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记者 李如意 韩梅
张家口日报记者 亢春宁 韩洁 王晓娜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秀。恒山、太行山、燕山三山交会的山间盆地,壶流河横贯西东,曲折潆洄,汇合蔚萝川上的众多河流,成为桑干河支流中的重要一脉。壶流河南岸,是蔚州千年古城。她是“铁城”,亦是“兔城”,中原农耕文明、崇文尚德思想,明“武”文化、清“商”文化,在这里交融、堆叠、演变,形成了她历经千年魅力不减的独特气质。
蔚州古城中的玉皇阁 武殿森摄
历史古迹遍布城内
蔚县,古为代国,后称蔚州,又名萝川。《说文解字》里解释,“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取与生态、自然相依相存之意。商周时代国之都邑,秦汉时代郡之郡治,北周宣帝时(公元579年)置蔚州,次年建蔚州城,乃九朝古城……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代代相传,融合成为蔚州这片土地上璀璨夺目的文化。
蔚州古城经明洪武十年的重建,形成了一座“雄壮甲于诸边的铁城”。岁月流逝,烽烟散尽,古城的防卫功能已经消失。然而,她赓续的文化根脉依然还在,古朴雄浑的风骨犹存。南安寺塔、玉皇阁、蔚州署、常平仓……蔚州在历史上的辉煌,从遍布城内的古迹可以窥斑见豹。
蔚州古城周长3.8千米,城墙高11.5米,只有东、西、南3座城门。目前,古城的城墙仅存西北部一段。虽已残破,但这里依然高大雄伟。从县志上看,蔚州城的建造呈现出一个明显的“凸”字。明洪武十年与蔚州城墙同时建成的玉皇阁,又称靖边楼,建在蔚州城“凸”字形的突出位置上,与北城墙连为一体。
与宣化清远楼类似,玉皇阁外观为三层,实为两层。整个建筑为木质结构,重檐歇山琉璃瓦顶,高低错落,弘整高峻。玉皇阁每一层屋檐的四个角脊下,都缀有小巧的铁铎,微风起时,叮当作响。夕阳西下,映照在霞光下的玉皇阁,包裹着一层朦胧的雾气,如梦如幻,让人顿时感受到阁楼匾额所题“云蒸霞蔚”的意境。
崇文尚学的“古建”
出玉皇阁往东南,是蔚州古城最高的建筑——鼓楼。当年鼓楼的作用是平日报更、战时报警,清代改为“文昌阁”。文昌即文昌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鼓楼内供奉文昌帝君,所以又称“文昌帝君祠”。
署衙是古城的“政治中心”,作为封建社会行政机构的代表性建筑,不同地域的署衙蓄蕴着深厚而丰富的官府文化。作为明清两代蔚州州治处所,位于蔚州古城西南隅的蔚州署,规模宏大,署貌肃然,威严有序,再现了明清的建筑文化风貌。它坐北朝南,分东、西、中三路,呈轴对称分布,同时遵循封建礼制左文右武、前朝后寝的形制,建有18处院落、297间房屋,亭、台、楼、壁、廊俱全。
大堂是蔚州署整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中轴线中心,是知州办事的正厅。大堂结构布局严谨,雄伟壮观。在这里,知州发布政令、举行重大庆典、公开审理案件。
蔚州署大院的最北部,是一处后花园——蔚园。与全国各地其他署衙的后花园最为不同的是,园内偏东部建有一座魁星楼。“魁星”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是道教中主宰文运的“神明”,泱泱学子在进京赶考前都要来这里求拜“魁星”,祭祀神灵,祈求自己金榜题名。魁星楼建在州署衙门中,对“学优入仕”的推崇可见一斑。
悠然闲适的“韵味”
蔚州古城地处大同、宣化两府之间,军事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不同于宣府镇的“武”,张家口的“商”,中原农耕文明、崇文尚德思想,明“武”文化、清“商”文化,不断在这里交融、堆叠、演变,形成了蔚县人听晋剧、做剪纸、吃小吃,悠然闲适的生活形态。
穿过鼓楼的门洞往北,会看到许多老房子,那是整整一城池的四合院,在时光中衰败或者兴盛。在蔚州棋盘状的街道上走一圈,便会被扑面而来的香气包围:荞麦面、油炸糕、米面煎饼、绿豆粉、五香瓜子、豆腐干……摊位在街面上一字排开,撩动着人们的味蕾。路边店铺的招牌,沿街摊贩的叫卖,各种器皿里冒出的喷香的热气……它们与周围的各种古建筑一起,形成了蔚州古城独特的生活味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蔚县人说,他们“小富即安”;蔚县人也说,因为他们更懂得节俭和珍惜,所以才将那么多的古堡和戏台保存下来。在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中悠然闲适地生活,更能让人体会到一份宁静、闲适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