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一本名为《穿过北大校园的漫长青春》的随笔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推出上市。这本封面靓丽抢眼、内容精彩纷呈的文集由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作序,由何建明、曹文轩、孔庆东、谭旭东、解玺璋五位名家联袂推荐,是70后代表作家之一朱家雄所著的第四本个人文学作品专著,邱华栋在题为《绽放文学精神的醒目光芒》的序言中评价了朱家雄的随笔写作,认为其中的许多篇章“都是在长期实践基础上认真思考、仔细推敲才得以完成并发表的,每一篇都散发着强烈的文学精神的光芒”,邱华栋还指出:“作为‘70后’小说家中的重要一员,朱家雄或许有个同代作家无法攀比的独特之处,那就是他主编过好几本‘70后’作家的小说选”,“朱家雄在‘70后’作家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已是不言而喻”。
朱家雄曾出版个人文学作品长篇小说《校花们》、小说集《毕业前后》、文集《未名湖畔的青春》,《穿过北大校园的漫长青春》是其时隔十年之后出版的随笔文集新作,是对他所热爱的文学进行长期实践、观察和思考所撰写的各类文章的一个精选集,绝大部分篇目先后发表于各主流报刊,是作者从文三十年来不懈文学求索之旅的一个完美总结,是作者全面文学才华的集中体现。全书饱绽青春诗意,极具可读性,对年轻一代文学青年的成长或具相当借鉴和启发价值。穿越北大、感悟成长、创作心得、诗路之思、读书感悟,直击并反省“70后”及“80后”两代人的文学道路……该书题材、体裁均丰富多样,才气横溢、文采飞扬而不失蕴藉、深沉,字里行间折射着温暖、犀利的人文品质,是作者独立思考精神和全面写作才能的集中展现。朱家雄写作勤奋,但并不算高产作家,可贵的是他在写作上对自己要求严格。
该书包括《燕园深处的气象》《追梦路上的咏叹》《文学写作的体悟》《天马行空的诗思》《真诚用心的阅读》《两代新锐的奋斗》六辑,并在《附录》中收入有往年多家主流媒体采写的朱家雄专访三篇。
《燕园深处的气象》收入文章18篇,主要书写了作者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北大求学期间听魏巍、姚雪垠、汪曾祺、谢冕、陈建功、莫言、刘震云、王朔、汪国真、西川等文学名家讲座的令人怦然心动的现场感受,并以流畅、贴切的文笔对其曾经近距离接触的张岱年、季羡林等众多北大校园风云人物进行了真实生动的素描,还以活泼跳脱的叙述展现了北大校园生机勃勃、趣味盎然的文化生活。
《追梦路上的咏叹》收入文章16篇,主要收入作者三十年间一路走来的人生感悟、所见所思,议题涉及理想和现实、保持距离、境界、青春、人生追求、名人、历史、感恩、故乡、出门远行等,探讨角度和方式堪称新颖,深刻又犀利。
《文学写作的体悟》精选了作者从事写作三十年来陆续发表的各类文学随笔15篇,如发表于1996年的《大师的境界》一文,如《语言、感觉与情感》《年轻作家莫浮躁》《写作的个性化问题》《现实主义写作的可能性》《媒体与文学》《文学刊物怎么了》等篇章,又如发表于2016年的《文学IP对影视产业的价值》等,均是作家结合自己丰富的写作实践,认真观察并进行深入思考的结晶之作。
《天马行空的诗思》收入作者早年所创作的诗论和诗歌随笔计8篇,如发表于1995年的诗论《血或水:从诗歌写作中拧出的体液》,发表于1998年的诗论《诗人的道路》,以及《北大与中国新诗》《海子:来自乡村的歌手》《诗歌与青春同在》等,记录了作者在诗歌写作道路上潜心研磨之苦与乐,对诗歌这种文学体裁的独到理解和不懈探索。
《真诚用心的阅读》选收作者历年所写的读书随笔和书评12篇,如发表于2004年的《史诗气度》一文阐发了作者阅读《史记》《三国演义》《老子》的心得,如《<红楼梦>怎么就成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梳理了红学的诞生与发展,如发表于2018年的《钱钟书笔下的三闾大学》探究了《围城》及书中所写三闾大学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原型。
《两代新锐的奋斗》选收作者撰写的部分关于“70后”与“80后”两代作家的文学评论和文学随笔8篇,梳理了他们的崛起之路和所面临的困境,分析了这两代作家的写作风格,并展望了“70后”作家群体与“80后”作家群体的未来,如《新生代写作的优势和局限》《新一代作家群的命名问题》《“70后”能打破沉默吗》《“80后”:又一代人崛起了》等篇章。(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