,并随着时间推移被不断地再创造。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共收录145个国家730项非遗。其中,中国有43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在国内,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共认定10万余项非遗。
面对这些无形的文化,如何更好地以有形的方式展现?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文博机构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来自8个国家的24位专家学者齐聚2024年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以“非遗的多元表现及社会参与”为主题展开头脑风暴,分享经验和做法,更探索今后的发展方向。
直观呈现非遗价值,文博场馆具有独特优势
“和其他机构相比,文博场馆在场地、研究人员等方面具有比较独特的优势,结合自身馆藏特色,通过适当解读,可以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无形文化遗产的价值。”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刘超英坦言,国内博物馆过去比较注重对物质文化遗产的收藏、研究和展示,对于非遗的关注相对较少。可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内博物馆尝试以多样化的模式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比如,开设专门的展示区域、举办动静结合的展览、组织专项展演、复原场景、保留原生文化形态等。
以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举行《一梦华胥——中国皮影光影艺术展》为例,它以非遗“中国皮影戏”为创作蓝本,以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为灵感,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创造出一个完全由皮影元素构成的光影异想世界,让人们沉浸式体验今时古梦。浙江安吉于山峦秀水间建设的生态博物馆群,由1个中心馆、12个专题生态博物馆和26个村落文化展示馆组成,将县域范围内最具特色的人文、生态资源纳入展示范围,系统呈现安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些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由保护单一的民族文化遗产走向保护综合类文化遗产,被看成国内博物馆的创新实践。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不仅收藏国内的非遗,还将目光投向全球,为各国间开展传统技艺保护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
“保护非遗,有助于提升文化多样性、包容性和人类创造力。”在阿联酋沙迦酋长国沙迦博物馆总局局长艾莎·迪马斯看来,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在博物馆参观体验非遗,本身就是非遗的组成部分。
保护好祖先留存下来的遗产是共同诉求
虽然各国的国情不同,但保护和利用好祖先留存下来的遗产是大家共同的诉求。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总馆馆长劳拉·派伊第一次来到上海,便被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吸引。上海与利物浦是姐妹城市,两者皆以港兴市。▼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她透露,利物浦最初是一个小渔村,在18、19世纪因为跨大西洋的贸易成为重要的贸易港口,很多移民来到利物浦,使其一跃成为英国第二大城市,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挥了关键作用。“虽然曾遭受战争重创,经济一度严重衰退,但多亏我们的文旅产业。”劳拉·派伊说,和很多旅游城市一样,利物浦有很多的地标建筑,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座城市丰富的传统习俗、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以足球为代表的体育文化,独特的口音、多元的音乐,市民的幽默、热情等。
“它们使利物浦成为利物浦,也赋予了我们强烈的身份认同和自豪感。”劳拉·派伊表示,为了更好地延续这些刻在DNA里的文化基因,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总馆自2011年向公众开放以来,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形式对其进行展示。“我们面临过很多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城市在不断发展,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更新展览内容。”她透露,利物浦举办很多节日和活动,去年的欧洲电视歌唱大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名歌手。其间,博物馆有意识地从电视台以及歌迷那里收集各类见证物或影像等。“我们有必要为子孙后代保存并保护好我们的文化故事和遗产。”
事实上,很多文博场馆本身就是非遗保护单位,对非遗的传承传播具有天然使命。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介绍,该馆有两项市级非遗,分别是碑刻传拓及拓片装裱技艺和古籍修复技艺。而上图拥有的数千万册馆藏中有数百万的古籍历史文献,这些特藏与篆刻、书法、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宣纸制作技艺等非遗密切相关。“最近几年,我们馆非遗团队每年修复的古籍都在一千册以上,碑拓800平方尺以上,在全国图书馆界名列前茅。馆里做的大型展览,背后都少不了这些传承人的努力。”陈超说,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是所有图书馆人的初心使命,这之中包括了无形文化遗产的保存和提供相关服务。该馆也为此做了一系列尝试,比如留存非遗技艺各种形式的资料、在上图讲座推出非遗大讲堂,参加各类非遗展示和体验活动等。
“联合国人居署提出大都市遗产概念,强调用动态发展的眼光重塑遗产界定、管理与开发方式,大都市中具有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或者社会价值的资产,包括有形的建筑、街区、地标、景观,以及城市历史、传统和集体技艺相关的文化实践都应该被系统地看作遗产,并且成为我们留给未来的重要资源。”他认为,这种新的视野尊重城市是动态的生命体、有机体,重视城市文化在快速流动与演进中自然积淀而成的景观,有必要加以学习、借鉴,助力我国和上海的遗产保护进入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