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悦读频道> 荐阅 > 正文

打开学者书房的大门

来源:解放日报2023-10-07 11:01

  你喜欢在哪里读书?在家中开辟一个房间或一个角落,打造成浸润墨香的书房,或许是每个人都渴望的桃花源。

  人们在书房里阅读、思考;在书本间、在柜架上,安置生活、探索世界。在这方小小天地,可以度过广阔的人生,也可以看见智者的世界。

  本文摘自《坐拥书城》,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学者们的书房与精神天地。

  戴锦华

  混沌开天地

  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从地板延伸到天花板的一整面书墙。书架上摆放着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各种书籍,有几层还点缀着几个精致可爱的小摆件。戴锦华老师笑着介绍说:“我的书房其实是一个‘混沌’。”

  因为经历过书籍匮乏的时代,戴锦华曾经逢书必买,每次遇到难得的书展书市,她都会如饥似渴地带书回家。后来开始有人寄赠一些书给她,渐渐地,她的书房变得充盈而“拥挤”起来。

  “我所有的空间都被书侵占了。最‘惨’的是,我几乎无法从中找到想要查阅的书籍,着急用的时候只好再买一本。原来的那本早已‘书深不知处’了”,戴锦华笑道。

  书架的设计其实只能摆放一层书,戴锦华的书却最终被她安置成两层,所有的缝隙都派上了用场。但仍然有一些实在放不下的书,只能装箱存放在别处。

  对于少年时期的戴锦华来说,每一本书都是“天降大礼”,这使她将书籍视为珍宝,既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其吸收,又不希望阅读得太过迅速,来不及好好回味。直到今天,她读小说都舍不得读完最后一页,更不会让任何一次阅读半途而废。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阅读和学习,这使她慢慢积累了速读和组读的能力。

  也许在旁人看来,快速、大量地阅读是一种天赋,但对戴锦华来说,比天赋更扎实的,是对书籍的饥饿感所赋予的能力。令她保持阅读习惯的从来不是“应该”和“不得不”,而是她内在的深层需求。

  戴锦华在“电影与现实”课程直播中曾表示,自己把书当成食物,需要每天“食用”。正如三餐是不可以一日不吃的,漏一顿都会饿得心慌;书也是不可以一日不读的,否则就浑身难受。阅读已经成为她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

  戴锦华认为,真正有效的阅读,是先把一本书读厚,而后才是将它读薄。每本有价值的书都有它从属的思想脉络和历史框架,为了获知它究竟在表述什么,我们需要进行更多以它为核心的扩展学习,才能跟随它真正地进入一个世界,再通过它打开更大的空间。

  “当终于可以自如地把握作者在书中的原创性表述时,你会发现这书其实很薄。所以为了读懂一本好书,我们更需要多读”,戴锦华如是说。

  在生命的不同阶段,纵览各类书籍所打下的基础,筑成了戴锦华一路成长的阶梯。她涉猎广泛,除了对理论的研读、对文学的沉浸,还会进行大量通俗、流行文本的阅读——阅读网络小说是她观察当今社会文化的途径,从中她得以了解社会文化心理的构成,感受人们的热爱与忧虑、梦想和逃避:“我真切地觉察到社会和代际文化的剧变。”

  现在,她开始时不时地重温一些名著和旧著。重读经典,在她看来是进一步感知世界及自身变化的路径,其体验十分耐人寻味:某些当年深爱的典籍,重读时竟觉索然无味;某些自认为已烂熟于心的作品,再次翻开时竟迸发出焕然一新的感受。

  不同时期的自己,在书中能看到不同角度的世界;同样一段文字,能引人进入不同层次的思绪——书是常读常新的,戴锦华深以为然。

  说起印象深刻的书籍,戴锦华表示:“这大概会是无尽的清单吧。”

  林毅夫

  于胸中丘壑处漫步

  推开门,一整面墙的木质书架映入眼帘,没有任何点缀的棕红色书柜同园外的风景一般,庄严又古老,成百上千本书整齐地排列着。从《唐诗三百首》等古籍经典,到《农村全面小康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等现代策论,小小的书架凝聚着博古通今的力量。

  在介绍自己的书房时,林毅夫只淡淡地说道:“我的书房就是我的办公室,有一排书;家里也有办公室,也有书。”

  在他看来,真正的书房在心里,是一种心境、一种求知的欲望,是胸中有丘壑。“大块假我以文章”,真正的书房并不局限于一方天地,而是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可能是在路上,在飞机上,在火车里;甚至在开会,在听报告,在调查研究中。但心里始终保持着对事物、对现象、对社会的好奇,想去了解背后的道理。”

  书也不见得就是买来收藏的那些,真正的书可能源于同事、源自朋友,可能是城市的一角,也可能在农村广袤的天地。如孔子所说,“吾不如老圃”,每个身边的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而他们的认知,就构成了书房。

  在林毅夫的认识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每一种声音都值得被关心,每一种现象都应该被思考。他说:“如果把对社会、对时代的关注也视作读书,那是无时无刻不在阅读的。”

  “有几本书是无论我去哪里,无论搬几次家,都会珍藏下来的。那样的书不多,但可能就是最根本的。”

  年幼时期的林毅夫对书籍涉猎广泛,天文、地理、历史、哲学,每一种对世界的理解都被他输入脑海。后来读了大学,进了研究所,他读的书逐渐趋向专业化。虽已阅读无数,但在林毅夫看来,“书重要的不是买了多少,而是留下了多少”。

  有些书丢了,有些书因为搬家被留在了原地,但总有几本书会一直留下来,留在身边、留在脑海里,那些书被看了两遍三遍,有了新的心得体会都会写在上面。

  在他眼中,那是一些经典的书,比如朱熹的《四书集注》、老子的《道德经》、六祖惠能的《坛经》以及《金刚经》等,它们是几千年来留下的智慧,传道授业解惑之“道”,无论哪行哪业都在读的经典。“如果将来什么书都可以舍弃,那几本发黄的书我也会留下来,珍藏下来。”

  在谈到对于电子书和纸质书的选择时,林毅夫认为,处在不同的时代,总是要选择相应的最有帮助的载体。过去没有电子书,只有纸质书,一些古籍经典甚至连索引都没有,查资料要靠博闻强识。现在不一样了,大部分知识信息都可以电子化,但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唯有了解各种知识背后的道理,才能灵活运用,他反复提到,“任何知识都是刻舟求剑,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一定对”。

  曹文轩

  悠悠万事,阅读为大

  曹文轩的书房是一片书山书海。一水儿的实木书柜像赭石色的海潮,浩浩荡荡地,从进门的玄关处发端,又层层叠叠地向屋内推进。曹文轩家中的会客厅也变作了书房,房间的两面墙改为制式统一的书柜,书柜之高,几乎与天花板相接。各式书籍满满当当地列于其上,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当真是满室生辉。书房更深处通向阳台,那里也贴着窗脚,摆了一溜稍矮的书架……

  “这只是我的藏书的一部分”,曹文轩教授解释说,“还有其他的书在四处放着”。

  架上的书不仅有文学著作,自然、社会、人文历史等学科也应有尽有。“我是一个从事文学写作的作家,但是我看书的范围比较广。我一直认为‘读书要杂’。写东西、做学问,对知识范围的要求都很大——研究文学的不能只是研究文学,还必须懂哲学、懂心理学、懂历史学,甚至要懂文化学、人类学”,他坦言,“如果只看本专业的书就想把专业搞好,几乎是不可能的”。

  谈及对读书、藏书的痴迷,曹文轩部分归因于儿时对阅读“匮乏”的体验。“那是图书非常匮乏的年代,好在我是一个小学校长的儿子——《草房子》中的桑乔,就是以我父亲为原型。那个小学校有一些书,我的父亲也有两柜子书,所以,我幸运地比村里其他孩子们多读了一点。”儿时培养起的对书籍的喜爱乃至渴求,伴随曹文轩始终,“一段时间不读书,我就浑身不自在——这简直是生理上的”。

  “读书就像吃饭一样,因为当时没吃饱,我现在每吃一顿饭都非常认真,我从来没有食欲不好的时候。”

  “博尔赫斯用‘森林’这个意象形容书之多,让我进入这片无边森林的便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是中文系让我知道了八个字:悠悠万事,阅读为大。”

  1974年,曹文轩被北京大学图书馆系录取。他理所当然地将图书馆系等同于图书馆,为自己将拥有一望无际的书山书海而兴奋至极!

  与图书馆学的缘分,让曹文轩这个从乡下来的孩子,对世界上究竟有多少图书有了一种直观的感受。他回忆起参加从北大的老图书馆往新图书馆运书的情景,“特别像我当时在农村把粮食一车一车地拉到仓库里面去,一车又一车”。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曹文轩认识到,从图书馆系毕业后,主要时间是用来管理图书,而不是用来读书的。

  三个月后,追随嗜好阅读的本心,曹文轩转到中文系学习。“是中文系让我在真正意义上成了一个读书人。我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这里的氛围——读书的氛围。”

  他来到中文系的第一天,就能够感受到,“你必须读书,然后不顾一切地读书”。在这里,你不得不读书,不读书就没有你的位置,你就没有话语权。时间久了,读书就成了一种习惯、一种需要,正如之前说的生理需要。

  长期以来,北大中文系都流传着一个说法——“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曹文轩并不否认这种说法,但他同时说,“如果我不读北大中文系的话,不可能成为一个作家”。

  百年校庆时,曹文轩写下《背景》一文。“我的背景是北大。本来,我是渺小的,却因这个背景的衬托,变得似乎也有了那么点光彩。”曹文轩满怀感恩,“说北大于我而言恩重如山,得首先说北大中文系于我而言恩重如山”。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天平三号卫星

  • 第九届福建艺术节福州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连续多年的卫星遥感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延安吴起县的植被覆盖度颜色由浅变深,森林覆盖率从1997年的8.4%提升到2023年的20.3%,林草覆盖率从1997年的19.2%提升到2023年的72.9%。在绿色的逐年浸染中,这片黄土地刷出了自己的“新颜值”。
2024-10-23 01:07
每一份订单都是对乡村发展的支持。快来加入我们,一起为延安苹果打call,为乡村振兴助力!
2024-10-23 00:59
自然条件优:光照足、昼夜温差大、海拔适、土壤好。种植技术棒:品种优、矮化密植、疏花疏果、套袋技术。管理超精心:防冻防雹、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产业政策强:政府重视、科技支撑。延安苹果,品质绝佳,你值得拥有!
2024-10-23 00:53
《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作为革命文艺的瑰宝,在延安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诞生。歌曲的音符和歌词让人感受到黄河奔涌怒吼的力量,又好似冲锋的铿锵号角,在当时激励着无数战士英勇战斗,直到今天依然感召我们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进,无畏前行。
2024-10-23 00:49
2024年6月,延安市高家原则村迎来了新面貌。通过综合治理,这个小山村改写了多年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生活用水全靠打井的历史。旧沟道焕发了新貌,解决了安全隐患易发的“顽症”,补齐了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填补了公共服务设施的“空白”。一年多的时间,它是如何完成“变形”的呢?一起来看!
2024-10-23 00:45
10月21日,参加“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的编辑记者们在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发现了一款神奇的面膜。
2024-10-23 00:45
“让大风冷怂刮着,朝整个中国刮着,把每座城市吹遍希望种子……”延安是红色的、是乐观的、是科学的、是光辉的、是充满生命力的、更是历久弥新的!陕北说唱歌手王耍大用一曲方言版的《刮大风》,唱出延安青年一代敢为天下先、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新面貌。
2024-10-23 00:06
“冼星海咖啡”其实是冼星海和妻子在艰苦日子里自创出来的特调“咖啡”。
2024-10-22 22:00
听着《黄河大合唱》恢弘铿锵的旋律,你一定很好奇,作曲家冼星海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作出这样伟大的作品吧?走,我们一起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旧址,寻找冼星海曾经生活和创作的痕迹吧!
2024-10-22 21:54
果农赵永东一边忙着采摘苹果一边高兴地向我们“炫耀”着今年的苹果收成,他告诉记者明年要给自家果园引进更全面先进的种植技术。
2024-10-22 21:47
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保存有相对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
2024-10-22 21:17
延安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陕北极薄煤层煤田资源的主要赋存区域,是我国开采极薄煤层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2024-10-22 20:16
10月21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延安市宝塔区高家原则。
2024-10-22 20:10
2023年《中国河流泥沙公报》显示,当年黄河干流2023年输沙量0.953亿吨,与多年平均值(1952-2020年)9.21亿吨相比,减少90%,与近10年平均值1.61亿吨相比,减少41%。
2024-10-22 19:45
10月21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参观采访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共同见证延安创新高质量发展,在延能天元,媒体团深入了解延安传统煤炭产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相互结合的高质量发展。
2024-10-22 13:46
10月20日,参加“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的百余名全国媒体编辑记者、网络大V满怀崇敬之心,走进延安革命旧址,透过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寻历史记忆,感受圣地魅力。
2024-10-22 13:41
无锡·延安智算中心以先进的计算技术、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创新的科技应用,构建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科技世界。
2024-10-22 13:37
来延安一定不要错过延安文艺纪念馆。
2024-10-22 13:31
10月22日、10月23日,每天9:30-12:30,陕西卫视《逐梦之路——行走在绿水青山间》融媒直播和您一起探访绿水青山新延安!
2024-10-22 13:27
平昭高速狮子山桂江特大桥顺利合龙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精准浇筑,由中交路建承建的广西平昭高速TJ3分部狮子山桂江特大桥迎来了历史性时刻——全幅合龙。
2024-10-22 13: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