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赖继年
江苏省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摇篮,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江苏省革命文物名录》(第一批和第二批)中所载的不可移动红色文物490处,可移动红色文物8986件/套。江苏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将江苏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力开发和利用江苏红色文化资源,将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传承红色血脉,赓续红色基因。
江苏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摇篮,孕育了丰富的红色文化。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江苏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地区。在这个时期,众多共产主义者在江苏开展了艰苦卓越的革命斗争,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江苏红色文化的发展与革命历史紧密相连,承载了许多英雄事迹和先进思想。江苏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红色遗址、红色纪念馆等。江苏省内有许多著名的红色遗址,如三浦战役旧址、梅园新村、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淮海战役旧址等。这些遗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革命事业的伟大成就。同时,江苏还有一批典型红色精神的代表人物。通过这些代表性红色精神可以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不断提高江苏省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江苏还有大量的红色故事,如刘老庄连、恽代英、王荷波等革命群体和人物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江苏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首先,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人们传承优良革命传统、坚定信仰信念的重要力量。江苏红色文化通过展示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品质,唤起人们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并激励人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其次,江苏红色文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融入江苏红色文化,高校可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江苏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材和案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综合素质。
江苏红色文化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着天然的契合点。如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政治、历史、文化、教育内容,而且还有哲学等基本理论,这些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将江苏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奋斗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江苏红色文化与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将内涵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意,可以拓展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有效达到文化育人化人的目的。而江苏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在江苏地区的历史实践和宝贵经验的集中体现,既有全国特色,也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将江苏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和取得的重大成就,加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和责任感。
江苏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有着共同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江苏红色文化通过展示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江苏红色文化的融入可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程和崇高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道德追求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将江苏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可以利用江苏红色文化的具体案例和教育资源,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通过参观红色遗址、纪念馆等实地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历史魅力和价值意义。
优化课程设置,增强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为了将江苏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来增强红色文化教育内容。高校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增加江苏红色文化的相关知识点,包括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红色遗址等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江苏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意义。此外,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相关的课程项目或选修课程,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和感受江苏红色文化。
深入开展实践教学,提升红色文化教育效果。将江苏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多的实践教学活动。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江苏的红色遗址、红色纪念馆等地,让学生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历史厚重和崇高精神。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如开展红色文化调研、红色文化主题演讲比赛、红色文化创意设计比赛等,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红色文化教育水平。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红色文化教育水平。可以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学术交流等形式,加强教师对江苏红色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红色文化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深入浅出地将红色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关注红色文化领域的新动态和新成果,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
建立评价体系,完善红色文化教育评估机制。为了确保江苏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可以制定相关的评价指标,对学生在红色文化教育方面的学习成果和能力进行评估。评价可以包括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程度、对红色精神的认同度、参与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通过评价结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和调整,提高红色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将江苏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实践路径。优化课程设置、深入开展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建立评价体系,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升红色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通过这些实践路径的探索和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江苏红色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系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红色文化,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江苏红色文化资源的调查、保护与利用研究”(编号:19DJB004)成果。