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王安忆:写作就是进入一种命运
首页> 悦读频道> 对话 > 正文

王安忆:写作就是进入一种命运

来源:北京日报2024-05-21 10:42

  舒心  

  今年春节伊始,上海芭蕾舞团特别邀约作家茹志鹃的女儿、同为作家的王安忆执笔,为芭蕾舞剧《百合花》担任编剧。母女两代作家隔空“牵手”,成就一段文坛佳话。

  “人自然要在某一个地方生活,我个人觉得我的写作同上海这座城市有着很辩证的关系。”王安忆说,沪上的清雅就是杂在这俗世里面,沸反盈天的,老庄也好,魏晋也罢,到此全作了话本传奇。

  她就在这热闹繁华咫尺之遥的所在,安守宁静寂寞。她说,最理想的状态便是“让我一个人静下心来慢慢写”。

  1.不是让别人觉得好看,而是自己也有阅读乐趣

  上世纪50年代,王安忆出生于文学之家,母亲是著名作家茹志鹃,父亲是剧作家、导演王啸平。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热爱文学对王安忆来说并非偶然。

  然而,母亲茹志鹃对王安忆不但从来不称赞,反而是挑剔的。在王安忆的印象中,自己小时候很叛逆,很早就脱离母亲的管辖。直到很多年以后,她才知道,自己从母亲那里其实吸收了很多营养。

  《百合花》1958年发表在《延河》上

  1977年,王安忆写了一篇小说《平原上》,母亲把作品推荐到《河北文艺》上发表,作家贾大山看到王安忆的小说,称赞说,将来她会写出来。他的话对王安忆鼓励很大。

  1980年,由《少年文艺》推荐,王安忆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期文学讲习所学习。半年时间,写下一系列小说,后集册为《雨,沙沙沙》,在《北京文艺》上发表,王安忆自此成名。 1983年,王安忆和母亲茹志鹃一同到美国参加国际笔会,回来后发表了《小鲍庄》,成为1985年轰轰烈烈的“寻根”文学思潮的重要收获。

  不循规蹈矩,不按部就班,王安忆的创作特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显现出来。她写过包括《流水三十章》等很多实验性的东西,其写作也和潮流有关:写《小鲍庄》时,她被归到“寻根”文学;写《长恨歌》时,又被归到海派。其实本质上,她一贯保持自我的风格,题材无外乎两类:一类是上海,一类是农村。

  那个时代,每个爱写作的年轻人都免不了受到各种创作流派的冲击。王安忆没在弯路上走太远,因为她很快便发现这不适合自己,当然也不妨碍她时不时尝试一下,《众声喧哗》就是小的尝试,脱离了写实主义对小说的规定。《遍地枭雄》《伤心太平洋》是和写实保持距离——没有从头到尾的故事,不是因果式地联系紧密,有潜在的紧张度,整体看来却很涣散。

  回顾年轻时的创作,王安忆曾坦言自己“喜欢背叛,不怕失败,很勇敢”。一开始她觉得故事是一种束缚,想把前人的规矩破掉,而越往后写,越发现自己的观念越来越合乎、服从前人小说的规定,对故事的要求也越高了。关键不是让别人觉得好看,而是自己也有阅读的乐趣。

  2.颠覆容易继承难,需要长时间的积淀

  每次见到王安忆,总见她头发挽在脑后,清清爽爽的样子。她不苟言笑,似乎不太容易亲近,可在熟悉她的人眼里,王安忆坦率真实又无比细腻体贴——她亲手织好送给史铁生的毛衣,史铁生去世后,妻子陈希米一直珍存着;作家陈世旭要买藤椅,她跑到家具店亲手一笔笔画下样品(店内不允许拍照)寄给他。30多年前,她在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鲁迅文学院的前身)学习,遇到不会写的字了,转过身问陈世旭,“‘兔崽子’的‘崽’怎么写?”越过几排桌椅,远处的莫伸(作家)插嘴道:“安忆也要用这样粗鲁的字吗?”可见她平素在大家眼里的贤淑模样。

  念及王安忆,笔者会想起她在长篇小说《长恨歌》开篇所写:“上海的弄堂总有着一股小女儿情态……这情态是有一些优美的,它不那么高不可攀,而是平易近人,可亲可爱的。”

  《长恨歌》的创作,缘起于一段流言——一个选美小姐出身的女人,死于非命。 20世纪40年代末期,出身上海弄堂的女中学生王琦瑶偶然地被选为“上海小姐”,由此展开了她充满传奇与变数的人生。开篇以近两万字的篇幅描摹上海的弄堂,并由此延伸开去,将时代的沧桑变幻同个人命运密切关联。小说在对人物内心深度开掘的同时,将上海日常生活中的美感与温情呈现在读者面前。

  初写《长恨歌》,王安忆只是被王琦瑶的故事所吸引,没想到发表后,不但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也成了她所有小说中最具有改编缘的作品,屡屡被拍成影视剧。“写《长恨歌》时,我已经开始注重叙述的趣味性,至少想要这么做。”王安忆透露,上世纪90年代初自己还年轻,也喜欢实验性的写作,“有点儿喜欢炫技,好像怎么样能难倒读者,成了我要完成的任务一样。”

  2012年出版的《天香》,却像是王安忆给自己出的一道难题。书中人生活在明嘉靖年间,离她那么远,而且他们都是自己想象、无中生有的人,这让创作之初的她有些茫然。于是王安忆着眼于人物性格,她相信任何时代人物的性格都不会相差太多。书中虽然没有《红楼梦》大观园中那么多的女性人物,但她们个性鲜明,过眼难忘。《天香》问世后,好评不断,并在第四届世界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评选中折桂。

  如今,王安忆越来越认同,写小说就是讲故事。她很注意情节和审美的取向,若不能在戏剧性上有大的起伏,就要在细节和语言上下功夫。她坦言,年轻的时候,总想颠覆自我,总想要更勇敢的表达,后来才慢慢发现,颠覆容易继承难。前辈积累的东西瞬间便可以颠覆,继承传统却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和准备。

  写得越多,她也越来越靠近最初写小说的动机——“为什么写小说?就是想听故事。不能说你喜欢听故事,不给别人听。”因此,在《长恨歌》之后,她摒弃了繁复的缺乏故事性的叙事,学会了甄别,学会了放弃,且变得越来越挑剔。“我觉得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是很贪婪的,似乎是张开了所有的感官,每一个毛孔都在不断地吸收经验,像海绵吸水一样,把自己注得非常饱满。这一时期的写作就是把吸入的东西慢慢地释放出来,让它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我最初的写作说宣泄也好、描写也罢,其实就是在释放自己的经验。”

  3.图案在变,针法不变

  如果说,年轻时候的王安忆有一种表达的欲望,那么现在,成熟的王安忆在以减法收缩篇幅。

  慢的写作追求与生活节奏,让王安忆的日子生出来些许诗意。虽然不喜欢写诗,她的文字却一向充满着清新的意韵。即使是在安徽农村,在和母亲茹志鹃的通信中,既愤怒又渺茫的王安忆,反映自己孤独无助又艰难的生活也是如此动人:“别人家屋梁上来了燕子,但我家的却没有来。”

  很多知名且成熟的作家,愿意将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划清界线。若以此区分,毫无疑问王安忆要归到前者。可是她向来不排斥对于畅销书优秀元素的吸纳,并且尤其喜欢推理小说。英国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意大利作家马里奥·普佐、畅销书作家阿瑟·黑利……她觉得,西方小说之所以多伟大的鸿篇巨制,是因为西方小说家发展了坚固、严密而庞大的逻辑推动力,它与宏大的思想互为表里。

  莫言看过王安忆的《红豆生南国》之后作了一个精妙的比喻:“我看王安忆的小说经常产生联想,仿佛在观察一匹织锦或者丝绸,打开漫长的画卷,上面图案一会儿是牡丹,一会儿是凤凰,图案在变化,具体针法不变……千针万线,一丝不苟,一条跳线都没有。”

  某种程度上,这评价可视作王安忆多年来一贯的创作态度。自1976年发表散文处女作《向前进》算起,王安忆的文学创作已近半个世纪。作为一个享誉海内外的作家,她始终如一,以手艺人的勤奋和严谨,一字一句、一砖一石,踏踏实实构建她的小说世界。

  她喜欢手艺人,喜欢听手艺人说话。有一次,王安忆送修家里的一件红木橱具,木器行老板一看便知是民国的物件。她问从哪里看出,对方回答说榫头,接着细数各种嵌榫的方法形制,王安忆听得入了迷。三年前出版的长篇小说《一把刀,千个字》里的淮扬厨师,是王安忆在纽约遇见的“原型”,王安忆曾问他各菜系的特色,厨师作答:任何菜系做到最高级便无差别。

  王安忆把他写进小说里。《一把刀,千个字》自淮扬名厨陈诚在纽约法拉盛的中年人生起笔:生于东北的冰雪之地,记忆却从因避难而被携来上海寄居的亭子间开始。他启蒙于祖辈扬州乡厨的鲜活广博,蜕变于上海淮扬系大师的口授身传,后来在纽约成为私人定制宴席的大厨……故事充满传奇,且讲故事的空间拓展到全球。

  王安忆几乎每一部作品,都会从不同的层面给予读者更新鲜更深刻的感受。而《一把刀,千个字》中蕴涵的世道人心和生活哲理,不仅再次证明她情感的饱满与创造力的持久,也成功地将小人物的命运与大时代、大历史完美融合。王安忆说,一个写作者,很可能终生都在写一本书,每一本都是未完成,每一本又都是续写和补写。“接”和“续”的是生东西,却是从熟东西里长出来。“所谓‘坚持’,在我可能只是有股子韧劲,还有,思辨对我有吸引力,可能属于理趣的爱好吧。”

  《一把刀,千个字》中,主人公陈诚精神世界的启蒙源自《红楼梦》《黄历》《易经》,王安忆的用意是“礼失求诸野”,希望她的主人公以赤子之心向传统文化汲取营养。书中,她还让陈诚游走于各地,从扬州、高邮、哈尔滨,再到旧金山、纽约,以不同地域间舌尖上的美味,开阔出一番融汇了天地与自然体悟的精妙世界。

  4.即便虚构,也要依据现实生活的逻辑

  多年来,王安忆被贴上所谓的“琐碎”标签,并不妥当。准确地说,是“细致”。反映在她的创作中,可以看到王安忆以学者的严谨和认真去完成小说的每个细节。在她看来,即便小说是想象,是虚构,也必须依据现实生活的逻辑。小说的细节尤其需要考据,比如《天香》中的顾绣,《考工记》里的建筑,《一把刀,千个字》中的淮扬菜。对王安忆来说,一旦发现一个好故事并决定写作,必然要研究其发生的背景,写作需要有事实的基础,她希望这基础准确而严格。

  小说是个人的心灵世界,但是筑造心灵世界的材料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因此,《天香》从嘉靖年间一路写到万历年间,她一路查找资料,给读者最信服的交代。而在《一把刀,千个字》中,选择淮扬菜厨师和王安忆个人经验有关联。从小带她长大的扬州保姆创造了家庭的食风,这一点,王安忆曾在《富萍》中有所表述。小说让舅公带了小孩子穿村走乡办宴,是她得意的一笔,因为只有这地方可以学得厨,又可见得“礼”。而小说涉及的淮扬菜,得到美食家沈嘉禄的赞赏:“《一把刀,千个字》犹如炖生敲,对素材不断地锤炼与升华,便能让读者品读出层次丰富的意蕴。又如小说中屡次提到的煮干丝,此道风味的关键之处在于厨师对豆腐干的前期处理,唯有执爨高手才能‘飘’出银针般的细丝,不粘不团,富有弹性,自成小宇宙。千丝染霜堆细缕,决非一日之功。”

  “这部小说对我最大的挑战是这些人和事都不是我熟悉的,没有心理经验。《长恨歌》写上世纪40年代,有些人在我的成长阶段在街上看到过。《一把刀,千个字》是写我不太熟悉的事情,基本是我经验隔膜的,场域也非常陌生,东北我只去过大连和哈尔滨,淮安也是陌生的,因为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倒是对法拉盛的印象还鲜活。我唯一熟悉的是上海。写作强大的动力,是来自思想的动力。”王安忆觉得,由于材料的紧缺,还是有些局促。如果有更丰富的材料,《一把刀,千个字》可以写到三四十万字。

  5.文学有时候也像科学,重在发现

  “没有作家无所不能。”她坦率地说,写了几十年,仍然还会碰到困难,正因如此,才有写作的欲望。她在克服困难中找到乐趣。如果某一天没有欲望了,那么放弃写作也未尝不可。在描述自己的创作态度时,王安忆说:“写小说时好像体验另外一种人生。坐在桌子前,就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我要把这个人物搞清楚,他在这种情况下会有什么反应——我对这种想象的活动始终没有倦意。”

  王安忆喜欢中国一句老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她喜欢《战争与和平》《红楼梦》那样的经典之作,也喜欢各种类型小说的推理和悬念,“我当然觉得那些作家高明,我也知道我不是他们。我知道自己的软肋,也没有太大的野心。”王安忆说,她有一些微小的但是个人的目标,就是设定不太遥远的彼岸,老老实实写自己的东西。

  王安忆不断在写作中突破自我,《长恨歌》中的语言华丽繁复,这种华丽在《伤心太平洋》达到一种极致,王安忆将其总结为与心境有关。年轻的时候想表达的东西特别多,来不及涌出来,喜欢堆砌,背后还有一点对事情的表达和把握不够准确。她的语言真正成熟表现在《富萍》,是一种平白的、干净的语言的开始,会斟酌、寻找合适的表达。小说就是从写下第一句开始,进入一种命运。

  多年来,王安忆一直保持纯粹而单调的生活和写作。自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授课以来,王安忆先后出版了《心灵世界》《小说课堂》《小说家的第十四堂课——在台湾中山大学的文学讲座》《小说六讲》等多部文学讲稿,她在课堂上坦诚分享自己的经验,将所有的文学储备倾囊而出,带领学生探寻小说与生活之间的通道,体验阅读与创作的乐趣。“文学有时候也像科学,重在发现。”很多时候,王安忆都在“发现”,在阅读中发现,在写作中发现,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发现。

  量变到一定程度会达到质变,王安忆在发现中成熟,在发现中进步。虽然人们习惯以“突破”概括王安忆的每一部新书,她本人却更愿意用“进步”形容自己在创作里的努力:“我确实在进步,我对自己的进步是满意的。回过头去看,开始写得也很差,一路慢慢走过来,我的小说逐渐写得比以前好了。”难怪王朔打趣说:“安忆,我们就不明白,你的小说为什么一直写得那么好呢?你把大家甩得太远了,连个比翼齐飞的都没有,你不觉得孤单吗?!”

  6.母女跨时空合作,《百合花》绽放舞台

  王安忆与母亲茹志鹃

  今年对王安忆有着特殊的意义,她把母亲茹志鹃创作于半个多世纪前的短篇小说《百合花》改编成舞剧搬上舞台。

  《百合花》最初发表在《延河》杂志上,全篇只有5000多个字,故事也很简单:1946年中秋节,打海岸的部队即将发起总攻。年轻的通讯员接到命令,送文工团女战士前往前沿救护站。救护站里,大家都在为即将打响的战斗做准备,通讯员带着借被子的任务路过新媳妇的家,想问她借那条布满百合花的新棉被却遭到拒绝。通讯员并不知道那是她新婚的嫁妆,即便文工团女战士从中调解,依然在彼此间留下心结。

  一朝分别,再见已是生死永隔,那床还没来得及借出、布满百合花的新棉被,正轻轻覆盖在年轻通讯员身上……茹志鹃巧妙地寓之于小小的百合花,这样的立意,远远超越了口号式宣传的模式。茅盾曾评价这篇小说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

  担任芭蕾舞剧的编剧,对王安忆来说,不啻是新挑战。“最难的就是‘借被子’这件小事,太日常、太写实了,怎么搬到舞台上?”为此,2022年10月该创作项目启动后,主创团队就前往小说里故事的发生地——江苏南通海安采风。在母亲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地方,王安忆深切地体会到老一辈人的革命情怀,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孕育了无数红色基因,留下了一段段动人心魄的记忆,而这正是《百合花》时至今日依然打动人心的原因。

  “这么久远的一件作品居然没有被忘记,是很令人欣慰的。”王安忆回忆说,当年母亲的这部小说曾有意改编为电影,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此前的视觉化改编作品,也只有一部早年间不到一小时的学生电影作品,由当时还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的沈丹萍饰演“新媳妇”。此次上海芭蕾舞团的舞剧是正式的舞台作品,王安忆参考了当年的电影剧本草稿,在原著基础上进行了部分戏剧性扩充,通过美好人性和残酷战争的强烈对比,展现了战争年代别具一格的情愫,让观众感受到战争年代的人性之纯真,之美好。

  从小说改编成芭蕾舞剧,那朵曾经打动亿万人的百合花正在今天的观众心中重新绽放。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同签署联合声明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见记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2024-10-24 18:08
当陕北说书遇到延安美食,碰撞出延安独特的人文魅力。
2024-10-24 18:06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2024-10-24 17:59
小孩哥小孩姐把安塞腰鼓课间操跳得超燃!
2024-10-24 17:59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2024-10-24 17:50
在宝塔区河庄坪镇政府的扶持下,延安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带动400余人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民带来稳定收入,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点赞延安菌舰,为农民增收,为乡村添彩!
2024-10-24 17:48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亲身体验石墨烯发热背心,感受科技的温暖拥抱。
2024-10-24 11:18
近期,延安市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成功!这不仅是一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更为延安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10-24 11:16
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位于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的苹果基地,在这里记者们亲身体验苹果采摘,倾听果农的心声。同时,记者团还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直播带货活动,助力果农销售苹果。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果农的辛勤付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延安苹果的魅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2024-10-24 11:07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逐梦之路”媒体采访团走进延安宜川县,追寻“悬崖造林队”的故事。
2024-10-24 10:27
陕北说书最近火爆出圈,董宇辉在直播中表示向往陕北文化,想成为一个陕北说书人。这一段陕北说书,带你行走在延安的绿水青山间。
2024-10-24 10:2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数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延宏介绍,延安的地域特点适宜建立算力中心,要把平台搭建好,把更多的企业引到延安,建立归属在延安的算力中心,更好的服务延安、服务陕西。
2024-10-24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