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化、民情与风俗的生动写照
首页> 悦读频道> 悦读会 > 正文

文化、民情与风俗的生动写照

来源:北京日报2024-05-07 09:45

  冯贤亮

  节假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先秦以来,与农作、休闲、天时变化、宗教信仰及政府管理等需求相关,一年四季按照岁时节令分派的节假日已逐渐形成,具有多重表现形态,最终成为整个社会约定俗成的共同活动。古代节假日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与整个社会的生活习惯、经济变化、思想信仰密切相关,有其特定的仪式和象征,并随时代的不同有所变更。

  名目繁多的古代节假日

  实际上,名目繁多的古代节假日,既有休息、娱乐、庆典、祭祀等活动的时间安排,又有特殊的文化意蕴和精神活动,因而也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情风俗的极好写照。

  从《诗经》《礼记》等早期经典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社会的“风”、“雅”以及四时生活的规律和节奏安排中,对节假习俗或多或少都有所反映。两汉时期,通过历史的传承,众多学者、文人的经典性解释和描述,以及政府的倡行,元旦、中秋、除夕等节日,在那时大致都已定型,并逐渐丰富了后来普及全国的节日序列,包括元旦、人日、上元节、社日、寒食节、清明节、花朝、上巳节、浴佛节、端午节、夏至、伏日、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日、除夕等。

  当然,大多数节假日都以喜庆、吉祥为主旨。以年节来说,在不同民族的聚居区,其表现形式与节庆时间有所不同。如四川、云南地区彝族民众的年节,习称“火把节”,又叫“星回节”,其义源于“星回于天而除夕也”;节期一般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此日就叫“年关”。但这些节日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吉庆而设定。

  相传有不少节日是为了纪念某些人物或事件而产生的。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中秋节吃月饼,据说是为了纪念元末百姓反抗民族压迫;腊八节吃腊八粥,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广西壮族歌圩节的活动,相传是为了纪念著名歌仙刘三姐。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节假日多与各类宗教信仰活动相关。如在清明节、中元节的活动中,佛教的思想与信仰行为都有具体体现。至于日常生活中的驱邪祛病行为,在节假日期间表现得也很充分。年节的挂桃符、请门神,元宵节的“度厄”,清明的戴柳,端午节的插艾、佩戴五彩线、喝雄黄酒,重阳节的插茱萸、饮菊花酒,以及其他许多节日中的洒扫庭除等,都表达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一种期盼。

  古代节假日的记录和流传

  自秦汉以来,涉及节日活动与相关习俗的经典作品,如有关礼仪活动和社会规范的《礼记》,有关农业四时生产与节气关系的《四民月令》,有关中国各地风俗文化的《汉书·地理志》,有关名物、时俗记录和解释的《风俗通义》,等等,都被民众所诵习,一些专家、学者还对它们加以更为丰富的注解,以利其流传。

  此后,有关节俗的专门性作品日渐增多,成为今天我们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地区的风俗习惯、民间信仰、节日庆典等情况的绝好材料。具有代表性的,有魏晋南北朝时期晋人周处的《风土记》,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隋人杜台卿的《玉烛宝典》,唐人韩鄂的《岁华纪丽》,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和吴自牧的《梦粱录》,明人刘若愚的《酌中志》以及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清人顾禄的《清嘉录》和《桐桥倚棹录》、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等等。

  举例而言,《荆楚岁时记》专门记载荆楚一带,也就是今天长江中游地区的岁时节俗,堪称保存至今我国最早的一部专门记载古代岁时节令的专著。其中记载了节日的一些有趣细节,大多是今人不太了解的。《荆楚岁时记》中记录了正月一日至七日每天属于何种节日:“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以阴晴占丰耗。正旦画鸡于门,七日帖人于帐。今一日不杀鸡,二日不杀狗,三日不杀羊,四日不杀猪,五日不杀牛,六日不杀马,七日不行刑,亦此义也。”这些节日传统,在后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

  古代节假日的传承与调整

  经过长期的传承与调整,最终保留下来的那些节假日,成为整个社会约定俗成的共同活动。对节日有着明确记忆的人们,能轻易地发现,节日的周期是固定在一些有特定分节意义的数字符号上的。一些学者通过分析,指出有七个节日的日期是月、日同数的,即正月正(即农历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样一种表达方式,除了容易记忆以外,确实也能在视觉上让人产生美感和亲切愉悦之情。除此之外,许多节日日期的确定,还有“月内取中”“年内对称”“异月同日”“重月之首日”等标准,也便于普通民众的掌握和记忆。

  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日,与新一年的第一个节日紧相衔接。多数人将这段时间发生的节日概称为“年节”,这是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受到整个社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因为这不仅是一个狂欢的节庆时期,也是新旧交替、万象更新的一种象征。北宋王安石所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反映出人们对年节所怀有的欣喜之意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老北京流行的一首年终歌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充分表现了人们过年的忙碌与喜悦之情。在这样的节日,家人往往会团圆,以达成佳节美满的良好愿望。

  唐代诗人王维曾借重阳登高的节庆背景,写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以重阳节为题,描画了游子的思亲之情。明代诗人高启的《清明呈馆中诸公》也说:“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同样反映了在异地漂泊的人对于家乡的思念。

  像唐代的“千秋节”,是在开元十七年,以唐玄宗的生日八月初五为节期,后来改称“天长节”。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李亨登基,效法唐玄宗,将自己的生日九月三日定为“天平地成节”。这两个节日在时间上比较接近,经过综合考虑,后来合并于农历八月十五,时间上正好处于这两个节的中间,这成了后来中秋节的开始。“千秋节”就这样自然消失了。

  至于寒食节禁火的习俗,在古代曾十分盛行,据说在汉代的太原地区,这种禁火行为曾长达一月。以后因为遭到许多士大夫的反对,时间上逐步缩短到三天,这是唐宋时代的事了。但到明代,寒食节普遍不再延续禁火的习俗,最后连寒食节本身都被并入了清明节,使寒食节在形式上不复存在。

  一些流传至今的节日中,如元宵节的妇女走百病、七月七日的穿针与乞巧习俗、七月十五的盂兰盆会、放河灯祭鬼等,很多也已不再流行。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