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强是一个民族、国家通自我努力、积极向上,不断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自身文化生命力与竞争力,并不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过程。文化素养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与一个民族、国家的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息息相关。因此,以以文化自信自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大学生文化素养提升,既能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也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艺术修养,丰富其生活情趣。是以,以文化自信自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大学生文化素养提升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深层次的精神财富。在高等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增强民族自豪感。其次,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加强其学习,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道德品质,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再次,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社会的文化资源,合理利用和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传统文化地位,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如通过对经典文献、传统音乐、绘画艺术等的学习,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二是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提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深度。三是提升相关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传统文化教育。四是创设多元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环境。合适的学习环境,可减少一定干扰,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也可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动力,更好地融入学习状态。因此,高校应该采取一系列策略和措施创设多元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环境,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例如,高校图书馆可进一步丰富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馆藏纸质和电子书籍门类,可借助读书会、读书沙龙等活动鼓励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化著作,保障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功能的有效发挥;高校可与各行业企业合作,共建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相关的实践基地或示范性实验室,如非遗传承与发展基地,为学生深入认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文化传承责任提供机会;高校可以加强与国内外大学的合作和交流,开展学生交流项目和学术研讨会,让学生接触到不同文化和学术思想的碰撞,丰富他们的学术视野;高校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网络学习平台和在线学习资源库,提供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在线课程和学习资料,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在线交流。
着力推动跨文化交流
文化视野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自信。跨文化交流活动作为拓宽高校学生文化视野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高校学生正确文化观的重要行为,其多样性、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文化自信的坚定。因此,高校应在正确认识拓宽学生文化视野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以实际行动予以回应。一是利用高校自身优势或高校所在的地域优势与外国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并开展学生交流项目,让学生通过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交流,直接接触到其他文化,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继而学会尊重、包容文的不同。二是提供多元文化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并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例如设立国际文化交流俱乐部或组织外国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各种文化交流的活动中去,并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互动交流中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三是可以开设多样化的国际课程,引进来自不同国家的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其他文化的机会。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入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象,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四是可引入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案例,以通过多样的教材和案例来展示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跨文化对比分析、异国文化鉴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和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继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倡导多元文化融合,推动文化创新
多元文化融合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的现象日益普遍,这不仅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也为大学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提供了机遇和挑战。高校也应顺带时代潮流,推动多元文化融合,并将其赋能大学生文化素养培养。一是,应自觉发挥高校教育的包容性,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打破传统的学科边界,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创新。二是开展多元文化融合的机制和实践,建立多元文化融合的学术交流平台,邀请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学术经验的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和研讨会。通过交流与碰撞,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可以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三是在课程设置中引入多元文化内容,如通过修订课程大纲,引入多元文化相关的课程或模块,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和了解不同文化的知识和价值观。四是通过开设文化创新实践课程或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业精神,推动文化创新的不断涌现。
综上所述,基于文化自信自强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强意识,让他们深刻理解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能够丰富学生的学识,培养他们良好的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实践,为实现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高校应进一步探索大学生文化素养提升路径,为推进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提供助力。
(王晓丹,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师范院校英语文学课程本硕一体化建设与创新能力培养”(SJGY20220337)与哈尔滨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师范类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XJGYW202200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