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为新时代青年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既在“结合”中继承中华血脉,又在“结合”中彰显中国特色。不断以“第二个结合”推动自身思想解放;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广大青年应以“第二个结合”推动思想解放
广大青年始终是“思想解放”的先锋。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从五四运动将马克思主义播撒在中国大地,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再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转折,每逢重大历史关头,每到重要时间节点,面临新的形势任务,青年一代无一不是挺膺担当、解放思想的先行者和生力军。面对当下,“第二个结合”作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广大青年要自觉领悟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认识到“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从而使得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的认识有了新高度。
时代发展波澜壮阔,思想伟力凝心铸魂。广大青年要担负起历史责任,为新时代的思想解放写下华丽的篇章。面对正在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青年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新思想,积极探索未来发展的可能路径,始终保持初心,勇攀知识高峰。在新时代的理论体系建设中,广大青年要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学习、领悟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活力。
广大青年应以“第二个结合”坚定文化自信
广大青年应深入探索“第二个结合”的内在精神实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从中汲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智慧和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土壤。只有深刻理解和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才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在“第二个结合”中,广大青年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在这个基础上,借助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当代,贯通古今,走出一条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道路。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有透彻的理解,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深入挖掘、研究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从而找到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契合之处。在这个过程中,广大青年应该注重研究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精神,以坚持开放的视野和思维方式,积极学习国内外优秀的思想和文化成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相结合,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
广大青年应以“第二个结合”投身伟大复兴
广大青年要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坚持以“第二个结合”为导向,为建设现代文明贡献青春力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化文明的新征程上,广大青年就要坚持守正创新,坚定不移地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历史地落在了青年人的肩上。广大青年就应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不断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作为自身活动的行为指南,以实际行动推进“第二个结合”落地生根。不断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探寻指引青年奋斗方向的真理之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砥砺青年成长成才的磅礴力量,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不负接力奋进伟大时代;不负党和国家的巨大关怀;不负人民群众的殷勤嘱托,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宏博 潘世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