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珊丹
本书是迄今第一本全面综合记述北京补绣非遗保护相关内容的书籍。希望读者能够在了解北京补绣之余,体会京味儿生活美学,感悟京韵文化情趣。
《北京补绣》珊丹 编著 北京出版社
初见北京补绣是在2011年6月,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荣宝斋举办文化遗产日活动——“首届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拍卖会”,布展时,我第一次看到北京补绣的代表作《唐女马球图》,犹如一幅重彩工笔画,明艳动感、风采隽永。预展时,传承人贾大双大师一直亲自在场为观众展示技艺,悉心讲解。大师认真投入、敬业包容、精益求精的气质令我印象深刻。
随后我随单位去台北筹备“燕京绝技——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去国家博物馆筹办“京味儿——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组织非遗实物作品征集。连续几项工作让我对北京补绣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手工技艺对细节的把控要求很高,拨花时不能有一点点毛缝,要平平整整、粘贴有序,手艺人每天都在一分一秒间慢慢沉淀,在一针一线中细细修炼。每一件精美绝伦、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北京补绣作品,都不仅仅是精湛的手工艺品,更展示了传承人的巧手与慧心。
北京补绣是将多类有色织物剪成各种规格的细小图样,包裹垫物,按设计布局堆叠、粘贴在布底之上,旧时还使用针线锁边装饰,现多采用刺绣缝缀,并配以其他工艺方法展现艺术形象。北京补绣将堆绫、贴绢、刺绣、补花技艺相结合,是北京特有的传统工艺,广义上是“京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丝、绫、绢等织物为主要堆贴原料的北京补绣又称为“丝绫堆绣”。
北京补绣的历史源远流长,源于唐代的堆绫、贴绢工艺,后吸纳了刺绣工艺,由明清时期盛行的堆绫子工艺演变而来。起初是清内务府造办处绣作、染作、衣作制作北京补绣用品专供宫廷,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设置京师农工商部女子绣工科后,北京补绣普及至民间,民国后逐渐繁荣,卢沟桥事变后曾一度凋敝,新中国成立后这一行业得以恢复。
北京补绣代表作《唐女马球图》,色彩明艳,动感十足。
北京补绣制作使用的主要材料为天然织物,以棉布、麻布、绒布等为布底,以绫、绸、绢、棉、凤尾纱等为贴补主料。作品经描图、画毛、标色、剪纸板、贴棉、开纱、拨花、攒活、组装等工序制作而成。工艺主要包括浮雕拨、硬拨、裱纱、剪贴、裱绸、堆线、贴线、拨褶、抽丝、编织、编线、绘画、盘纱、刺绣等多种技法。
北京补绣以补为主、以绣为辅,借助各类布料的质感与肌理,制作具有层次感、立体感、浮雕感的图案,艺术表现力极为丰富。北京补绣特点突出:它发挥凤尾纱等材料的过渡色彩优势,通过纱色由浅及深、韵味无穷的渐变色彩形式,体现视觉上的过程感与节奏感;借鉴挑补绣等抽纱工艺的特长,通过融入镶拼等多种工艺方法,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传统的硬拨、浮雕拨与现代的拨褶相结合,通过精细的拨花操作,可以制作出数量繁多的拨片,组合出富有层次感的图案。其技法的关键是内部使用纸衬,再加以适量的蓬松棉,营造出立体挺拔、凹凸有致的浮雕效果。
《清明上河图》大量采用硬拨、浮 雕 拨、剪贴、柳绣、抽丝、绘画、打籽绣、编织等工艺。
题材精妙、设计精巧、技艺精湛的补绣作品能够在平面上展示出生动的艺术感染力。早期的补绣作品多为唐卡、寺庙里佛像的装饰物以及从宫廷到民间的香囊、荷包、团扇等随身配饰,当代作品多为居室摆件、挂画、屏风等,也有团扇、盘垫、钱包等生活实用品。北京补绣的代表作品有《绿度母像》《清明上河图》《唐女马球图》《尊胜佛母像》等。
2007年,“北京宫廷补绣”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中,2021年,“京绣(北京补绣)”被正式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中。
北京补绣以师徒传承为主,现可考证的历代代表性传承人有:第一代传承人李开泰(辫子李)、李雁宾;第二代传承人崔洁;第三代传承人贾大双、李福强、蒋崇愚、项伟、刘金华、赵伟;第四代传承人徐金香、启燕飞、魏楠、徐子雯等。当前,研发技术主力仍然是北京补绣项目首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贾大双。北京补绣第四代传承人已经崭露头角,正在逐渐接过传承发展的大旗。
(作者系北京文化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