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悦读频道> 悦读会 > 正文

红楼识香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4-05-08 10:57

  王 慧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也荟萃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仅以源远流长的香文化而言,《红楼梦》中即直观生动地体现了我国古代繁杂多样的香文化及其在宗教和世俗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甜香、幽香、清香、异香、冷香、暖香,还有群芳髓、冷香丸、茜香罗、沉香拐、腕香珠、旃檀香小护身佛……《红楼梦》中的香元素将贵族之家的优雅与奢侈表现得淋漓尽致。

  焚香是古代宗教祭祀、婚丧嫁娶等重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仪式,也是文人雅士日常生活中青睐的生活情趣。古人讲究以香养德,修身养性。宋时苏轼被贬黄州,曾在五年时间内于安国寺“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明代屠隆在《考槃馀事》中如是论香:“香之为用,其利最溥。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啸……”

  《红楼梦》中多次描写焚香的场景,如秦可卿丧事时,王熙凤安排宁府四十个下人“分作两班,单在灵前上香添油”;元妃省亲仪仗中“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贾氏宗祠“香烛辉煌,锦帐绣幕”,贾敬主祭时“宝玉捧香”,后众人随贾母至正堂,贾母在供桌前“拈香下拜”。除了这些重要时刻,《红楼梦》的日常生活里也是香气缭绕,人物品茗弹琴、读书静坐时常会焚香。

  焚香通常是有讲究的。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论香》中云“幽趣各有分别,薰燎岂容概施”,不同的场合要焚不同的香,不同的人也会用不同的香。《红楼梦》中,元妃省亲时“鼎飘麝脑之香”,用的是麝香、龙脑这类名贵的香;贾母在正月十五举行家宴,焚的是御赐百合宫香;刘姥姥为贾府众人祈福要请些“高香”,指的是当时非常流行、普通大众都用得起的线香;贾宝玉祭奠金钏儿则“须得檀,芸,降三样”,这是豪门日常用香,一时找不到,还是在茗烟的提醒下,从衣襟上一个荷包里摸到了两星沉速;惜春、黛玉等写经时则要点上藏香。此外,书中第七十五回贾府过中秋时“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第一百零六回贾府抄家后,贾母在院内祝告天地时焚的也是斗香。焚斗香是旧时中秋节拜月时的一种习俗,香呈塔形,顶部用四角或六角的“斗”形彩色刻纸装饰于其上,上下各层亦装饰有许多彩色刻纸,题材内容丰富,反映了人们祈求生活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现实中,曹寅也曾在奏折中向康熙皇帝汇报,江南百姓因闻圣体违和,“间阎里巷,皆恭焚斗香,争建保安万寿经蘸,日夜祷祝,祈佑无疆,仰乞圣躬万安”。

  贾宝玉还提出自己独到而虔诚的焚香祭奠方式:“逢时按节,只备一个炉,到日随便焚香,一心诚虔,就可感格了。愚人原不知,无论神佛死人,必要分出等例,各式各例的。殊不知只一‘诚心’二字为主。即值仓皇流离之日,虽连香亦无,随便有土有草,只以洁净,便可为祭,不独死者享祭,便是神鬼也来享的。你瞧瞧我那案上,只设一炉,不论日期,时常焚香。他们皆不知原故,我心里却各有所因。随便有清茶便供一钟茶,有新水就供一盏水,或有鲜花,或有鲜果,甚至荤羹腥菜,只要心诚意洁,便是佛也都可来享,所以说,只在敬不在虚名。”

  焚香就会用到各种香具,高濂曾列举“焚香七要”,包括香炉、香盒、炉灰、香炭墼、隔火砂片、灵灰、匙箸,其中,香炉、香盒、匙箸后来成为几乎是“固定搭配”的“炉瓶三事”。《红楼梦》第三回写王夫人正室东边三间耳房内的陈设,左边梅花式洋漆小几上摆着“文王鼎匙箸香盒”。文王鼎指的是一种小型仿古鼎式样的香炉,匙箸可以装置香铲、香箸和香匙,以便夹取香料、拨弄香灰。古代香料多为香条、香粉、香饼、香丸、香面之类,故用香盒贮存。第五十三回正月十五之夕,贾母花厅之上“共摆了十来席。每一席旁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第四十回贾母两宴大观园时,王熙凤命人在藕香榭水亭子上安榻放几,“一个上面放着炉瓶,一分攒盒”。清代贵族之家非常青睐这种陈设布局,宫廷中也随处可见,如故宫藏《养心殿西暖阁陈设档》中就记载其北窗台上有“青白玉炉瓶盒一分,紫檀木座,铜匙箸”。

  除了焚香,古人也喜欢佩香。屈原《离骚》有云“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礼记·内则》中则提到“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昧爽而朝”——容臭即香囊的前身。香囊又称香袋、香荷包,是古人最喜欢的佩饰之一,其大多以织物制成,但也有金银、玉石、象牙等其他质地。作为贮存香料的用具,香囊可以佩在身上,也可以挂在车上、帷帐里,可用作驱疫辟邪、养生怡情,也可当作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汉末繁钦《定情诗》中即有“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之说;干宝《搜神记》也提到河伯之女“以金瓯、麝香囊与婿别,涕泣而分”。在古代诗文小说中,香囊往往作为关键道具出现,甚至出现了以其命名的作品,如明杂剧《香囊怨》、传奇《香囊记》等。

  《红楼梦》中也多次出现香囊。一次,黛玉误会宝玉把自己送他的香囊给了别人,赌气铰了已做了一半的十分精巧的香囊。还有傻大姐在山石背后找到的“五彩绣香囊”,把首先看到香囊的邢夫人“吓得连忙死紧攥住”,王夫人则含着泪将其掷在王熙凤面前进行质问。为了寻找这个神秘绣春囊的主人,引发了抄检大观园风波,导致司棋、晴雯、蕙香、芳官、藕官、蕊官等皆被撵出。对此,“护花主人”有评语曰:“搜检大观园,是抄家预兆。”

  《红楼梦》中还有许多别的香,如紫鹃用来计时的梦甜香,宝玉用来定住神魂的安息香,以及马道婆害人及强盗劫走妙玉用的闷香等。这些有着宗教、祭祀、佩戴、陈设、赏赐、香药、计时等之用的香,既记录和反映了古代人的生活,也丰富了人物形象,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副研究员)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课本里的抗日英雄 我们从未忘记

  • 中国国际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城区多地持续展开救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